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工程地質勘察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

ID:12815863

大?。?6.24 KB

頁數(shù):32頁

時間:2018-07-19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_第1頁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_第2頁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_第3頁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_第4頁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_第5頁
資源描述:

《滑坡工程地質勘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滑坡工程地質勘察(培訓教材)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環(huán)境保護國家專業(yè)實驗室二○○四年四月目錄1概述1.1一般規(guī)定1.1.1工程地質勘察宜按設計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按不同設計階段要求,查清滑坡的成因、類型、規(guī)模、范圍、穩(wěn)定狀態(tài)、滑動面(帶)特征、主滑方向及危害性,提出防治方案建議,供設計參考。1.1.2地質勘察宜分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設計勘察、施工圖設計勘察(詳細勘察)三個階段。對于規(guī)模較小的或現(xiàn)有資料表明滑體及其周邊地質條件較簡單的滑坡,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設計勘察合并為一個勘察階段。1.1.3滑坡地

2、質勘察應充分搜集分析現(xiàn)有資料,并進行實地踏勘,重視地質測繪、工程勘探、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測試、資料綜合分析和報告、圖件編制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保證地質資料準確可靠。1.1.4應根據(jù)勘察階段、區(qū)域及滑坡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滑坡類型、勘察手段的適宜性,經濟、合理地開展綜合勘察工作。1.2工程地質測繪1.2.1地質測繪前,應充分收集地形圖,區(qū)域地質資料、遙感圖像、氣象、水文、地震、降雨資料,前人滑坡調查和監(jiān)測資料,以及當?shù)胤乐位碌慕涷灐?.2.2圖上寬度大于2mm的地質現(xiàn)象必須描繪到地質圖上,對評價滑坡形成過程及穩(wěn)定性有重要意義

3、的地質現(xiàn)象,如裂縫、鼓丘、滑坡平臺、滑動面(帶)、前緣剪出口等,在圖上寬度不足2mm時,應擴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實際數(shù)據(jù),地質界線圖上的誤差不應超過2mm。1.2.3必須采用全面勘查的方法,地質點間距以保證地質界線在圖上的精度為原則,一般控制在圖上距離2~5cm內。結合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可適當加密或減稀。1.2.4在地質界線被覆蓋或不明顯地段,必須保證足夠數(shù)量的人工露頭,1尤其是滑坡邊界、剪出口附近應配合必要的坑(槽)探。1.2.5當?shù)匦蔚讏D比例尺為1:5000時,地質點應采用經緯儀測定;當比例尺小于1:5000時,有

4、重要意義的地質點應采用經緯儀測定外,其余可根據(jù)地形地貌測定地質點。1.2.6地形地貌和滑坡活動跡象的調查應包括下列內容:(1)岸坡受河道沖刷、淤積變化情況及歷史變遷;(2)地面坡度、相對高度,臺階位置、數(shù)量、寬度、階坎高度,反坡、洼地、植被、醉漢林和馬刀樹的分布;(3)滑坡邊界形狀,后緣主斷壁走向、坡角、高度、有無擦痕及擦痕的產狀,前緣形態(tài)、臨空面特征,滑動帶出露位置(剪出口),地面裂縫性質、分布位置、形狀特征、延伸長度、充填情況,裂縫產生的時間及變化情況;(4)滑坡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及相關因素,地貌演變、地表水滲漏、棄渣

5、堆放情況,坡面、房屋、水渠、道路、古墓等的變形、位移、裂縫位置、狀態(tài),井、泉、水塘的突然干枯或渾濁現(xiàn)象。1.2.7滑坡及其周邊的地質環(huán)境條件測繪應包括下列內容:(1)滑坡體物質組成及類型、顆粒成分、結構特征、密實程度、軟弱夾層及滑體物質來源;(2)滑體周邊的地層巖性、產狀、厚度、風化狀態(tài)、岸坡結構、軟硬巖層的組合與分布,軟弱破碎帶的展布及特征,以及層間錯動帶的分布,含水情況;(3)區(qū)內褶皺、斷層、節(jié)理的性質、產狀、組合延伸狀態(tài)、發(fā)育程度;(4)可能形成滑動面(帶)的層位、位置及主滑方向。1.2.8滑坡水文地質條件測繪應包

6、括下列內容:(1)滑坡及周邊溝系發(fā)育特征,徑流條件,地表水,大氣降水與地下水的補排關系;(2)井、泉、水塘、濕地位置,井、泉的類型、流量及季節(jié)性變化情況;(3)含水層的位置、性質、厚度,巖土體的透水性,地下水的水位、水質及其變化,地下水的徑流、補給及排泄條件。1.2.9滑坡災害調查應包括下列內容:(1)人員傷亡情況;(2)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2(3)地質環(huán)境破壞情況;(4)社會影響。1.3勘探與測試1.3.1在充分分析現(xiàn)有地質資料及地質測繪成果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布置綜合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1)查明滑體厚度、物質組

7、成、結構特性、空間分布特征,特別是滑動面埋深、空間分布,滑動面(帶)厚度、性質;(2)查明地下水類型、埋深、透水性、空間分布及動態(tài)變化;(3)結合勘探進行水文地質測試,在鉆孔中采取巖土樣進行物理力學試驗,布置長期監(jiān)測點,必要時可利用鉆孔進行有關物探測量。1.3.2勘探方法以工程地質鉆探為主,硐探、豎井勘探及地球物理勘探為輔,配合地面測繪開展必要的坑(槽)探。勘探線和勘探點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線的布置視勘查階段和滑體規(guī)模大小而定,沿滑動方向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縱向勘探線,其中主軸線方向為控制性縱向勘探線,在主軸線兩側

8、至少各布置1條輔助縱向勘探線,其線間距不宜大于200m,一般為50~100m;垂直滑動方向,以縱勘探線上的勘探孔(豎井)為基礎,根據(jù)實際情況布置適量的橫勘探線,在滑坡體轉折處和可能采取防治措施的地段也應布置橫勘探線。(2)控制性縱勘探線上的勘探點不得少于3個,點間距控制在30~50m,一般不超過40m。其余勘探線上勘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