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議儒墨道德觀之分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淺議儒墨道德觀之分歧——兼論墨家道德觀的現(xiàn)實意義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綜一班吳啟東20110001024【摘要】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界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這一時期活躍在學術上的流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nóng)家、雜家、小說家等,相互爭論不休。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后世受到統(tǒng)治階層的頂禮膜拜,然而當時,孔子的學說受到了其他一些流派的批判。而墨子是“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1,從不同角度抨擊了孔子的學說。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學說,也回擊了墨子的批評。儒墨的矛盾成為當時最尖銳的矛盾。而“仁愛”、“兼愛”分別是兩家思想的核心,所以兩家的根本分歧在于道德觀上??酌弦?/p>
2、直備受推崇,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墨家雖一度成為顯學,但因封建統(tǒng)治階層的排斥而逐漸衰微。然而與儒家相比,墨家的道德觀具有更大的價值,更加具有現(xiàn)實意義。先秦時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儒家中并非主流,在后世也為儒家的傳承者所忽視,故不列入討論范圍?!娟P鍵詞】道德愛義利觀一、先秦儒墨兩家的道德觀(一)墨子的“兼愛”說1.“兼愛”的背景觸發(fā)“兼愛”的直接原因,是春秋時的連年戰(zhàn)亂。普通平民在戰(zhàn)亂中慘遭殺戮,哀鴻遍野。墨家出身游俠,是平民階層的代表,為了維護平民和弱小國家的生存要求抗爭。墨子提出“兼愛”學說的根本出發(fā)點在于制止戰(zhàn)亂,保護弱小者的利益。墨子認為天下戰(zhàn)亂“皆起不相愛”,故提出了的“兼愛”主張。
3、2.“兼愛”的對象在墨子看來,“兼愛”應當愛無差等,對象應當是全體社會成員,不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按蠓蚋鲪燮浼?,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一國以利其國”(《墨子·兼愛上》),正是由于人們只愛自己,只愛其家,只愛其國,才會有引起爭亂。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人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若此則天下治”(《墨子·兼愛中》)??偠灾瑦郾仨毑环钟H疏。3.“兼愛”的原因墨子的“兼愛”思想是一種帶有功利主義的思想。墨子是平民階層利益的代表。與崇尚禮樂的儒家不同,平民階層更加關心自己切身的物
4、質利益。所以墨子提出“兼愛”觀點,更多也是出于維護平民和弱者利益的考慮。墨子認為,出于私利而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僅不能得到利益,反而會付出代價,而關愛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關愛,獲得回報?!胺驉廴苏呷艘鄰亩鴲壑苏呷艘鄰亩?,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所以“天下兼相愛則利,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中》)。這都標明,“兼愛”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二)儒家孔孟的“仁愛”說1.“仁愛”的背景西周初期,統(tǒng)治者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的控制而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按照親疏等級層層分封并相應地制定禮樂制度來區(qū)別宗法遠近等級秩序。春秋時期,生產(chǎn)力迅速提高,社會階層更替加快,新貴族要求獲得更高的政治地
5、位而破壞舊的等級制度,造成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認為等級的破壞是由于人們血親情感的淡薄,因此高揚血親情感,創(chuàng)立了仁學2。2.“仁愛”的對象孔子是維護傳統(tǒng)的保守派,為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而痛心疾首,懷念日漸式微的貴族等級制度,故“仁愛”也不可能平等的覆蓋社會全體成員??鬃诱J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孟子也說:“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孟子·滕文公上》)人有親疏,愛有厚薄,“仁愛”必須突出“親親”這個中心?!熬訉W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提倡“仁愛”也不忘人與人的等級壁壘。所以“仁愛”也是有等級之分的。3.“仁愛”的原因孔孟的義利觀與墨子
6、截然相反。在儒家思想中,義與利是直接對立的。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梁惠王上》),正是對“利”的追求破壞了仁義??鬃诱J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行仁愛只能純粹出于道德的考慮,否則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也是不義。哪怕是明知不會有所成就,也要“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孟子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問題,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學說。人性中本來就具有仁、義、禮、智“四端”,所以行“仁愛”是從人性內部自然發(fā)展出來的。所以孟子說“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人應該放棄私利,已達到社會的公義,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3。二、關于兩家道德觀的分歧(一)關于“
7、愛”的對象西周時的等級制度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而產(chǎn)生的。春秋時期奴隸主階層衰落,等級破壞,“禮崩樂壞”??鬃邮莻鹘y(tǒng)的捍衛(wèi)者,代表奴隸主階層的利益,主張維護舊有的等級制度。因此其“仁愛”主張也帶上了等級觀念的色彩,即愛有差等。而且“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仁愛”是為了便于統(tǒng)治階層對人民的控制。“仁愛”局限于血緣關系和等級差別,將人民放在被奴役的位置上。這種有范圍限制的“愛”是一種局限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