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

ID:8427182

大?。?3.74 KB

頁數:4頁

時間:2018-03-27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_第1頁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_第2頁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_第3頁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_第4頁
資源描述:

《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危機,相似的機制,比較生態(tài)失衡與信用泛濫   【摘要】本文借鑒生態(tài)學思想,對次貸危機進行比較分析,系統(tǒng)闡述其內在運行機理,并提出了危機應對的參考建議。主要結論有:次貸危機本質和內在機理是信用的惡性膨脹導致實體財富無法承受,從而產生社會經濟平衡的崩潰、動蕩以及蔓延;對次貸危機的應對和預防應建立對信用膨脹的制衡機制。   【關鍵詞】生態(tài)失衡信用泛濫內在機制      一個生態(tài)領域,一個經濟領域,似乎毫無

2、關聯,但若仔細分析,會發(fā)現危機雖不同,內在機   制卻很相似。其實,草原生態(tài)危機和次貸危機,都遵循了相似的規(guī)律。      一、生態(tài)失衡      從生態(tài)學角度看,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草原)能量的供應(草供應)是有限的,而這些能量能承載的生命運動規(guī)模(生物數量),尤其是動物數量(兔子數量)也就有限。因動物有無限繁殖傾向,且動物不向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能量,因此,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動物不受或少受天敵和病疫等制約力量制約時(兔子),其不斷繁殖,使種群惡性膨脹,造成能量(食物)消費需求遠遠超過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能量供應,最終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堪重負,直至崩潰。當然,系統(tǒng)崩潰后,過量繁殖的動物會大量死亡,種群規(guī)

3、??s小,使整個系統(tǒng)承載量又回到一個可接受水平,并開始新的平衡。   總之,草原的草是有限的,兔子的繁殖卻無限,且沒有天敵制約,兔子越來越多,每只兔子可吃的草越來越少,最后許多兔子只能被餓死。大饑荒后,僥幸生存的兔子,又因吃草動物減少,重新過上正常生活,于是又大量繁殖,開始新一輪膨脹——崩潰的循環(huán),使整個系統(tǒng)處在繁榮和危機交替周期中。      二、信用泛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經濟學角度看,一個經濟體創(chuàng)造的實體財富是有限的。在實體財富之上,則還可以創(chuàng)造虛擬財富——信用(次貸、保證金交易、CDO、CDS本質是信用),但信用必須代表一定實際財富存在。隨著債權抵押再借貸(CDO)發(fā)生,信用形成繁殖能力(信用生信用)。而隨著杠桿保證金交易和金融衍生品(CDS)交易,信用以幾何級數速度繁殖增長,遠遠超過實體財富增長速度,使實體財富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信用負擔。因信用量不斷惡性膨脹,每單位信用真正代表的實體財富不斷減少,信用大

5、貶值自然不可避免,過量的信用大部分被強制淘汰出金融市場,接著則是大量持有此類資產的人們財富縮水和蒸發(fā),從而引發(fā)社會經濟的蕭條和衰退,并波及到其他領域。   三、內在機制      其實,實體財富好比草原,信用好比兔子,隨著“兔子”惡性繁殖,“草原”再也無法承載如此巨量消耗,生態(tài)失去平衡,大量過剩的“兔子”被淘汰,留下少數“幸存者”。   當然,經濟危機與生態(tài)危機有諸多不同,如生態(tài)危機因各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隔離,只能在一片大陸(澳大利亞)肆虐,而金融和經濟危機(實乃信用危機)則因全球一體化使其迅速波及全球。另外,生態(tài)危機只是一個物種肆虐,而次貸危機則是一條金融信用食物鏈惡性膨脹??傊绕鹕?/p>

6、態(tài)危機來,金融經濟危機更危險,更具威脅性。   既然自我增殖的信用如此可怕,為何信用還要存在和發(fā)展?能用生態(tài)學觀點夠解釋么?   生態(tài)學中,兔子是“消費者”,草則是“生產者”。生產者制造生態(tài)系統(tǒng)賴以生存和運轉的能量,消費者雖只消耗能量,卻在客觀上提高了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生產和利用的效率。   不同生產者生產能量的效率是不同的,當沒有消費者時,這種自給自足的能量制造過程效率很低。而當出現以生產者為食的消費者(食草動物)時,它們對生產者開始進行殘酷的優(yōu)勝劣汰,只有高效的生產者才能在游戲中生存。當然,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生產和利用效率也就得以不斷提高。4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其也逃不掉被自然選擇的命運,很快出現以消費者為食的消費者(食肉動物),開始對這些消費者進行再選擇,從而進一步提高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