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如何讓讀書成為習慣》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如何讓讀書成為習慣作者:張新洲轉貼自:《人民教育》讀書。就一個人而言,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弊x書,就全人類而言,應如高爾基的名句:“書籍是全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庇纱苏f來,“讀書”就有了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雙重屬性。如果把“讀書”放在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中來思考,作為一名教師——“學習型社會”的開拓者。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已不僅僅是擺脫平庸、增長智慧、陶冶情操的個人行為?!白屪x書成為習慣”已是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向廣大教師提出的時代要求。而且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2、與中華民族充滿“陽光”的未來……問題是如何讓讀書成為習慣?成功的人總是從別人的成功中汲取經(jīng)驗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讀書。但是,讀書卻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圣哲、文學家、教育家。無不是在讓讀書成為習慣中走向成功的。開儒家學說之先河的孔夫子,為萬世景仰。可是,這通往圣賢的路在何方?圣人自己曾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發(fā)憤(下決心學習)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樣說來,孔夫子在中華民族讀書史上開創(chuàng)了讓讀書成為習慣的先河。提起唐代大詩人李白,人稱詩仙,聲蜚四海。人們常常仰視“李白斗酒詩百篇”的才情,卻很少品味他“吾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好奇書”的自
3、述。而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他在《進學解》中卻借弟子的口說出自己“口不絕吟于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的讀書經(jīng)歷。南宋大詩人陸游在《劍南詩稿》中為我們留下九千多首詩篇,是我國古代大詩人中留下詩篇最多的一個。當我們順著陸游成長的足跡尋找其成功的奧秘時。他那“少小喜讀書,徹夜守短檠”、“萬卷縱橫眼欲枯”的詩句,再一次印證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讀書,但是讀書卻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讀書,因心中的志趣而播種每個人都有心底的夢,讀書能承載著人們心底的夢,游向光輝的彼岸,對誰都是一
4、樣的公平慷慨??墒?,有的人常常把美好的時光花在喝茶、聊天,整個晚上坐在電視機前,甚至面對著剩下的一點可憐時間犯起愁來,也不愿意拿起一本書來讀一讀。一個只憑兩本書: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參年復一年地重復著昨天故事的教師是可憐的。而像安徽省毫州市的一位老師在來信中所說:“由于教師缺編,教師負擔過重,疲于應付工作,超課時跨課時又有晚自習,教師幾乎長期處于單一放電狀態(tài),很少有時間用于看書學習。”這種由應試教育孽生的現(xiàn)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決將會是教育的悲哀。如何從閑散、繁重的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中振作起來,如何處理好工作與讀書的關系。如何在現(xiàn)有的客觀條件下。擠出一點讀書的時間?如果,一個
5、人能靜下心來讀一讀左拉的“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掌握更多的知識”;仔細地品一品愛因斯坦的“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琢磨琢磨魯迅先生所說的“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了”的話語,他就有可能把像海綿里的水一樣的時間擠出來。而把時間擠出來的動力,是一個人的志趣。從古往今來無數(shù)有成就者的讀書經(jīng)歷來看,讓讀書成為習慣的過程,總是在靜靜地閱讀中伴隨著一個人的志趣和毅力,而且是相輔相成的。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說的“學需靜也,才需學也,非學而無以廣才,非志而無以成學”,便是這個道理。這里所說的讀書與志趣的關系,并非是極其功利的庸俗實用主義閱讀方式。一個人“
6、總有一種真情讓你感動”,當一個人抓住讓自己感動的真情,追逐心底的夢,燃起“閱讀改變人生”的火種,那么,繁重的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已不再是無暇讀書的理由:你將不再多愁善感,不再得過且過;你將克服讀書倦怠心理……因為“偉大的精力,只為了偉大的目的而產(chǎn)生,一個人有崇高的生活理想,才有斗爭的方向和勝利的信心。”而這自信便是一個人成功的起點。也許有人說這個話題有些理想化。然而,人生真的需要一點理想,一番真情來播種讀書——追求的種子。實踐證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智發(fā)展得越快?!闭且驗橛小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才有“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才有不朽的《離騷》。
7、因為有“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襟懷,才有“白衣一躍為卿相”的李白。因為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才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杜甫。即便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陶淵明也曾有“大濟蒼生”之志。正是因為有“用愛與智慧塑造民族未來的教育理想”,才有我們教師從事這種職業(yè)所需要的刻骨銘心的摯愛與責任,才有讓讀書成為習慣的李吉林、魏書生等無數(shù)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讀書,因靜靜地滋養(yǎng)而生根如果說“志趣”是讓讀書成為習慣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