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最新人工耳蝸與康復1.課件ppt.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人工耳蝸與康復1.目錄1歷史2人工耳蝸的結構3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4外科手術,術后治療和長期影響5價格6倫理問題7外部鏈接歷史1930年美國時行貓聽覺系統(tǒng)的電學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耳蝸能把聲能量轉化為電能量。1957年法國科學家將一換能器植入乳突肌,以乳突肌為參考電極,另外用一電線連接到聽神經。三天后將一外感應線圈旋轉在內感應線圈上,病人聲稱能聽到聲音。1960年美國首次進行耳蝸植入,效果良好。1964年美國科學家為一全聾人耳蝸植入了六個電極,病人聲稱能聽到聲音和音調。1973年首屆國際耳蝸植入會議在美國舉行。從1970年起
2、耳蝸植入會議在美國、歐洲、澳洲和中國組成。此時,在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fā)了第一個多頻道人工耳蝸植入體成為人工耳蝸工作的先導。1981年十位病人首次接受多頻道Nucleusa22型耳蝸植入。1982年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批準患有極度弱聽的成人使用Nucleusa22型人工耳蝸植入。1994年全球約一萬人使用22頻道人工耳蝸。1997年首創(chuàng)Nucleusa24植入系統(tǒng)并采用神經反應遙測。全球超過27,000人選用Nucleusa人工耳蝸系統(tǒng),其中超過15,000為兒童。(2001.2.22)價格在美國,人工耳蝸的醫(yī)療開
3、銷在15000至40000美元之間。該價格包括術前評估、外科手術、設備(硬件)價格、以及術后康復。在美國,該開銷的一部分可以由健康保險承擔。在一些有全額健康保險(Universalhealthcare)的發(fā)達國家,人工耳蝸的使用率比美國要高。例如在澳大利亞、丹麥和挪威,約80%到90%的聾兒使用人工耳蝸。倫理問題對人工耳蝸的反對聲音大多來自聾人社群。這一社群主要由自幼失聰,并且接受手語教育的聾人組成。他們對并不認為耳聾是一種需要治愈的疾病,而且為他們從小熏陶其中的視覺文化感到自豪(見聾人文化)。此類意見對立其實已經存
4、在了幾百年。直到最近人工耳蝸這一能夠將聾兒轉變成具有一定程度的聽覺的兒童的技術的出現(xiàn),這一爭論被再次點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聾人社群在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芬蘭等許多國家進行了針對人工耳蝸的抗議活動。由于人工耳蝸在嬰幼兒的應用,須及早植入,以趕上腦的聽覺發(fā)育和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所以很多人工耳蝸植入都是在嬰幼兒本人具備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之前進行的。這種做法遭到了來自聾人社群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在扼殺聾人文化,不顧正常嬰幼兒的健康強行實施外科手術,是一些人工耳蝸的生產者和醫(yī)師在故意夸大人工耳蝸的有效性、
5、低估外科手術的風險。不過,大多數(shù)聾兒的家長和醫(yī)師卻不這么認為。隨著人工耳蝸的改良和使用的日益廣泛,來自聾人社群的反對聲音正在減弱?,F(xiàn)在他們認為使用人工耳蝸的兒童應該有機會學習手語。確實已經有一些特殊教育學校成功地集成了口語教育和手語教育。但是很多人認為,使用人工耳蝸的聾兒只有完全融入口語世界,才能在日后的生活內取得成功。此外,也有一些批評者認為,人工耳蝸改變了聾兒的生活軌跡。他們原先可以享受作為一個聾人的自豪感,以及使用手語這一對于他們來說較為容易的交流方式。但有了人工耳蝸之后,他們卻要和其他正常兒童一樣在語言交流能
6、力方面受到評價。由于人工耳蝸并不能帶來正常的聽覺,所以這些兒童可能由于語言交流能力差而產生心理陰影。而人工耳蝸的支持者認為,使用人工耳蝸的兒童在設備調校完畢之后,就可以進入正常人的生活圈子。而且這種調校往往只需要幾年,很多兒童在學齡前就可以完成這一過程。外部鏈接人工耳蝸最新消息人工耳蝸術后康復大學生日常聽力習慣調查問卷END國產人工耳蝸研發(fā)有望打破洋貨壟斷人工耳蝸是聾啞患者開啟有聲世界的鑰匙,但其市場長期被昂貴的進口產品壟斷。記者從4月24日在杭州舉行的全國人工聽覺植入研討會上獲悉,國產人工耳蝸的研發(fā)和臨床驗證進展迅
7、速,有望打破洋貨壟斷,讓我國2780萬名聾啞患者享受平價優(yōu)質產品。這次研討會是由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主辦的,全國100多名聽覺領域的頂尖專家共同就國產人工耳蝸研發(fā)和臨床驗證的現(xiàn)狀、人工耳蝸新技術與發(fā)展趨勢、手術適應癥掌握與并發(fā)癥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大會主持人、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科醫(yī)院副院長、上海市聽覺醫(yī)學臨床部主任遲放魯教授介紹說,目前,國產人工耳蝸正在加速產業(yè)化,其預期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目前幫助重度聽力損失的聾啞人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手段。據(jù)統(tǒng)計,我國有聽力障礙的殘疾人2780萬人,
8、其中300多萬人是嚴重的聽力損失,而每年新生的嚴重聽力損失的聾兒約有3萬人。從1994年起,我國累計開展的手術達1萬余例。目前,全國已經有上百位醫(yī)生擁有人工耳蝸植入的經驗。但是,我國人工耳蝸技術基本依賴價格高昂的進口產品,讓絕大部分病人望“洋”興嘆。北京友誼醫(yī)院張道行教授是國內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最多的專家,共實施了1800余例手術。他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