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論李白詩歌的月亮意象》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論李白詩歌的月亮意象?摘要:自李白因母夢長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傳說,表明詩人一生與明月有著不解之情緣。其千首詩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詩更高達400多首,月意象之豐富,意蘊之深邃,表現(xiàn)之突出,藝術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對后來如劉禹錫、蘇軾等詠月詩詞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為中國月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關鍵詞:李白;詩歌;月亮;意象; ? 說到對唐詩的接觸,首先是幼時從李白的《靜夜思》等詩歌開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歡上了唐詩。常為詩人筆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壯美意象所吸引,如
2、:“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1]的大鵬;“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的黃河……深感詩人對那些雄偉、壯觀的景象尤為傾心,總是將其放在廣闊、蒼茫、浩瀚的時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筆予以大膽夸張或神奇想像的藝術描繪和表現(xiàn),構成雄奇壯美的詩歌意象;與此同時,也時常為詩人筆下那清新明麗的優(yōu)美詩歌意象和意境所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清溪行》)的詩情畫意;“山明月露白,夜靜
3、松風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麗等等。特別是詩人筆下那反復出現(xiàn)的月亮意象,諸如:“綠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宿白鷺洲》)、“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等等,更是給讀者以目不暇接之感。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詩作中反復出現(xiàn),其使用次數(shù)之多,頻率之高,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筆者據(jù)《全唐詩》統(tǒng)計,李白的近千首詩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僅“月”的意象就出現(xiàn)了336次,這還不算那些如“玉盤”、“玉輪”
4、、“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稱、別稱,至于那些表現(xiàn)時間和月份的月則更不在統(tǒng)計之列了。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對月亮有一種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別喜愛之情。對他來說,恐怕最為美好、最感親切的東西就是心中和筆下的月亮了。詩人之戀長空皓月,不僅因為她有照見離人的情愫,溫馨怡人的風致,飄逸脫塵的氣韻,晶瑩高潔的品格,而且因為她善解人意,能夠慰藉詩人悲苦幽怨的心靈,并伴隨其度過孤寂飄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暫時忘記塵世的紛擾紛爭,在安寧靜謐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
5、真諦,尋覓塵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蘊的無窮美感。? 一、李白與月之不解情緣? 李白的一生與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和不解之緣,或者說他對月亮有著一種特別的、如同圖騰般的崇拜情結,詩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相互視對方為知音與摯友,將對方作為情感訴說的對象,詩人將人生的喜怒哀樂諸般心緒都訴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與月共喜,月和人同憂。月亮成了反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李軍:論李白詩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蘊映和負載詩人無限情思的“心靈多棱鏡”與“心靈多媒體”。在詩人筆下,有靜態(tài)的月:清月、明月、
6、圓月、殘月……有動態(tài)的月: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圓、月虧……有不同時間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夕月、曉月……有不同地點的月:松月、蘿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種形態(tài)的月:玉盤、玉輪、玉鏡、玉環(huán)、玉鉤、玉弓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
7、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不一而足。真可謂是多情誰似南山月,天上人間長相知了。試讀其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寫詩人少年時對明月的認識和理解。因年幼,把一輪圓月當作掛在藍天上的白玉盤子,又想像成神話傳說中的鏡子飛落到了碧藍的天穹上。白兔長年搗藥辛苦不辛苦?這種長生不老的藥是嫦娥一個人服用,還是與別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豐富的想像與神話傳說的迭合,生動的
8、比喻與強烈的抒情結合,構成詩人筆下瑰麗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穎有趣。有了“呼”、“疑”的前后照應,再加上“與誰餐”之問,表現(xiàn)出詩人兒時的天真爛漫,也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月亮的一種朦朧而又美好的情愫??峙乱舱沁@種強烈的好奇之心使詩人從此與月亮結下了終身的不解之緣。自此以后,明月便如影隨形一般地與詩人終生相伴了?!抖朊忌皆赂琛罚骸岸朊忌皆掳胼喦?,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