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

ID:53740285

大小:849.41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20-04-21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_第1頁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_第2頁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_第3頁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_第4頁
資源描述:

《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論文.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2014E天然氣技術與經(jīng)濟Vo1.8.No.1第8卷·第1期NaturalGasTechnologyandEconomyFeb.2014doi:10.3969/j.issn.2095—1132.2014.01.003大牛地氣田奧陶系古地貌特征研究雷濤劉緒鋼閆淑紅(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河南鄭州450006)摘要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奧陶系碳酸鹽巖風化殼具有顯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其儲層展布與風化殼古地貌特征關系密切。以大牛地氣田東區(qū)為例,通過地層古出露狀況分析,明確了古地層出露與古地貌的對應關系

2、;建立了古溝槽識別方法,明確了主溝槽北西南東向展布特征,并運用殘厚法結合開殼層位分布研究奧陶系古地貌特征;在此基礎上研究古地貌特征與儲層分布的關系,明確了大牛地東區(qū)馬五:和馬五,儲層分布控制因素與范圍。關鍵詞古地貌特征風化亮古溝檀儲層分布大牛地氣田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2095—1132(2014)01—0008—04牛地氣田奧陶系遭受物理風化剝蝕、面狀流水侵蝕0引言和化學淋濾溶蝕等作用,造成頂部地層缺失口]293。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在加里東運動晚期整體抬其地層缺失機制有所差異:西北部為古巖溶高地,升,使

3、早古生代中奧陶世海退之后暴露地表的下古古地貌上表現(xiàn)為多條向東南延伸的剝蝕脊,地層為生界碳酸鹽巖遭受了長達150Ma的風化剝蝕、雨水物理風化剝蝕造成的缺失;中東部為巖溶臺地,地沖刷及化學溶蝕、淋濾作用,形成了特殊的古巖溶層為線狀流水侵蝕和化學淋濾溶蝕造成的缺失。氣地貌,使得風化殼頂面具有顯著的喀斯特地形特田東區(qū)主要位于巖溶臺地區(qū),出露地層為馬五段,征。在地表沿溪流、河道形成的溶蝕溝槽,及地下風化殼馬五。一馬五一般厚60~i00m。通過研究滲流區(qū)、潛流區(qū)和塌陷區(qū)的巖溶作用共同作用下,區(qū)62口井地層劃分對比,明

4、確了風化殼地層出露情馬五段頂部形成了具不同發(fā)育程度的溶蝕孔、洞、況:研究區(qū)馬五一馬五,段地層均受到不同程度剝縫系統(tǒng),為奧陶系風化殼氣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蝕,尤其馬五。段地層,在全區(qū)僅5口井鉆遇,以3儲集空間¨J。個孤立的小面積區(qū)塊存在,區(qū)內(nèi)主要出露層位是馬研究表明:下古風化殼儲層展布除與大面積五。及以下地層。統(tǒng)計表明,鉆遇馬五地層的井45展布的馬五段潮坪沉積有關外,主要是受長期風化口,馬五:地層占原始沉積面積的73%;馬五。地層淋濾、水流沖蝕形成的古風化殼中次生孔洞縫發(fā)育保存較好,為原始沉積面積的96‰和

5、充填程度的控制,并與所處古地貌部位相關。因風化殼地層出露特征可反映馬五段古地貌特征b%,此深入研究古巖溶地貌特征及其區(qū)域分布規(guī)律,對而地層出露特征與殘留厚度存在良好的對應性。圖1認識儲層特性及風化殼氣藏的分布規(guī)律有重大意為地層出露層位與馬五一馬五殘留厚度關系圖,義。筆者以大牛地氣田東區(qū)奧陶系為例,對其地層其中1~7分別代表出露馬五、馬五,?馬五。地出露狀況和溝槽特征進行分析,通過奧陶系風化殼層。圖中表明,隨著出露地層變老殘留厚度變小,古地貌特征研究,確定古地貌單元對馬五:和馬五儲二者相關系數(shù)達82.65%

6、以上。由于古構造十分寬層展布的控制作用。緩,而碳酸巖鹽原始沉積厚度相近,因此,殘留厚度分布特征基本代表了古地貌形態(tài)。為此采用馬五1地層(古)出露情況到馬五層組的殘留厚度基本可以反映加里東期構造在前石炭系西北高東南低的古構造背景下,大抬升后馬五段地層頂面風化面貌。收稿日期:2013—03一l2修訂日期:2013—09—15項f】:受家畦人項“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致密低滲氣田勘探開發(fā)示范T稗”(項¨編號:2011ZX05045)資助作者簡介:{濤(1983一),fI』JT師,從_Lf{_氣藏開發(fā)地質研究T作、E

7、—mail:netnet一168@163.eOHl。8/NaturalGasTechnologyandEconomy總第43期天然氣技術與經(jīng)濟·地質勘探8O造因素,不屬于古溝槽顯示。7O3)古溝槽發(fā)育部位,由于水流長期侵蝕沖刷,6O一般缺失上覆石炭系底部的鋁土巖沉積,常以砂、50泥巖充填沉積為特征,這是溝槽識別的重要標志(圖4O跚2)。由于缺失鋁土巖封蓋層,下奧陶統(tǒng)馬五段儲層3O段的孑L洞白云巖直接與石炭系砂、泥巖接觸,成為20上古烴源巖排烴通道。104)古溝槽的延伸方向受到古構造控制。整個加012345

8、67里東期,氣田古地形呈西北高東南低的格局,這種開殼層位古地貌特點決定了主溝槽沿北西南東向延伸。根據(jù)圖1地層出露層位與馬五一馬五殘留厚度關系圖單井識別的溝槽發(fā)育特征可追蹤古溝槽的延伸方向。2溝槽識別及展布正確識別侵蝕溝槽是研究巖溶古地貌特征的關鍵,因為古溝槽是風化殼儲層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溝槽邊緣有較大的殘余巖溶強度,換言之,次生孔隙發(fā)育強度與風化殼發(fā)育強度有一定的相關性。因而,要了解氣井間的連通規(guī)律,精選井位,提高鉆井成功率,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