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在縣到村掛職干部座談會上的發(fā)言》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在縣到村掛職干部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深入調查掌握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確立發(fā)展思路**村黨支部副書記(縣委宣傳部干部)尊敬的各位領導、下村掛職鍛煉的同仁們:接受組織挑選,服從縣委安排,帶著縣上領導的重托、希望和關愛,在宣傳部和隴東鄉(xiāng)主要領導的護送下,找文章到網-我于今年元月8日下午六時準時來到隴東鄉(xiāng)豐臺村報到。握過滿面笑容熱情迎接的村兩委班子手的那一刻起,我便開始了掛職豐臺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新的生活歷程。一月多來,在組織的培養(yǎng)、關心和支持下,我把豐臺村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珍惜機遇,不辱使命,扎實工作,感受很深,收益很多?,F將一月多來的工作
2、情況和收獲體會做以匯報,不妥之處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我匯報的題目是《深入調查掌握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確立發(fā)展思路》。一、駐村工作情況駐村后,我通過聽取村兩委班子介紹,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到老黨員、離任老干部、好中差農戶家中走訪座談和村民聊天拉家常,吃農家飯,睡農家炕,不僅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轉變,受到純樸村民親人般的待遇,而且摸清了豐臺村的發(fā)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群眾的呼聲和愿望,理清了今后的發(fā)展思路。(一)摸清了基本情況1、村情概況豐臺村位于**縣東南部,南面與麥積區(qū)伯陽鎮(zhèn)接壤,距縣城35公里,離隴東鄉(xiāng)政府15公里,距伯陽鎮(zhèn)15
3、公里,是隴東鄉(xiāng)的西大門。第9頁全村耕地面積3075畝,其中糧田面積1875畝,退耕還林面積1200畝,人均占有耕地4.14畝,未納入耕地面積的撂荒地達1100多畝。該村轄有3個村民小組(豐臺、吳灣、引道),4個自然村(豐臺、吳灣、引道、北崖),總戶數148戶,總人口742人(豐臺組80戶392人,吳灣組47戶251人,引道組21戶99人)。全村有勞動力402人,占總人口的54.2;在校中小學生175人,占總人口的23.6;學齡前兒童80人,占總人口的10.8;低保戶9戶35人,五保戶1人。全村高中文化程度的有40人,占總人口
4、的5.34;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4人,占總人口的8.63;小學文化程度的有92人,占總人口的14;文盲291人,占總人口的39.2。該村目前村情穩(wěn)定,民心向上,不存在其他不安定因素,社會治安狀況良好。2、基層組織建設情況該村兩委班子健全,成員共4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王銀寶,現年58歲,小學文化程度;村委會主任吳代生,現年42歲,高中文化程度;村文書劉成生,現年43歲,高中文化程度;村組長王國政,現年43歲。全村現有黨員14人,無女黨員,黨員最小年齡32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年齡52歲。村兩委班子團結協(xié)作,干部作風正派,有一定
5、事業(yè)心、責任感和為民服務意識,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群眾比較擁護。第9頁3、農業(yè)生產情況20**年全村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83畝,總產達58.55萬公斤,人均產糧789公斤。其中洋芋種植148畝,戶均1畝,總產18.5萬公斤;玉米種植445畝,人均0.6畝,總產225萬公斤;小麥種植890畝,人均1.2畝,總產17.8萬公斤。全村有老核桃樹247棵,戶均1.7棵。20**年全村經濟作物葵花與菜子共種植392畝,人均0.53畝,畝產100公斤左右;經濟作物創(chuàng)產值7.84萬元,人均經濟作物收入105.7元。20**年全村長年務
6、工人員達90人,季節(jié)性務工人員達40人,創(chuàng)勞務收入51萬元,人均勞務收入687.3元。全村大家畜存欄370頭(匹、只),其中牛存欄222頭,戶均1.5頭;騾驢存欄148匹,戶均1匹。生豬存欄289頭,戶均達2頭。2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0元。(二)找準了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由于豐臺村地理條件差,底子薄,發(fā)展步伐緩慢,脫貧任務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1、居住地點分散,基礎設施落后由于歷史原因,豐臺村村民多居住于半山坡,無法集中居住。全村148戶742人分布在4個自然村,自然村之間最近距離第9頁5公里,最遠距離達7.5
7、公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成本較高,基礎設施極端落后。一是4個自然村水源距村1公里以外,經常采用人挑畜馱運水,遇到干旱季節(jié),水源干涸,人畜飲水無法保障,更談不上澆灌田地。二是4個自然村路況極差,下雨天根本無法通行,農副產品難以運送出外。三是衛(wèi)生設施落后,既沒有村醫(yī),又缺乏必備的醫(yī)療器材和藥品,患者往往要到15公里以外的隴東鄉(xiāng)政府和伯陽鎮(zhèn)去就醫(yī);衛(wèi)生環(huán)境差,農舍院落沒有院墻,防病防疫觀念淡薄。四是村民房屋破舊,53建于70年代以前,20**年以后僅占10.1,部分還居住清朝、民國的房屋,安全隱患較大。五是沒有村3陣地,經常在村文書
8、家里辦公,辦公設施簡陋。六是群眾文化生活貧乏,只能收看兩套電視節(jié)目(中央一套和天水一套)。七是信息閉塞,無法與外界進行通訊聯(lián)絡,可謂是天聾地啞。2、科技推廣瓶頸多,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差一是缺乏人才,村民文化程度低,大多數稍有能力的中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剩下的老人、兒童占很大比例,農業(yè)科技推廣受到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