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車前科、蓼科、馬齒莧科、毛茛科、薔薇科》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中文名:車前-----車前科------車前屬 車前中文其他名稱:車前子、當?shù)?、馬舄、牛遺、牛舌草、車輪菜、車轱轆菜、驢耳朵菜、地衣、蛤蟆衣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高20-60cm,全體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莖短而肥厚,著生多數(shù)須根。根出葉外展,長4-12cm,寬4-9cm,全緣或有波狀淺齒,基部狹窄成葉柄,葉柄和葉片幾等長,基部膨大。花莖較葉片短或超出,有淺槽;穗狀花序排列不緊密,長20-30cm,花綠白色。苞片寬三角形,比萼片短,二者都有綠色的龍骨狀突起;花冠裂片披針形。蒴果橢圓形,近中部開裂,基部
2、有不脫落的花萼,果內有種子6-8粒,細小,黑色,腹面平坦。春季出苗,華北地區(qū)花果期6-9月。種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適生于濕潤處,農田、路邊、溝旁等處常見。部分秋作物田中較多,危害較重。分布幾遍全國。全草搗爛與肥皂(或與苦楝、菖蒲)配制成農藥防治棉蚜或蚜蟲有效。防治策略:土壤處理基本無效。莖葉處理可供選擇多,從草甘膦、百草枯,到苯達松、二甲四氯、二苯醚類、三氮苯類等,都可以使用。具體用法參見各商品說明書。成株形態(tài)1280×960花序形態(tài)1632×2176中文名:平車前-----車前科------車前
3、屬 平車前 中文其他名稱:車轱轆菜、豬耳朵穗子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20cm;具圓柱狀直根。葉根生,具長柄,長1.5-3cm,基部有寬葉鞘及葉鞘殘余;葉直立或平鋪,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4cm,邊緣有小齒或不整齊鋸齒,兩面無毛或有柔毛,縱脈5-7條?;ㄇo少數(shù),長4-17cm,疏生柔毛;穗狀花序長4-10cm,頂端花密生,下部花較疏;花淡綠色,每花有苞片1,三角狀卵形;萼片4,基部稍連合,有短柄,裂片寬橢圓形,宿存,中央有綠色的突起,兩則白膜質;花冠管
4、卵形,先端4裂,裂片橢圓形或卵形,頂端有淺齒;雄蕊4,稍超出花冠;雌蕊1,子房上位,卵圓形,花柱1,有毛。蒴果圓錐狀,長3mm,周裂。種子細小,通常4-5,黑棕色,秋季或早春出苗,花期6-8月,果期8-10月。種子繁殖或自根莖萌生。生境、危害及分布:生于山坡、河邊、田埂、路旁或宅畔,喜濕潤,耐干旱,亦耐踐踏。為果園、路埂常見雜草,有時也侵入菜地和夏作物田中。分布幾遍全國。防治策略:土壤處理基本無效。莖葉處理可供選擇多,從草甘膦、百草枯,到苯達松、二甲四氯、二苯醚類、三氮苯類等,都可以使用。具體用法參見各
5、商品說明書。成株形態(tài)1944×2592花序形態(tài)1200×1600中文名:大車前-----車前科------車前屬 大車前 中文其他名稱:大葉車前、蛤蟆葉、錢貫草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ㄇo高15-70(-120)cm。根狀莖短粗,具須根?;~直立,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頂端圓鈍,邊緣波狀或有不整齊鋸齒。穗狀花序占花莖的1/3-1/2,花密生,苞片卵形,較萼裂片短,二者均有綠色龍骨狀突起;花萼無柄,裂片橢圓形;花冠裂片橢圓形或卵形。蒴果橢圓形,種子8-15,少數(shù)至18,棕色或棕褐色。春、秋季出苗,花果期5
6、-9月。種子或根芽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適生于低濕處,為水稻田邊、水邊、溝邊、路邊或田園常見雜草,部分農田、果園、菜地常見,但數(shù)量不多,危害不重。分布于新疆、陜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區(qū)。防治策略:土壤處理基本無效。莖葉處理可供選擇多,從草甘膦、百草枯,到苯達松、二甲四氯、二苯醚類、三氮苯類等,都可以使用。具體用法參見各商品說明書。成株形態(tài)1600×1200花序形態(tài)1244×2520中文名:萹蓄-------蓼科-------蓼屬 萹蓄中文其他名稱
7、:鳥蓼、地蓼、扁竹、地扁蓄、粉節(jié)草、道生草、扁竹蓼、烏蓼、大蓄片、野鐵掃把、路柳、疳積藥、斑鳩臺、七星草、鐵片草、竹節(jié)草、扁豬牙、殘竹草、大鐵馬鞭、地蓼、牛鞭草物學特性: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莖叢生,匍匐或斜升,綠色,有溝紋,葉經(jīng)生,葉片線形至披針形,長1-4cm,寬6-10cm,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近無柄;托葉鞘膜質,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顯脈紋。花1-5朵簇生葉腋,露出托葉鞘外,花梗短,基部有關節(jié);花被5深裂,裂片橢圓形,暗綠色,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
8、形,長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顯的小點。2-4月出苗,花果期5-9月。種子繁殖。生境、危害及分布:生于農田、荒地、路旁或水邊濕地,喜濕潤,在輕度鹽堿土亦能生長。主要危害麥類、蔬菜、果樹等作物,棉花、豆類等作物田間亦有生長,但數(shù)量不多,危害不重。分布于全國各地。防治策略:可以使用酰胺類及二硝基苯胺類除草劑進行作物的播后芽前土壤處理,莖葉處理視空地或作物選用百草枯、草甘膦或其他如激素類、苯達松、二苯醚類、三氮苯類除草劑處理。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