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明清年間的工資與物價》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明清年間的工資與物價2010-12-1015:47:18明清年間的工資與物價如今,央行增發(fā)貨幣,加上經(jīng)濟形勢“大好”,致使物價飛漲,到處都能聽到這種抱怨:“什么都漲,就工資不漲”,即使收入還不錯的人,也長嘆工資漲幅跑不過CPI。于是常有人回憶起30年前、改革之初,那時的工資多低,物價多便宜,云云。那么,再往前看,不說30年前,說說300年前,明清年間的工資物價又是怎樣的?明清年間的工資物價,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了解和證實:一個是明清時期的小說,一個是正史記載和當時的賬本、見聞錄。明清的通貨主要是銀兩和銅錢,怎么把它們換算成人民幣?有一個經(jīng)濟史研究方面最常用的等價物——米。
2、為什么選擇米?民以食為天,米可以看作中國人最重要、最普遍的生活物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食”,在幾百年間一直具有半貨幣的性質,可以抵租,可以交稅。因此也可以用它來折算銀兩,計算當時的工資和物價。雖然有了化肥農藥,有了雜交水稻,現(xiàn)在的水稻畝產量比古代增加了很多,但是考慮到明朝中后期人口也就七八千萬,經(jīng)過乾隆盛世后道光年間人口鼎盛時期也只有四萬萬,而中國現(xiàn)在有16億人在消費糧食。因此米價還是可以當作一個基本的換算標準?,F(xiàn)在超市里普通大米2塊左右一斤,米的質量差別也體現(xiàn)在價格上,長粒米2塊3,雜交米1塊6,至于一些精品大米,動輒一斤10塊,不算作老百姓生活必需品?,F(xiàn)在
3、的米價平均按2塊一斤算。明清時期白銀對米的購買力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幾百年間波動頻繁。比如,崇禎末年米價就很高,民間的一石米售價高達5兩銀子(約20元一斤),民間常有人相食或者易子而食的慘??;康熙年間米價比較低,7錢銀子(0.7兩)可以買一石上好的大米(約2塊5一斤),用韋小寶的話說,現(xiàn)在康熙做皇帝,人人有書念,人人有飯吃了。不過按照《明史?食貨二》這種官方的記載:戶部定,銀一兩,折米二石。這是當時官方規(guī)定的價格,執(zhí)行時間比較長,也比較穩(wěn)定。按此計算下來,明清年間一兩銀子平均視作能買2石大米,一石約等于現(xiàn)在的94.4公斤,按照現(xiàn)在大米均價計算,一兩銀子約合人民幣752
4、元。工資方面。明清官員發(fā)的俸祿以米的計量單位為標準——“石”。根據(jù)《明史》,以及明萬歷年間宛平縣的《宛署雜記》中的記錄推算出明朝官員和普通人的工資收入情況。明代官員俸祿制度的確定最初始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中書省、戶部制定文武官員的俸祿標準,規(guī)定:“正一品九百石……正七品九十石……正九品六十石?!毕旅嬉徊疵變r折算。公務員:少傅:正一品官員,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總理級別,900石,相當于年俸33萬8千元縣官:正七品,相當于地級干部,90石,年薪3萬3千多塊。候補知縣:正九品芝麻官,村干部級別,年薪22500元。由此可見,明朝官員的收入之低。如海瑞這樣的清官,只拿俸
5、祿,分文不取,老母親過壽也只能買2斤牛肉,因為沒有余錢。不過明朝的公務員也有好處:住宿出行全由政府買單。老百姓:秀才:《明史?食貨志六》記載,凡是考上秀才的,“廩膳米人日一升(約1.8斤),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边@樣起碼最基本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政府財政寬裕的時候,每個秀才每月還能領取1兩銀子的“食廩”費。所以明代秀才即使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不過不干活只吃“廩膳”會很窮,所以有“窮秀才”一說?,F(xiàn)在的博士,學校管吃管住,一個月發(fā)1000塊的生活費,差不多也就秀才這待遇。賣油販:明天啟年間成書的《三言》中有一篇《賣油郎獨?;罚魅斯刂卦局挥?兩銀子做本金,在街頭賣了
6、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開支,還能剩余16兩白銀。因此一年收入算作約20兩,折算人民幣15040元。如今搞地溝油的可是黑領,掙得遠比這多。屠戶:《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胡屠戶曾如此訓斥范進“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按一天一錢銀子算,一月就是3兩,一年有36兩算下來也有27000元。對一個有其他灰色收入的屠戶來說,也不算少了。柴薪皂隸:這類就是給國家服役打雜的老百姓,派給當官的跟班,柴薪皂隸就是買柴燒水、干雜活。年收入20兩,折合現(xiàn)在15040元。這收入和現(xiàn)在打工者的收入差不多。馬夫:給政府公務員和驛站養(yǎng)馬
7、趕車的人。年收入40兩,一年收入3萬元出頭。這么看來當時馬夫算是好工作了。士兵:明萬歷年間,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募兵,規(guī)定每人年餉銀為10兩,到北方薊鎮(zhèn)后,守衛(wèi)邊墻的募兵年餉增至18兩(約13536元)。士兵的兵餉類似公務員,因為不用負擔衣食住行,基本屬于純收入。農民:明清時期基本是“人給地十五畝,蔬地二畝。”假設古代耕種水平低只及現(xiàn)代的二分之一,那么農民每畝約能收入350斤大米,平均下來按一年一茬,每畝產300斤算,農民人均毛收入9千元左右。因為自然經(jīng)濟下農民很多方面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購買太多物品,有的農民一年只花費一兩銀子即可度過,當然,災荒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