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

ID:18905913

大?。?79.00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8-09-26

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_第1頁
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_第2頁
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_第3頁
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_第4頁
資源描述:

《薄胎瓷是瓷中珍寶(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薄胎瓷是瓷中珍寶——曾力的博客:探索史前文明“我收藏與鑒賞瓷器整整30年了,還是覺得薄胎瓷最好,越品越有味兒?!蹦暧馄哐奶K玉銘教授談起自己心愛的歷代薄胎瓷藏品,眉宇間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事實上,薄胎瓷才是歷代瓷匠追求的最高制瓷境界。因為薄胎瓷的制作難度最大、制作成本最高、成品率最低、檔次最高,同時也是目前認知率最低、學術研究最薄弱的一個瓷種?!睘榱俗尮P者有更直觀的感受,他小心翼翼地從收藏室里捧出用精致錦盒保藏的幾件明清時期薄胎瓷精品。第一件薄胎瓷是一個直徑30厘米的明代青花纏枝蓮紋大碗,碗底青

2、花款識“大明洪武年制”。該瓷器瓷胎采用手工拉坯,胎質(zhì)細膩潔白,釉面青花發(fā)色清淡,青花紋飾局部有明顯的暈散現(xiàn)象,鐵銹斑深入胎骨,是明初洪武時期青花官窯制品。難得的是,這件大碗碗壁厚度僅有1毫米之薄,可謂“薄如蟬翼、輕如浮云?!蓖氲浊嗷ㄣ懳摹按竺骱槲淠曛啤钡挠陨屠匣潭龋c碗面青花紋飾為同時期制作。如此說來,這件瓷器可以推翻《中國陶瓷史》對“薄胎瓷器”最早創(chuàng)燒于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至1424年)的結論,至少將薄胎瓷的燒造歷史上延至洪武時期(公元1368年至1398年)。he"governi

3、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

4、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3明代“永樂年制”款青花釉里紅雙鳳紋大碗第二件薄胎瓷是一個直徑30厘米的明代青花釉里紅雙鳳紋大碗,碗底青花款識“永樂年制”。據(jù)蘇玉銘教授介紹,明代永樂年間的薄胎瓷已經(jīng)實現(xiàn)多樣化生產(chǎn),出現(xiàn)了甜白釉、青花、青花釉里紅和粉紅釉等薄胎瓷產(chǎn)品。該件瓷器是目前市面少見的明代永樂時期的青花釉里紅薄胎瓷,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明代最早的青花釉里紅薄胎瓷制品。在當年,釉里紅瓷器的燒造難度、燒造成本遠遠高于青花瓷,成品率更低。碗面外側釉面的雙鳳紋,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是一

5、件皇家專用產(chǎn)品,因為明朝對鳳紋器物的使用有嚴格的等級限定。所以,這件壁厚1毫米的青花釉里紅大碗,無疑是官窯精品。第三件薄胎瓷是一個直徑30厘米的明代青花釉下五彩八瓣嬰戲紋大碗,碗底青花款識“大明宣德年制”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

6、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3。該件瓷碗為八瓣外形設計,增加了加工難度。蘇教授認為,薄胎瓷在修坯過程中往往需要反復消磨近百次,才能將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整到蛋殼一樣薄的程度。在修坯的關鍵時刻,任何一刀的閃失,都可能使得坯破器廢,前功盡棄。大碗八瓣造型柔

7、美,更能體現(xiàn)成品的珍貴。此外,現(xiàn)在通常對青花五彩的認知,是以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瓷器燒造技法。但這件瓷器是釉下的青花與五彩共燒的官窯,實在罕見難得。仔細推敲上述三件明代早期薄胎瓷大碗的直徑都是9寸,估計是暗合“九五之尊”寓意,暗示專屬皇家用品,這也是今人破譯古人有意存留的文明密碼之一。第四件薄胎瓷是一個直徑20厘米的明代青花礬紅五龍福山壽海紋大碗,碗底青花款識“大明成化年制”。這是一件正燒的瓷碗,碗壁厚度不足1毫米。按照蘇玉銘教授的研究,從明代成化年間開始才有了正燒薄胎瓷器,之前的燒造工藝

8、都是覆燒。這可從碗沿的施釉情況證明:明代洪武、永樂與宣德時期的薄胎瓷碗碗沿沒有施釉,有明顯的覆燒痕跡。清代“乾隆年制”款琺瑯彩花鳥大碗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