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儒家民本思想與當代官德建設.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TheoryResearch學★★理★★論儒家民本思想與當代官德建設楊冬麗(中共安康市委黨校,陜西安康725000)摘要:儒家民本思想影響著歷代執(zhí)政者的統(tǒng)治方略,儒家民本思想有著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性,但將民眾作為治國安邦的根本,這種思想更是包括了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合理因素。儒家民本思想作為一種體現(xiàn)“重民愛民、惠民利民”精神的政治學說,對于提高當前官員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有著豐富的啟示和借鑒意義。關鍵詞:儒家;民本思想;官德建設中圖分類號:D6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o02—2589(2013)27一o
2、o22—02傳統(tǒng)民本思想啟蒙發(fā)端于《尚書·夏書·五子之歌》,范統(tǒng)治者的行政?!段遄又琛酚涊d:“皇祖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關愛百姓的生活。對于百姓的生活,民本思想主要體本固邦寧”[p30?!懊裎┌畋尽本褪菍γ癖舅枷氲淖钤缬涊d。現(xiàn)在“仁”、“愛”二字上?!叭省本褪且匀市膶Υ傩?,“樊隨著民本思想的發(fā)展,儒家、道家和墨家都有民本的思想遲問仁,子日:愛人。”這是孔子對“仁”的闡述。孟子則更加觀念,但最終能夠形成系統(tǒng)的思想理念并且對政治和社會細致地指明了“仁”、“愛”的施政方案,孟子講,“不違農
3、時,產生深遠影響的是儒家,民本思想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心價值理念。具體來講,儒家民本思想由孔子開創(chuàng)形成,由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孟子完善充實,由茍子在理論上完成儒家民本思想與封建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專制的結合。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一、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重要內容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肯定百姓的地位。首先,認定民意就是天意的體現(xiàn)。三之
4、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代統(tǒng)治者政權“受命”于天,并且是代替“天”來履行天意,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然而“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文王》),“天”如何做到執(zhí)行者,未之有也?!盻41孟子對關愛百姓生活這樣細致地描述道:政治功能、如何監(jiān)督考察統(tǒng)治者是否“履行天意”了呢?儒“樂民之樂者,民也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也憂其憂”(《孟家直接肯定地指出:民意就是天意的體現(xiàn)?!疤煲曌晕颐褡印ち夯萃跸隆?,君主要與民同樂、與民同憂,這是統(tǒng)治者關視,天聽自我民聽。
5、”I天就是通過民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意志愛百姓生活的最高境界。茍子認為“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的。因此,民心向背就是天命所歸的依據(jù)。其次,凸顯民眾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茍子·君道》),統(tǒng)治者只有首先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弊龅健坝H民愛民”,才能得到百姓的“親和愛”,最終才能達(《孟子·盡心下》),孟子“以民為貴,以君為輕”的思想,肯定到“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茍
6、子·王制》1的目的。了民眾對于君主的重要性。執(zhí)政者只有得到“民”,才是得維護百姓的利益??鬃诱f:“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到天下,也才能夠成為“君”。茍子也比喻到:“君者,舟也;庶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他反對執(zhí)政者對百姓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茍子·哀公》)。再次,認可過分地壓迫剝削??鬃酉M麍?zhí)政者能夠“斂從其薄”(《孑L子民眾輿論對政治的監(jiān)督。召穆公曾經進諫周厲王:“防民之家語·賢君》1,孔子還曾贊揚鄭國的子產“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
7、之。是故為川民也義”(《論語邛日貨》)。孟子也強烈反對虐待百姓,他認為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盵3堙殼治者的政權要想長“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孟子·離婁久穩(wěn)固,就必須關注民眾的輿論,體察民眾對政治的不滿,下》)?!八c之聚之,所惡勿施”(《孟子·離婁上》),這就明做到順應民意,滿足人民的愿望,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確要求統(tǒng)治者要充分考慮到民眾的需求,“民事不可緩”政權。這也與儒家提出民本思想的初衷一致,即指導和規(guī)《孟子·滕文公上》則要求與民眾利益相關的事,統(tǒng)治者要2
8、2收稿日期:2013—07—10作者簡介:楊冬麗(1976一),女,陜西安康人,講師,從事傳統(tǒng)文化、當代文化建設研究。ZhengZhiYanJiu☆政治研究☆及時解決,不得拖延。只有維護了百姓的利益,民眾的基本的啟示。清代唐甄也認為“立國之道在于富民”,國家國庫物質生活才有保障,政治才能穩(wěn)定和諧,因此,儒家民本思里有錢,而百姓很窮,這樣對于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想強調統(tǒng)治者要考慮人民的利益,要讓人民過上富裕的生安定并沒有任何好處,相反,要長久維護國家執(zhí)政者的政活。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