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技巧.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技巧????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當前如何實施好素質教育,如何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功能,如何使課堂提問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這都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策略。課堂提問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溝通教師、教材、學生之間聯(lián)系的主渠道和“鋪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點,舊中求新、從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動曲折、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過程
2、處于積極愉快地獲取知識的狀態(tài),給課堂教學增添神奇的魅力,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而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巧妙地把問題貫穿于教學服務于教學,做到恰倒好處的拋磚引玉,是值得我們探究的課題。再幾年的教育、教研實踐中,我總結了幾種課堂提問技巧,歸納如下:一、提問要抓住關鍵所謂關鍵,是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的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出,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容易突破。例如: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shù)教學中,使學生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是教學的重難點,在幫助
3、學生理解簡單分數(shù)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初步的分數(shù)概念時可以這樣問:出示一個月餅涂,讓小紅和小明分著吃,兩人都很謙讓,師:你們說他們怎樣分才公平?生:平均分。演示平均分成兩塊。師:怎樣才知道一塊月餅平均分成了兩塊?再演示把兩個半塊恢復成一個餅再平均分,小紅和小明每人得了半塊月餅的過程。師問:這半個月餅是幾份中的幾份?(閃爍半個月餅)我們就說它是這塊月餅的二分之一,用1/2表示?另外半個月餅是多少呢?(閃爍另外半個月餅。)生:也是這塊月餅的1/2。師:你是怎樣想的?生:這半塊月餅是兩份中的一份。師:從剛才的研
4、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這樣一系列的提問,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平均分”、“簡單分數(shù)幾分之一”的理解,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只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思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二、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數(shù)學知識內在聯(lián)系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fā)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梁,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例如在
5、三年級下冊教學數(shù)學廣角——生活中的數(shù)學時,活動之一:師問:用三張數(shù)字卡片3、7、9擺出不同的三位數(shù),能擺幾個?動手擺一擺。(學生動手擺一擺。)生:能擺6個。師:為什么這三張卡片能擺出6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生:因為卡片上的數(shù)字不同,每一個數(shù)字與其它兩個數(shù)字可以組成兩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師:說說看都組成了哪些數(shù)?生:379、397、739、793、937、973。師:同學們真行!如果是換成3、0、9能擺出幾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立即有學生回答,生A:6個。生B:4個。師:為什么是6個?為什么是4個?動手擺一擺。(學生擺一擺后
6、,)師:現(xiàn)在請擺得4個的同學把你擺的數(shù)字讀給我們聽。生:309、390、903、930。師:請剛才認為可以擺6個數(shù)的同學把你擺的數(shù)字讀給我們聽。生:只能擺4個數(shù)字。師:為什么?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師:0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為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0不能放在最高位。師:0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通過以上的教學提問設計,學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實踐中學習,既弄清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能力。三、提問要抓住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問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刺激素。學生思維方式一般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
7、到理性,所以我們提問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技巧,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同時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難或太易,否則會事倍功半。提問時,可以把教材的內容與一定的故事或實際事例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就會輕松愉快地理解知識。例如在一年級教學認識時間時,教師設計這樣導語問題:我有一個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什么時間做什么嗎?又如:在高年級教學相互嚙合的齒輪關系時,讓學生回答這樣的幾個問題:大人
8、帶著小孩在路上行走時兩人的步伐一樣嗎?誰的腳步更快?誰的腳步更慢?小孩為什么跟著大人跑?再如:教學圓的知識時,我們讓學生思考這幾個問題: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長方形或三角形呢?這樣用實際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就來源于我們生活中,使知識由教材中死東西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容易接受,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四、提問要促使知識逐漸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掌握,總要經歷一個由不懂到懂、由淺到深的認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