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對曹操“唯才是舉”的思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應(yīng)用文檔-天天文庫。
1、對曹操“唯才是舉”的思考——論漢晉之際人物評價標(biāo)準(zhǔn)之變遷曹操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東漢末年“豪杰并起”的時代能夠于群雄中脫穎而出,開拓出自己的地盤,并且使魏國成為三國中最具實力的一強,為后代打下了良好的基業(yè)。這些成就的取得無不與其高瞻遠(yuǎn)矚的領(lǐng)導(dǎo)觀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密切相關(guān),尤其突出地表現(xiàn)在其在用人方面能夠做到“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知人善任”,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他曾所禮遇過的謀士和將領(lǐng)有不少甘愿為其赴湯蹈火,也足可見他個人的政治魅力。陳壽的《三國志》對曹操的用人在多處有較詳切的記載,卷一《武帝紀(jì)》中興平十五年
2、春,曹操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瞎b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另外還有裴注,這里就不列出)這段記載是明確指出曹操對人才的渴求具體例證,并歷數(shù)歷史上選用人才成功的例證,強調(diào)人才的重要性,告誡手下注意向其舉薦人才。曹操用人也引用當(dāng)時的名士,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才
3、前來歸附,興平十三年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其中裴注的有關(guān)梁鵠的典故以及《三國志》卷二十一《陳琳傳》載“袁氏敗,琳歸太祖。太祖謂曰:‘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文及父祖邪?’琳謝罪,太祖愛其才而不咎”說明曹操用人能夠做到不計前嫌,人盡其才。而曹操對汝南名士王鉨的死訊“公聞而哀傷。及平荊州,自臨江迎喪,改葬于江陵,表為先賢也”,可見其對人才逝去的惋惜。而對于其潛在的對手劉備,曹操也曾手下留情“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觽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唬骸浇袷沼⑿蹠r
4、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梢姴懿傥饺瞬诺牟呗砸约斑\籌帷幄的大局觀。此外在曹操具體的用人過程,能夠做到知人善任,并且給予豐厚的禮遇。作為卓越的軍事家對于優(yōu)秀將領(lǐng)的選拔也獨具慧眼“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于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nèi),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余拔出細(xì)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shù)”。此外對其手下的幾位謀士則是關(guān)愛有加,本人欲通過與袁紹之用人作一橫向比較,則曹與袁用人之孰高孰低便可自然顯現(xiàn)。韓愈的《馬說》中提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痹诋?dāng)時的“亂世”,千里馬不能謂少也,但真正的
5、伯樂卻寥寥無幾,曹操可以說是一位稱職的伯樂,而袁紹則稱不上是合格的伯樂,有不少原來作為其謀士后來都投附于曹操集團,曹操謀士中首屈一指者當(dāng)屬荀彧也,《三國志》卷十《荀彧傳》記載:“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而荀彧對曹與袁的剖析可謂經(jīng)典,彧曰:“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nèi)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后機,公能斷大事,應(yīng)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
6、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jǐn)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愿為用,此德勝也?!?,與之類似的評價便是《郭嘉傳》中的“十?dāng)∈畡僬f”,袁紹的謀士沮授便是一例證,沮授曾多次進諫袁紹,而紹不納,特別是在官渡之戰(zhàn)中,在曹操與袁紹的正面交鋒中,“紹進軍黎陽,遣顏良攻劉延于白馬。沮授又諫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B不聽。太祖救延,與良戰(zhàn),破斬良。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zhàn)。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zhàn),禽紹大將。紹軍大震。太祖還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數(shù)觽而果
7、勁不及南,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戰(zhàn),北利在于緩搏。宜徐持久,曠以日月?!B不從。……太祖輒于內(nèi)為長塹以拒之,又遣奇兵襲擊紹運車,大破之,盡焚其谷。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yīng)紹,軍食乏。會紹遣淳于瓊等將兵萬余人北迎運車,沮授說紹:‘可遣將蔣奇別為支軍于表,以斷曹公之鈔。’紹復(fù)不從”。袁紹的“不聽”、“不從”、“復(fù)不從”直接導(dǎo)致其兵敗官渡,而沮授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曹操擒獲,曹操卻對其“厚待之”。盡管沮授“后謀還袁氏,見殺”,但曹與袁用人之高低可略見端倪。還有就是許攸的例子,他關(guān)鍵時刻的倒戈無異于在袁紹身后捅了一刀,而究其倒向
8、曹營之因還是在于袁紹自己不能納諫“官渡之役,諫紹勿太祖相攻,紹自以強盛,必欲極其兵勢。攸知不可為謀,乃亡詣太祖”。雖袁紹也“折節(jié)下士”,但并沒有做到“知人善察”。而曹操之所以能夠用人成功就在其“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