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楊絳九十六歲開始討論哲學(xu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應(yīng)用文檔-天天文庫。
1、楊絳九十六歲開始討論哲學(xué),她只和自己討論,她的討論與學(xué)術(shù)無關(guān),甚至與她暫時棲身的這個熱鬧世界也無關(guān)。她討論的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同時是她自己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她是在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準備。走到人生邊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著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態(tài)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卻有一種令人欽佩的勇敢和敏銳。她如此誠實,以至于經(jīng)常得不出確定的結(jié)論,卻得到了可靠的真理。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獲平靜地上路。在前言中,楊先生如此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jīng)活了一
2、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這一段話點出了她要討論的兩大主題,一是人生的價值,二是靈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們讀下去便知道,其實這兩個問題是密不可分的。在討論人生的價值時,楊先生強調(diào)人生貫穿靈與肉的斗爭,而人生的價值大致取決于靈對肉的支配。不過,這里的“靈”,并不是靈魂。楊先生說:“我最初認為靈魂當然在靈的一面。可是仔細思考之后,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靈魂原來在肉的一面。”讀到這句話,我也很驚訝,因為我們常說的靈與肉的斗爭,不就是靈魂與肉體的斗爭嗎
3、?但是,接著我發(fā)現(xiàn),她把“靈魂”和“靈”這兩個概念區(qū)分開來,是很有道理的。她說的靈魂,指不同于動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個看不見的靈魂附在一個看得見的肉體上,就形成了一條人命,且各各自稱為“我”。據(jù)我理解,這個意義上的靈魂,相當于每一個人的內(nèi)在的“自我意識”,它是人的個體生命的核心。在靈與肉的斗爭中,表面上是肉在與靈斗,實質(zhì)上是附于肉體的靈魂在與靈斗。所以,楊先生說:“靈魂雖然帶上一個‘靈’字,并不靈,只是一條人命罷了。”我們不妨把“靈”字去掉,名之為“魂”,也許更確切。肉與魂結(jié)合為“我”,是斗爭的一方。那么,作為斗爭另一方的“靈”是什么呢?楊先生造了一個復(fù)合概念,叫“靈性良
4、心”。其中,“靈性”是識別是非、善惡、美丑等道德標準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標準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認為,“靈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據(jù)我理解,這個“靈性良心”就相當于孟子說的人性固有的善“端”,佛教說的人皆有之的“佛性”。這里有一個疑問:作為肉與魂的對立面,這個“靈性良心”當然既不在肉體中,也不在靈魂中,它究竟居于何處,又從何方而來?對此楊先生沒有明說。綜觀全書,我的推測是,它與楊先生說的“大自然的神明”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這個“大自然的神明”,基督教稱作神,孔子稱作天。那么,“靈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天生萬物,人為萬物之靈
5、,靈就靈在天對人有這個特殊的賦予。接下來,楊先生對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討論。她的結(jié)論是:這個目的決不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而是堪稱萬物之靈的人本身。天地生人,著重的是人身上的“靈”,目的當然就是要讓這個“靈”獲勝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決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夠遵循“靈性良心”的要求修煉自己,使自己趨于完善。不妨說,人生的使命就是用“靈”引導(dǎo)“魂”,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靈魂”。用這個標準衡量,楊先生對人類的進步提出了質(zhì)疑:幾千年過去了,世道人心進步了嗎?現(xiàn)代書籍浩如煙海,文化普及,各專業(yè)的研究務(wù)求精密,皆遠勝于古人,但是對真理的認識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一句話,文明是大
6、大發(fā)展了,但人之為萬物之靈的“靈”的方面卻無甚進步。尤使楊先生痛心的是:“當今之世,人性中的靈性良心,迷蒙在煙雨云霧間。”這位九十六歲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對這個時代偏離神明指引的種種現(xiàn)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財神爺當?shù)?,人世間只成了爭權(quán)奪利、爭名奪位的戰(zhàn)場,窮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惱之中……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人世間,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御。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
7、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處吃虧……”不難看出,楊先生說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發(fā)出悲嘆:“曾為靈性良心奮斗的人,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灰心絕望,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睕r且我們還看到,命運慣愛捉弄人,笨蛋、渾蛋安享富貴尊榮,不學(xué)無術(shù)可以欺世盜名,有品德的人一生困頓不遇,這類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造化小兒的胡作非為,造成了一個不合理的人世。”這就使人對上天的神明產(chǎn)生了懷疑。然而,楊先生不贊成懷疑和絕望,她說:“我們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設(shè)想其中或有緣故。因為上天的神明,豈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边M而設(shè)問:“讓我們生存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