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西方哲學三大流派》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西方哲學三大流派 ◆哲學是無門之門,入門極其困難。哲學不是知識,是智慧,至高的形而上的智慧,同時也是實踐的智慧。對哲學的學習就是追求智慧,獲得人生完美幸福的過程。歌德《浮士德》,反思一生,真正快樂的時光不到兩個星期。反思我們自己,一年365天,從早到晚快樂的日子可否有一天、兩天?有價值人生的基本標準?斷煩惱,得幸福的過程,也就是求智慧、人性升華的過程,也就是具有美德的過程。如果學哲學煩惱不僅沒有少,而是越學越奪,那一定不是哲學。那是被“哲學知識”所害,一切人文學科都是如此,文學、歷史,學佛更是如此。有的人學哲學幾十年也沒入門。陳修齋:“我越研究萊布尼茨,越不敢寫”,哲學
2、無定論。當我們覺得學哲學很困惑,找不到一個確定的標準的時候,哲學才算是入門了。(這就是從欲望構(gòu)織的形而下的表象世界,慢慢趨向于本體世界的追尋)麻老師:研究佛學,但是不信佛法,不懂佛法。禪外說禪。(哲學不能沒有激情、興趣,但是也不能陷入其中;禪外說禪,或迷信邪見)入門類似禪宗:神秀“身是菩提樹”,慧能“菩提本無樹”?;勰艿墓适拢何拿?,三歲喪父,打柴供養(yǎng)老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jīng)》;弘忍;打雜八個月。傳得衣缽,開禪門之盛。文盲而具有天賦,道家,絕圣棄智,絕學無憂。一心不亂謂之“誠”,周敦頤。當代人就是心思散亂,若制心一處,一生只做一件事,絕對成就輝煌!哲學就是心學,
3、類似禪宗的“以心傳心”。道可道,非常道。言語道斷,要從哲學知識的表象中洞悟至高的真理和智慧,類似康德所說的至善、至福的境界。據(jù)佛經(jīng)《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中載,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為大梵天王說法時,閉口不言,拈花而立。全場只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與摩訶迦葉”。因此摩訶迦葉尊者為西天禪宗第一代初祖。據(jù)稱禪宗在印度歷經(jīng)二十八代,傳到菩提達摩大師,遠從西天來中土弘揚印心佛法,為中土禪宗第一代祖師,西天第二十八祖。唐玄宗開元二年(730年),在洛陽的明定南北總是非大會上,慧能弟子神會辯倒其余宗派,使得禪
4、宗樹立了全國性的影響。此后禪宗在中國又分成“五家七派”(溈仰、臨濟、曹洞、云門、法眼、黃龍、楊岐),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禪宗,“口頭禪”也流弊甚廣。禪外禪說,胡說八道公案,甚至大妄語,自認為已經(jīng)得道。所以近代第一高僧印光大師(1861~1940)號常慚愧僧,痛斥“狂禪”。在當時印祖所處的時代中,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是抗日戰(zhàn)爭。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印祖應劫出世,救萬民于水火,度化世人往生凈土。印祖極為反對當時所謂參禪人不務實,只是口頭功夫的做法,而且由于真正的禪門善知識非常少,所謂參禪者多是禪外說
5、禪,所說之禪并非真禪,乃是狂禪、偽禪、口頭禪,如果普通人不能分辨,就會被誤入歧途,猶如以盲導盲,共墮火坑?!敖裰?,每以世智辯聰之資,研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xiàn)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shù)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xiàn)者。彼皆以為庸常,不足為法。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碑敶?,學問越高,道德越低的人也很多,比如湖北經(jīng)濟學院的思想品德教授猥褻19歲女大學生,比如湖大副校長、武大副校長、副書記貪污腐化、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學術造假,都是如此。自己給自己挖坑,挖墳墓,愚癡!印祖一方面痛斥這種貢高我慢
6、、誤導學人的做法,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學禪人來說,也指出禪宗悟入何其之難!印祖曾舉例說,趙州諗禪師從小出家,到了八十多雖還在行腳,長慶禪師坐破了七個蒲團才開悟,可是現(xiàn)在這些人剛剛一知半解就狂妄自大,未得言得,實在是大妄語!由于末法時期禪宗善知識稀少,人根陋劣,因此學禪者不明教理,“至于靜坐澄思,空境現(xiàn)前。不過以靜澄伏妄,偶爾發(fā)現(xiàn)之幻境耳。若錯認消息,生大歡喜。則喪心病狂,佛亦難醫(yī)矣?!庇捎跊]有善知識指導,一旦墮入魔道,非但不能了脫生死,只恐墮入惡道。這就是什么呢?走火入魔,當代自稱開悟的人太多了。群魔亂舞!印祖則自稱:常慚愧僧,粥飯庸僧。度化弟子數(shù)十萬,這才是毫不利己專門度
7、人,這才叫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弘一大師(李叔同,介紹。兩個妻子。三次懇請成為印祖弟子。稱贊印祖為“三百年來,一人而已”)在1924年到普陀山拜見印祖時,前后七天和印祖住在一起,默默觀察印祖的一切行為?;貋砗蠛胍淮髱煂τ谟∽娴男袨樯顬橘潎@、敬佩。印祖每天早上只吃一大碗粥,無菜。弘一大師問,印祖回答說:“初至普陀時,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慣,故改為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背酝暌院?,印祖先把碗舔干凈,再以白開水倒在碗里,漱口之后吞下,絕不浪費一點糧食。中午吃飯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吃完之后也是先舔干凈,再用白開水滌蕩以漱口,和早飯一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