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

ID:9959434

大小:35.0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05-17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_第1頁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_第2頁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_第3頁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_第4頁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_第5頁
資源描述: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水稻黑條矮縮病是由灰飛虱為傳播介體昆蟲的一種病毒病,我省曾于1963年-1967年之間流行過,當時全省80%的縣發(fā)病,受害作物主要是玉米和雙季晚稻,促使以東陽縣為中心的浙中玉米種植區(qū)迅速改制。1967年以后發(fā)病迅速減輕,到70年代難以找到病株標本。但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又開始回升,于1991年先在溫州市郊的雜交晚稻上突然暴發(fā)成災,接著在臺州、金華、麗水、衢州和杭州等雜交稻種植區(qū)發(fā)生,局部流行成災,1991-2002年浙江省發(fā)病面積達177萬畝。2004年全省黑條矮縮病發(fā)病面積達80萬畝。預計今

2、年水稻黑條矮縮病在我省的臺州和溫州、衢州部分雜交稻上將重發(fā),如做好防治損失極大。????一、寄主植物????黑條矮縮病的寄主有雜交水稻、常規(guī)水稻、大麥、小麥、玉米、小米、高粱、看麥娘、早熟禾、罔草、稗草、馬塘等。上述寄主中,稻、麥、看麥娘、罔草、稗草和馬塘等是病毒和灰飛虱的共同合適寄主,在田間,其上的病毒均可通過灰飛虱相互輾轉傳播,互為毒源寄主和被感染寄主。玉米是上述寄主中對該病最為敏感的作物,在田間極易招引灰飛虱成蟲在其上取食,但在田間自然情況下,病玉米作為其下一季禾谷類作物的侵染源可以忽略不計。水稻最易感黑條矮縮病的

3、生育期是在分蘗期以前的苗期,其中最易感病期雜交水稻(汕優(yōu)10號)在1-5葉期,常規(guī)稻(紹糯119)在1-6葉期。而據(jù)用已知帶毒灰飛虱接種試驗,每頭灰飛虱帶毒蟲在2葉1心期可傳播6株稻苗,在3-4個分蘗苗上只能傳播2.1株稻苗。水稻發(fā)病潛育期雜交稻為17-45天,一般為21-28天;常規(guī)稻為14-42天,一般14-25天。????二、介體昆蟲????浙江省水稻黑條矮縮病的介體昆蟲主要是灰飛虱,灰飛虱在我省一年可發(fā)生6代,以第6代若蟲在大小麥、看麥娘和罔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羽化為成蟲,在越冬寄主上產(chǎn)卵

4、繁殖第?1代蟲;5月中旬隨著麥子和寄主雜草的衰老,第1代成蟲遷到早稻、單季晚稻?和夏季雜草寄主(稗草和馬塘等)繁殖第2、3代蟲,其蟲量達全年最高峰;灰飛虱在晚稻上繼續(xù)繁殖第4、5和6代;10月中下旬后灰飛虱第6代若蟲又遷入麥和冬季寄主雜草上越冬?;绎w虱成蟲有雌雄和長短翅型之分、若蟲有5個齡期。?灰飛虱在病毒寄主上以吸汁獲毒,獲毒效率以2-3齡期力最高,獲毒時間最短為?1個小時,多數(shù)為24小時以上;灰飛虱一經(jīng)獲毒能終生間歇傳毒,非經(jīng)卵傳染,傳毒時間最短為2小時,多數(shù)在48小時以上;灰飛虱從無毒蟲獲毒到能傳毒必?須經(jīng)過一段循

5、回期,一般為14-27天,循回期長短與灰飛虱生存溫度高低有關。????三、病害侵染循環(huán)????近10年來我省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發(fā)生流行均在雜交水稻種植區(qū),其耕作制度主要為“麥--單、雙季稻",其次為“果蔬--單季稻”。前者病害的侵染循環(huán)為:?晚稻收割后,在其上繁殖的灰飛虱第6代若蟲及部分第5代成蟲遷入麥苗及其周?圍的看麥娘和罔草等雜草寄主上越冬,同時將晚稻上的病毒傳給麥苗和雜草寄主;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隨著麥子和寄主雜草的老熟,第1代灰飛虱成蟲遷向早稻和單季晚稻秧田,同時將麥子和雜草寄主上的病毒傳給水稻,成為水稻發(fā)病的

6、初次侵染源;灰飛虱在早稻和單季晚稻上繁殖第2、3代,其蟲量在7月中下旬達全年高峰,隨著早稻的成熟和收割,以及雜草寄主的衰老,第2、3代蟲遷向連作晚稻和單季晚稻,同時將早稻和寄主雜草上的病毒傳給晚稻,在單季晚稻田繁殖的第入3代蟲在對處于分蘗期的單晚起再次侵染作用;10月中下旬后,隨著晚稻的成熟和收割,在晚稻上繁殖的第6代若蟲又遷入麥子和冬季雜草寄主上越冬,同時將晚稻上的病毒又傳給麥子和冬季雜草寄主,以此完成水稻黑條矮縮病的年侵染循環(huán)。在“果蔬一單季稻”種植區(qū),水稻收獲后從晚稻獲毒的第6代若蟲和第5代成蟲就近遷入稻田附近的果

7、園和蔬菜棚架地周邊的雜草寄主上取食和傳毒,致使雜草寄主發(fā)病;翌年5月在越冬雜草寄主上繁殖和?獲毒的第1代灰飛虱帶毒蟲就集中遷入附近的單季稻秧田取食和傳病,成為單季稻發(fā)病的主要侵染源;6-7月灰飛虱在單季稻大田繁殖第2、3代蟲,留在田內?對處于分蘗期的稻苗起再侵染作用;8月中-10月在單季稻大田內繁殖的第4、5?和6代蟲對處于拔節(jié)后的單季稻的再侵染作用很?。?0月中下旬單季晚稻收割后,在其上繁殖的第6代若蟲和第5代成蟲又遷入附近的果園和蔬菜大棚地的雜草寄主上越冬,同時又將晚稻上的病毒傳給越冬寄主,以此完成年侵染循環(huán);在“休

8、閑田--單季晚稻”種植區(qū)的病害侵染循環(huán)類同“果蔬--單季稻”區(qū),但由于純單季稻區(qū)冬春田間及附近道路、溝渠、河塘和山坎邊的雜草寄主長的較差,不利于本病和灰飛虱越冬以及作為單季稻發(fā)病的初侵染源,因此“休閑田--單季稻”區(qū)一般不利于本病侵染循環(huán),然而若在肥水條件好的冬閑田、溝渠和果林地,冬季雜草寄主生長茂盛,則可誘集灰飛虱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