資源描述:
《2.2毛管壓力曲線的應用end》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第二章毛管壓力曲線的應用第一節(jié)壓汞法基本原理及應用一、基本原理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任何彎曲液面都存在毛細管壓力。其方向總是指向非潤濕相的一方。儲油巖石的孔隙系統(tǒng)由無數(shù)大小不等的孔隙組成,其間被一個或數(shù)個喉道所連結(jié),構(gòu)成復雜的孔隙網(wǎng)絡(luò)。對于一定流體,一定半徑的孔隙喉道具有一定的毛管壓力。在驅(qū)替過程中,只有當外加壓力(非潤濕相壓力)等于或者超過喉道的毛管壓力時,非潤濕相才能通過喉道進入孔隙,將潤濕相從其中排出。此時,外加壓力就相當于喉道的毛細管力。毛細管壓力是飽和度的函數(shù),隨著壓力升高,非潤濕相飽和度增大
2、,潤濕相飽和度降低。在排驅(qū)過程中起控制作用的是喉道的大小,而不是孔隙。一旦排驅(qū)壓力克服喉道的毛細管壓力,非潤濕相即可進入孔隙。在一定壓力下非潤濕相能夠進入的喉道的大小是很分散的,只要等于及大于該壓力所對應的喉道均可以進入,至于孔隙,非潤濕相能夠進入與否,則完全取決于連結(jié)它的喉道。以上是毛細管壓力曲線分析的基礎(chǔ)。壓汞法又稱水銀注入法,水銀對巖石是一種非潤濕相流體,通過施加壓力使水銀克服巖石孔隙喉道的毛細管阻力而進入喉道,從而通過測定毛細管力來間接測定巖石的孔隙喉道大小分布,得到一系列互相對應的毛管壓力和
3、飽和度數(shù)據(jù),以此來研究油層物理特征。在壓汞實驗中,連續(xù)地將水銀注入被抽空的巖樣孔隙系統(tǒng)中,注入水銀的每一點壓力就代表一個相應的孔喉大小下的毛細管壓力。在這個壓力下進入孔隙系統(tǒng)的水銀量就代表這個相應的孔喉大小所連通的孔隙體積。隨著注入壓力的不斷增加,水銀不斷進入更小的孔隙喉道,在每一個壓力點,當巖樣達到毛細管壓力平衡時,同時記錄注入壓力(毛細管力)和注入巖樣的水銀量,用縱坐標表示毛管壓力pc,橫坐標表示潤濕相或非潤濕相飽和度,作毛管壓力與飽和度關(guān)系曲線—毛管壓力曲線,該曲線表示毛管壓力與飽和度之間的實測
4、函數(shù)關(guān)系。通常把非潤濕相排驅(qū)潤濕相稱為驅(qū)替過程,而把潤濕相排驅(qū)非潤濕相的反過程稱之為吸入過程。在毛細管壓力測量中,加壓用非潤濕相排驅(qū)巖芯中的潤濕相屬于驅(qū)替過程,所得毛管壓力與飽和度關(guān)系曲線稱之為驅(qū)替毛管壓力曲線,降壓用潤濕相排驅(qū)非潤濕相屬于吸入過程,所得毛管壓力與飽和度關(guān)系曲線稱之為吸入毛管壓力曲線,在壓汞法中,通常把驅(qū)替叫注入,把吸入叫退出。壓汞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測量特別方便、速度快,測量范圍大,測一個樣品僅需1-2小時,此外壓汞法對樣品的形狀、大小要求不嚴,甚至可以測量巖屑的毛細管壓力。但壓汞法也有很
5、多缺點,例如非潤濕相用水銀,水銀又是在真空條件下壓入的,這與油層實際情況差別較大,并且水銀有毒,操作不安全。二、應用1.確定油藏原始含油飽和度165當壓力達到一定高度后,壓力再繼續(xù)升高,非潤濕相飽和度增加很小或不在增加,毛管壓力曲線與縱軸近乎平行,此時巖樣中的剩余潤濕相飽和度,一般認為相當于油層巖石的束縛水飽和度Swi,而此時的非潤濕相飽和度即為油藏原始含油飽和度So。2.確定殘余油飽和度在注入過程中,壓力從零到最高壓力,潤濕相飽和度從100%降到最小值Smin,而非潤濕相飽和度從0到最大值Smax。
6、在退出過程中,壓力從最高值降到零,但非潤濕相—水銀并不完全退出,部分水銀因毛管壓力作用而殘留巖石,非潤濕相(水銀)在退出時所殘余的飽和度(SR),可視為殘余油飽和度。3.確定油藏巖石潤濕性將一塊巖芯分為兩半,一塊作油驅(qū)水,另一塊作空氣驅(qū)油,分別測出兩條毛管壓力曲線,并求出兩曲線的排驅(qū)壓力Pd(w-o),和Pd(o-g)。用qw-o、qo-g、sw-o、s0-g分別表示油—水和油—空氣系統(tǒng)的接觸角和表面張力。由于油和空氣相比巖石親油,故可取qo-g=0゜,cosqo-g=1。根據(jù)公式pc=2scosq/
7、r,可以寫出如下的比例式:W=cosqw-o/cosqo-g=(Pd(w-o)so-g)/(Pd(o-g)sw-o)(2.2.1)比值cosqw-o/cosqo-g稱為潤濕指數(shù)。由于cosqo-g=1,所以,潤濕指數(shù)越大,巖石越偏向親水。若W=1,巖石完全親水;W=0,即Pd(w-o)=0,說明油可以自動吸入巖石,巖石為親油。應當指出的是,由于pc=2scosq/r形式是定性地應用于油層,所以,W=cosqw-o/cosqo-g=(Pd(w-o)so-g)/(Pd(o-g)sw-o)公式形式上是定量的
8、,實際上仍只能是定性地估計油層的潤濕性。這種確定油層潤濕性的方法沒有得到廣泛應用。4.確定低滲透砂巖油藏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曲志浩根據(jù)伯格(Berg,.RR.,1975)論述的油氣藏二次運移具有水動力影響的基本公式,提出了孔隙喉道的含油下限,孔隙喉道的含油下限半徑應為:rtmin=2s/(2s/rp+Zotg(rw-rh))(2.2.2)式中:rtmin:油藏最小含油喉道半徑;Zot:油藏最大含油高度。油藏最小含油喉道半徑rtmin即為在給定條件下,油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