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唐君毅之哲學方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唐君毅之哲學方法 劉國強一、前言 哲學思想與哲學方法關系密切。大哲學家者,往往有其獨特之哲學法,以成其獨特之哲學系統(tǒng)。如黑格爾的辯證法之懷疑法與其心物二元論,胡塞爾的現象學法與其現象主義哲學,杜威之試驗法與其實驗主義。故能了解一哲學家之基本方法,自有助于了解該哲學家之思想系統(tǒng)。要了解唐君毅先生之哲學思想,自應對其哲學方法有所探究。二、唐先生對哲學方法有所通觀與反省 哲學家作哲學運思,有先自覺其所采取之獨特方法,然后開展其哲學,有些則不必自覺其方法,待思想系統(tǒng)完成后由后研究尋溯而顯。大哲學家大皆能自覺其哲學方法,而更自說其哲學方法,如柏
2、拉圖、笛卡兒、黑格爾、康德。唐先生對哲學家們所用的一些基本方法,皆有所通觀和反省。在他所著的兩大卷<哲學概論>中,即有兩章(上冊,第九、第十章)討論哲學的方法與態(tài)度。他扼要論述了哲學中的科學方法、直覺法、發(fā)生論的哲學方法,純理的推演法、比較法、批判法、辯證法,和超越的反省法。在諸種哲學方法中,唐先生以超越的反省法為更根本的方法,唐先生明言: 我們可說超越的反省,實一切哲學方法之核心。(<哲學概論>,頁195) 因為無論是科學方法中的邏輯分析法,黑格爾的辯證法,康德的批判法,博格森的直覺法,或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懷疑方法等,皆預設了超越的反省之活動。(同上,頁19
3、1-202)三、不限于黑格爾之思維方式 一般泛論唐先生,多以唐先生的思維方式或哲學方法,因受黑格爾影響,故亦基本是辯證法的一種思維方式。此種說法,雖不能說完全錯,因唐先生之哲學亦有運用辯證法,表現辯證方式之處。如唐先生在<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書中所論,心靈之活動,先感通于「客觀境界」(前三境),進至于「主觀境界」(中三境)然后達于超主客之「絕對境」(后三境),此即似于黑格爾的「正」、「反」、「合」之精神辯證發(fā)展。事實上,唐先生對上述的各種哲學方法,在其哲學中,亦不能說全無運用。如唐先生在比較中西文化的多方著述中,實時用比較法;在他的<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中,亦不乏
4、運用了科學邏輯的分析法,以確定及厘清他所用一些概念如「生命存在」、「境」、「感通」等詞之意義;亦曾用發(fā)生論的哲學方法,探求中國哲學中各種范疇如「道」、「天命」、「性」等概念。然而,在唐先生的哲學中,最為廣泛被運用,而同時表現了唐先生哲學的精神的,即為超越的反省法,或超越的反省精神、故說唐先生是用黑格爾的思維方式,不能說完全錯,但此種說法并不確當,構成唐先生哲學中最基本和最廣泛被運用之方法,本文作者認為有四者,即:契會法、層層轉進法、超越反省法,與開闔法,此四者是互為貫通,而以超越反省法為基本,開闔法為更根本之大法。以下將逐一予以說明。四、契會法 唐先生用契會一詞不少,
5、然鮮用此詞言其哲學方法,然此法為唐先生特別重視則無疑問。此法固非唐先生所創(chuàng),而為不少哲學家思想家所同用。就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聽人言語,能善契會者,即可增加人與人間之了解,與對不同人物善會無礙之極至。以此說為唐先生之哲學方法,是因唐先生在其哲學中時常明白強調了解自家傳統(tǒng)或他人思想,須懷敬意善契會之重要,而唐先生在理解中西大哲之思想時即多所表現了這種契會之方法與精神。 舉例言之。如唐先生與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諸先生所共同發(fā)表,由唐先生執(zhí)筆,經諸先生討論略作修改之<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文中即強調世界人士研究中國學術文化,不應只從現實政治個人感情好奇心等動機出
6、發(fā),而「須肯定承認中國文化之活的生命之存在」,「須對中國文化看作客觀上的歷史文化,是人類之客觀精神生命之表現」,故須有同情與敬意,才可能有真實的了解。此須有同情與敬意,亦即先須有所契會,才能真正入于其中,出于其外;真知一文化之優(yōu)點,復知其缺點與限制?! ∫痪帕迥辏葡壬诰腿蜗愀壑形拇髮W哲學系講座教授之就職演講中,談到<中國哲學研究之一新方向>,即批評馬克斯學者、基督教,先懷成見,以馬恩列斯著作或新舊約圣經,「轉取中國哲人之言為之注者……隨意取用」,此為「未能對中國固有之哲學思想,先存敬意,以求客觀之了解,故不免附會多而成功少?!梗ㄖ腥A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上,頁38
7、0-381)唐先生又說: 吾人真欲了解歷史上之大哲學家或圣哲,必待于吾人自身對哲學本身之造詣,又必賴吾人先對彼大哲圣之哲學,有一崇敬之心;乃能自提升其精神,使自己之思想向上一著,以與所欲客觀了解之哲學思想相契接。而吾人對此思想自身之體證,實踐或欣賞,與對有此思想之為人之人格,能加以崇敬或欣賞,皆同所以使吾人對所欲了解之哲學,增加親切感;而使吾人之了解,更能相應而深入,以成就吾人之高度之客觀了解者。(同上,頁385)在他處唐先生嘗言: 如果對熊(十力)先生的生命人格和哲學思想沒有相應的契合和敬意,就更無法了解「新唯識論」的地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