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每課知識重點》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應(yīng)用文檔-天天文庫。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每課知識重點單元分析單元主題處處留心皆學問——“連續(xù)觀察”是本單元的人文主題,閱讀訓練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表達訓練要素是“進行連續(xù)觀察,學寫觀察日記”。本單元圍繞“連續(xù)觀察”這一主題,編排了三篇課文,分別是《古詩三首》描繪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景物;《爬山虎的腳》和《蟋蟀的住宅》分別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動物為觀察對象,描寫了事物的特點和變化,展現(xiàn)了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這個單元還編排了與專題相關(guān)的“閱讀銜接”“資料袋”,以“愛護眼睛,保護視力”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以“寫觀察日記”為主題的習作以及語文園地。所有語文活動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對于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有利的。閱讀要素《爬山虎的腳》以準確形象的語言,描寫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細微變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過程?!扼暗淖≌芬詼蚀_生動的表達,再現(xiàn)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兩篇課文都旨在引導(dǎo)學生通過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交流平臺”則梳理、總結(jié)了觀察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遷移運用。
1此外,本單元還編排了與主題相關(guān)的“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百Y料袋”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連續(xù)觀察并進行記錄的習慣,“閱讀鏈接”引導(dǎo)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內(nèi)容和寫法。無論是《爬山虎的腳》后面的“資料袋”,還是單元習作,都在強調(diào)觀察記錄的方法,一是表格形式,二是圖文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古詩三首?教材分析:本課的三首古詩都是描繪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發(fā)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題西林壁》和《雪梅》則在描寫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赌航鳌肥翘拼娙税拙右椎囊皇灼哐越^句,詩人用淺白的語言,描繪出他觀察到的美妙景色。詩的大意是:紅日西沉,余暉鋪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處呈現(xiàn)出紅色,未受光處呈現(xiàn)出青綠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愛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樣閃爍發(fā)光,月亮如同一張彎弓掛在空中。詩的前兩句寫日暮時分,夕陽與江水相映成趣,“一道”與“鋪”寫出夕陽余暉是酒滿江面的,而“瑟瑟”和“紅”的顏色對比,能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后兩句以“九月初三夜”作為過渡,將時間從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憐”是詩人脫口而出的真情稱贊,“露似真珠”“月似弓”兩處比喻的使用,更生動地描繪出了景色的美妙。詩人從黃昏時分起,一直游賞到夜間,面對自然美景,吟成了這首格調(diào)清新的詩歌,充分表達了他對眼前景色的喜愛之情。
2《題西林壁》是宋代詩人蘇軾題寫在廬山西林寺墻上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他遍游廬山之后的題詠。詩的大意是: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cè)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詩的前兩句寫游山所見,說明隨著觀察點的變化,山呈現(xiàn)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嶺”“峰”具體描繪出山的形態(tài),“各不同”則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后兩句為游山所感,“真面目”是指廬山的全貌,“不識”是因為“身在此山中”,看到的只是山的局部而非整體。全詩道出了一個樸素而又重要的道理:當人沒有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時,就很難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堆┟贰肥撬未娙吮R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了他眼中的梅和雪。詩的大意是:梅和雪都認為自己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其實,梅在晶瑩潔白上應(yīng)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卻又輸給梅所帶的一段清香。詩的前兩句展現(xiàn)了一幅“梅雪爭春圖”,通過“爭”“未肯降”這種擬人化的表達,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動起來。梅雪爭春,讓詩人們費盡心思,一個“費”字準確地說明了二者的難分高下。后兩句轉(zhuǎn)而描述梅與雪的不同,“遜”和“輸”,寫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對方的優(yōu)點,雪勝在“三分白”,梅勝在“一段香”。這里的梅、雪對比,其意不在評判高下,而是啟發(fā)讀者認識到二者是各有所長的。三首古詩均配有插圖,勾勒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畫面簡潔,卻意境深遠。第一組圖表現(xiàn)了詩人正佇立江邊欣賞“殘陽鋪水中”的畫面,第二組圖畫的是連綿的遠山與高聳的峰巒,第三組圖表現(xiàn)的是枝頭的梅與雪融為一體的景象。這些插圖,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詩意。
3我會寫:暮mù(暮色、暮年、暮氣)吟yín(吟唱、吟誦、呻吟)題tí(題字、題詩、問題)側(cè)cè(側(cè)影、側(cè)門、側(cè)重)峰fēng(峰巒、山峰、頂峰)廬lú(廬山、廬舍、草廬)緣yuán(緣由、緣故、姻緣)降xiáng(降伏、歸降、降龍伏虎)閣gé(閣下、閣子、閣樓)費fèi(費事、費解、費時)須xū(必須、須知、須要)遜xùn(遜色、遜位、謙遜)輸shū(輸血、輸入、運輸)我會認:瑟sè(瑟瑟、瑟縮、瑟瑟發(fā)抖)騷sāo(風騷、牢騷、騷擾)形近字:暮(朝暮)墓(墓地)題(題目)提(提出)側(cè)(側(cè)目)測(測試)峰(山峰)鋒(鋒利)費(收費)沸(沸騰)輸(輸出)偷(小偷)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問題歸納:1.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2.《暮江吟》這首詩中,作者贊美哪些景物是“可憐”的?“可憐”的意思是可愛。當作者看到彎彎的如弓一樣的新月、珍珠一樣的露珠時,他感到這一切都是可愛的。?3.《題西林壁》和《雪梅》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之處?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就是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额}西林壁》先描寫了看到的廬山景色,然后闡述了道理:觀察問題應(yīng)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堆┟贰吩谀┚潼c明了雪和梅的特點,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進步。4.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jīng)說廬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了嗎?
4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5.《暮江吟》中,為什么是“真珠”而不是“珍珠”?白居易《暮江吟》的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其中的“真珠”一詞,在本詩中是“珍珠”的意思。但“真珠”和“珍珠”之間,卻不是完全等同的關(guān)系,二者不能隨意互相替代使用。6.說說本課三首古詩的異同點。本課的三首古詩都是描繪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發(fā)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題西林壁》和《雪梅》則在描寫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道理。?爬山虎的腳?教材分析:
5《爬山虎的腳》一文主要寫了葉圣陶先生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長的位置、葉子的特點以及它怎樣往上爬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了爬山虎生長的具體位置。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講了爬山虎的腳及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這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分別講了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和顏色,爬山虎是怎么一腳一腳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腳觸著墻與沒觸著墻時的兩種變化。課文第2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葉子。從剛長出來到長大,葉子的顏色從嫩紅變成嫩綠。長大后的葉子綠得新鮮,葉尖全部朝下?!熬鶆颉币辉~,寫出了葉子在墻上分布平均,間距相等,“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順兒”準確地寫出了爬山虎的葉尖全部朝下的形態(tài)。課文第3~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細絲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往上禁爬的。它的位置在莖上葉柄的反面,由六七根細絲組成,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突出了細絲嫩紅、纖細、柔嫩的特點,描寫具體鮮明。爬山虎爬墻時,先是莖上伸出六七根細絲,接著細絲變成小圓片巴住墻,最后細絲由直變彎拉一把嫩莖,使它緊貼在墻上。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與墻的關(guān)系:它的腳要是沒觸著墻就會枯萎;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就會逐漸變成灰色。從課文細致、準確、生動的表達中,可以看出作者觀察得特別仔細,而且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連續(xù)觀察。另外,第3~4自然段中的“注意、仔細看”,暗示要看到爬山虎的腳并不容易,需要細致觀察。第25自然段中的“不幾天、以前、今年、原先、現(xiàn)在、后來、逐漸”等詞語,也提示了作者的觀察方式一一不僅細致地觀察事物,而且還在不同的時間點對事物進行了連續(xù)觀察,看到了它不斷變化的過程。作者介紹: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是現(xiàn)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重要奠基人。主要作品: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說《倪煥之》。我會寫:虎hǔ(老虎、虎口、壁虎)操cāo(操心、操辦、操勞)占zhàn(占領(lǐng)、占有、攻占)嫩nèn(嫩綠、嫩草、嬌嫩)順shùn(順風、順水、通順)均jūn(均勻、均衡、平均)疊dié(重疊、疊加、疊?。┫秞ì(縫隙、空隙、乘隙)莖jīng(莖葉、細莖、花莖)柄bǐng(葉柄、話柄、刀柄)萎wěi(萎謝、萎靡、枯萎)瞧qiáo(細瞧、小瞧、瞧不起)固gù(固定、固然、固執(zhí))
6我會認:蝸wō(蝸牛、蝸居、蝸角之爭)曲qū(彎曲、曲線、曲折)形近字:操(操場)噪(噪音)占(占領(lǐng))站(站立)舒(舒服)抒(抒發(fā))莖(根莖)經(jīng)(經(jīng)過)萎(枯萎)委(委員)瞧(瞧見)憔(憔悴)多音字:曲:qū(彎曲)qǔ(歌曲)重:chóng(重疊)zhòng(重要)鮮:xiān(鮮花)xiǎn(鮮為人知)鋪:pù(床鋪)pū(鋪上)空:kòng(空閑)kōng(空洞)近義詞:房頂──屋頂舒服──舒適均勻──勻稱拂過──擦過漾起──蕩起觸角──觸須 痕跡──印痕牢固──結(jié)實休想──別想 新鮮──鮮嫩粘──貼萎──枯引人注意──引人注目反義詞:新鮮──陳舊舒服──難受彎曲──筆直牢固──松散?細小──粗壯牢固──薄弱理解詞語:均勻:分布在各部分的數(shù)量相同。如:雨量均勻??障叮褐虚g空著的地方。嫩莖:初生而柔弱的莖。拂過:本課指風輕輕吹過爬山虎的葉子。痕跡:事物留下的印痕。本課指沒有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不幾天連一點印痕都沒有了。休想:別想;不要妄想。漾起波紋:原指水面微微動蕩,本文指爬山虎的葉子被風一吹,象波浪一樣上下起伏。蛟龍:古代傳說中指興風作浪、能發(fā)洪水的龍。牢固:結(jié)實;堅固。詞語擴展:描寫植物生長狀態(tài)的四字詞語:枝繁葉茂?漫山遍野?蒼翠挺拔??欣欣向榮?郁郁蔥蔥形容人有毅力的四字詞語:滴水穿石?堅韌不拔?持之以恒??鐵杵成針?鍥而不舍
7課內(nèi)詞語:爬山虎??操場?嫩紅?舒服??均勻??重疊?空隙葉柄?反面??觸角?彎曲??細小??痕跡??瞧不起牢固?休想句子解析:1.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耙豁槂骸笔侵竿粋€方向或順序;“鋪”在這里讀pū。這兩句話具體地寫出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先概括地寫出葉子綠得新鮮,看著舒服。令人驚嘆的卻是葉子長得如此整齊,鋪排得那么均勻──“葉尖一順兒朝下”,沒有一片葉子是朝另一個方向的;“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畫家創(chuàng)作的一幅圖畫。2.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葉柄”是連接葉片和莖的部分。作者用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中間的長句子是對第一句的補充,更具體地說明腳是長在莖與葉柄相連之處,而且是從葉柄的反面伸出來的,它由六七根枝狀細絲組成。作者又以蝸牛的觸角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可見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十分仔細、認真。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這句話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爬山虎的腳比作蛟龍的爪子,形象地寫出了爬山虎腳的外形特點。段落大意:第一段(1):講了爬山虎生長的具體位置。第二段(2):主要寫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第三段(3-5)寫了爬山虎腳的樣子以及時怎樣一
8步步向上爬的。課文主題:課文主要寫了葉圣陶先生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長的位置、葉子的特點以及它怎樣往上爬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蟋蟀的住宅?教材分析:
9《蟋蟀的住宅》節(jié)選自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通過細致而持續(xù)的觀察,真實生動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課文共有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點出蟋蟀的出名不僅因為唱歌,更在于其住宅。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先從住宅的選址寫起,將蟋蟀與別的昆蟲作比較,突出蟋蟀選擇住址非常慎重,不肯隨遇而安,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然后,按照從外到內(nèi)的觀察順序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第5自然段介紹了住宅的外部特點:向陽、傾斜、便于排水、順著山勢、大小適宜、門洞隱蔽、平臺平坦。第6自然段寫了住宅內(nèi)部的特點:光滑、平整、簡樸、清潔、干燥、衛(wèi)生。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介紹了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展現(xiàn)了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對于蟋蟀是如何精心建造住宅,作者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的:①修建的過程:先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再長時間整修。②修建的時間:從秋天初寒的時候一直到冬天。③使用的工具:用前足扒土,用錯子搬掉較大的土塊,用后足踏地,用鋸把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④勞作方式:建造時,連著幾個鐘頭干活,累了會休息一會兒,然后再繼續(xù)干活;整修時,是今天做一點兒,明天做一點兒。全文敘述真實準確,這與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分不開。介紹蟋蟀住宅特點時,“傾斜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寬”“一叢草半掩著”,這些語句十分精準地寫出了住宅的深度和寬度,以及便于排水、隱蔽安全等特點。介紹蟋蟀如何修建住宅時,作者細致描寫了“扒、搬、踏、推、鋪”一系列動作,準確寫出了“前足、鉗子、后足、后腿”等工具如何協(xié)調(diào)有序地工作。作者為了觀察蟋蟀修建住宅,“一連看了兩個鐘頭”,從“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一直到“冬天”。從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的觀察是嚴謹認真、持之以恒、細致人微的。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全文通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稱作“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擬人手法的使用,既通真貼切地描繪出了蟋蟀的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又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以及細致入微的觀察給作者帶來的樂趣。作者介紹:法布爾(1823—1915),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文學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后世。他被譽為“昆蟲世界的荷馬”“科學界的詩人”“昆蟲界的維吉爾”。我會寫:宅zhái(宅門、宅院、內(nèi)宅)臨lín(臨時、臨別、臨終)慎shèn(慎重、謹慎、謹言慎行)選xuǎn(選購、選舉、選擇)擇zé(擇取、擇優(yōu)、選擇)址zhǐ(地址、舊址、住址)良liáng(良好、良知、善良)穴xué(穴居、穴位、空穴)廳tīng(廳堂、客廳、餐廳)臥wò(臥室、臥底、仰臥)專zhuāng(專家、專長、專心致志)寸cùn(寸土、寸金、寸步)衛(wèi)wèi(衛(wèi)生、保衛(wèi)、捍衛(wèi))較jiào(較勁、比較、較好)我會認:隱yǐn(隱約、隱蔽、隱藏)毫háo(毫米、絲毫、毫不可惜)掘ju
10é(挖掘、掘土、掘地)搜sōu(搜集、搜尋、搜索)傾qīng(傾斜、傾聽、傾注)驟zhòu(驟雨、驟冷、驟然)置zhì(布置、安置、置之不理)拋pāo(拋開、拋棄、拋球)多音字:朝cháo(朝著)zhāo(朝霞)鋪pū(鋪開)pù(床鋪)扒pá(扒手)b?。ò抢┙x詞:隱蔽一一隱藏慎重一一謹慎選擇一一挑選??優(yōu)良一一良好柔弱一一軟弱平坦一一平整??簡樸一一樸素寬敞一一寬闊反義詞:隱蔽一一顯露柔弱一一堅強干燥一一潮濕??寬敞一一狹窄增長一一減少理解詞語:慎重:謹慎認真。選擇:挑選。搜索:仔細尋找。隨遇而安:指能適應(yīng)各種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滿足。傾斜:歪斜。隧道:本課指蟋蟀挖掘的彎彎曲曲的洞穴。驟雨:下得又大又急的雨。驟,急速。簡樸:簡單樸素。柔弱:軟弱。簡單:單純,不復(fù)雜。耙掃:課文中指蟋蟀用腳整理門口。詞語擴展:描寫建筑特點的四字詞語:巧奪天工瓊樓玉宇雕欄玉砌?古色古香富麗堂皇形容努力工作的四字詞語:堅持不懈夜以繼日埋頭苦干?竭盡全力全力以赴課內(nèi)詞語:句子解析:1.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
11“隨遇而安”是指適應(yīng)周圍的環(huán)境,不論環(huán)境如何都能滿足。對于一般的昆蟲來說,只要能找到一個臨時隱蔽的藏身之地就滿足了,而蟋蟀卻不同,它不愿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擇址,自己一點一點地挖掘。這是法布爾發(fā)現(xiàn)的蟋蟀與別的昆蟲的不同之處。這句話也照應(yīng)了課文的題目,讓讀者知曉,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稱為“住宅”。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在這句話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發(fā)出的聲音比喻為“彈琴”,又將蟋蟀洞穴門口的平地稱為“平臺”,讓讀者感到,這座住宅的設(shè)計是很講究的,它不僅能藏身棲息,而且還具備休閑娛樂的功能──勞動之余,四周靜悄悄之時,住宅的主人操琴彈奏,享受生活的樂趣。這種形象的語言也反映了昆蟲學家對昆蟲的特殊感情。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術(shù)的專家,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蟋蟀蓋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為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優(yōu)良、有溫和陽光的住宅,所以令人們對它的勞動效果感到驚奇。4.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用“偉大的工程”來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張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來作比較,說是“偉大的工程”卻一點也不為過。蟋蟀的整個身軀是那么的柔弱,用來施工的工具僅僅是細弱的前足和后腿,與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塊、踏地、推土、鋪土、修整等工程相比,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對蟋蟀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也是人們?yōu)橹@訝的超凡舉動。段落大意:
1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點出蟋蟀的出名不僅因為唱歌,更在于其住宅。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蟋蟀選擇住址非常慎重和蟋蟀住宅的特點。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介紹了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展現(xiàn)了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課文主題:本文通過描寫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筑住宅的過程,表現(xiàn)了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蟋蟀勞動成果的極大贊美,也體現(xiàn)了作者長期堅持細致觀察的敬業(y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