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拒絕敏感認知和神經機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拒絕敏感認知和神經機制 摘要拒絕敏感是個體對拒絕的焦慮預期、準備性知覺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高拒絕敏感的個體更容易知覺到社會拒絕的線索,并對拒絕線索表現出注意偏好以及更強烈的反應。拒絕敏感的腦成像研究發(fā)現,社會拒絕可以引起邊緣系統(tǒng)和前額皮層的激活,高拒絕敏感的個體在涉及情緒調節(jié)的外側前額葉和額上回的活動相比低拒絕敏感個體較低。以往的研究者主要從微觀層面,以社會認知和腦認知的視角來探索個體在拒絕情景中的反應差異,未來的研究還需要研究者更多在人際過程中對拒絕敏感的內在機制及其對個體的影響進行探索。關鍵詞拒絕敏感;社會認知模型;認知機制;神經機制分類號B849:C91;B84519拒絕敏感認知和神
2、經機制 摘要拒絕敏感是個體對拒絕的焦慮預期、準備性知覺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高拒絕敏感的個體更容易知覺到社會拒絕的線索,并對拒絕線索表現出注意偏好以及更強烈的反應。拒絕敏感的腦成像研究發(fā)現,社會拒絕可以引起邊緣系統(tǒng)和前額皮層的激活,高拒絕敏感的個體在涉及情緒調節(jié)的外側前額葉和額上回的活動相比低拒絕敏感個體較低。以往的研究者主要從微觀層面,以社會認知和腦認知的視角來探索個體在拒絕情景中的反應差異,未來的研究還需要研究者更多在人際過程中對拒絕敏感的內在機制及其對個體的影響進行探索。關鍵詞拒絕敏感;社會認知模型;認知機制;神經機制分類號B849:C91;B84519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被他人拒絕時
3、,不同的人對拒絕往往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很好的理解和處理這樣的事件;而另外一些人對他人的拒絕會產生過度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甚至將他人模棱兩可的行為也知覺為拒絕,從而影響到人際交往,這種差異就是拒絕敏感。拒絕敏感的個體往往會在人際交往中自動化被拒絕的預期,并在人際互動中形成自驗預言,比如:張三是個拒絕敏感的人,雖然他可能想跟他人主動交往,但由于擔心自己會被拒絕,他往往會對他人表現的很冷漠,那么別人反過來也會對張三很冷漠,因此,張三的預言就會自我應驗,他的拒絕敏感就被進一步強化,那么,這個惡性循環(huán)就會持續(xù)進行。拒絕敏感的研究正是從社會認知和人格特質的角度對這種人際現象進行解釋,從個體層面揭
4、示了其中的內在機制。1拒絕敏感的界定及測量19在心理學界,拒絕敏感最早由Mehrabian(1970)提出,他認為拒絕敏感是“針對消極的社會關系預期而言的,即對人際交往中將會出現的拒絕、不適及痛苦遭遇的擔心和懼怕?!盌owney和Feldman(1996)經過大量細致的研究后,將拒絕敏感定義為“對拒絕的焦慮預期,準備性知覺和過度反應的一種傾向”。拒絕敏感與不安全依戀在人際關系中具有相似的表現,但與不安全依戀相比,拒絕敏感主要體現為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影響個體在人際交往行為產生的認知和情感過程的差異。拒絕敏感也被認為是“對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的認知和情感子過程的本質進行了更細致的描繪”,依戀關注的
5、是內化表征,拒絕敏感關注的是個體對情境、他人意圖和行為的評價以及個體的反應方式。拒絕敏感被看作是一種人格特質,而這種人格特質的思想、情緒、行為特征會在某種的情境中表現地特別明顯,因此,當個體在可能被重要人物拒絕的情景中,拒絕敏感的個體差異將表現得凸顯。Downey和Feldman(1996)根據這一特點編制了拒絕敏感問卷。問卷涉及一系列有可能被他人拒絕的典型社交情景,要求被試假定自己正處于問卷所描述的這些情景中,并對其在每個情景中可能被拒絕的預期程度和焦慮水平分別進行評價。問卷采用6點量表式記分制,項目得分越高則預示著拒絕敏感水平越高,成人問卷共有9個情景,18個項目;在隨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依
6、據這種方法針對不同人群編制了更多的拒絕敏感問卷如:兒童拒絕敏感問卷、種族身份拒絕敏感問卷以及年齡拒絕敏感問卷等。而國內學者這幾年也逐漸開始了對拒絕敏感的研究,并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分別編制了《老年人年齡拒絕敏感自陳問卷》(劉茜,2012)、《初中生拒絕敏感自陳問卷》(秦山云,2011;劉玉嬌,2012)、《孤兒身份拒絕敏感自陳問卷》(來媛,2012)。隨著拒絕敏感測量工具的完善,拒絕敏感與人際關系相關研究也得到了許多實證的驗證,這些研究表明,拒絕敏感與敵意、攻擊行為以及人際交往障礙等具有相關關系;拒絕敏感也可以預測社會逃避、抑郁以及低收人群體的家庭暴力等;高拒絕敏感的個體在親密關系中感
7、到被拒絕時比低拒絕敏感的個體更容易陷入人際沖突,并更多地對人際關系進行負面評價和結束關系。19從拒絕敏感的概念和理論研究來看,拒絕敏感與不安全依戀、神經質等概念既相互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拒絕敏感與不安全依戀和神經質具有相似的特征,比如:對消極刺激的焦慮預期、負性情緒系統(tǒng)的易激活性和過度反應傾向。有研究表明,個體的拒絕敏感與不安全依戀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拒絕敏感在依戀風格對人際關系質量的影響中起調節(ji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