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蜀學史料《宋儒與蜀學》-李宗吾》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蜀學史料《宋儒與蜀學》整理者說明:本資料出自1936年勵新印刷社出版的《中國學術之趨勢》單行本,是李宗吾對中國學術史研究的早期之作,其中有章題為《宋儒與蜀學》,今印版本也題為《宋學與蜀學》,書中李宗吾將儒、道、佛與川蜀文化的相互影響進行詳細梳理,可謂“(李宗吾)以廣大開闊的視野,把宋代四川學問跟全國學術文化有機聯(lián)系起來,研究比較宏觀?!保ㄋ谄沸⒄Z)作者李宗吾簡介:李宗吾(1879-1943)四川富順自流井人(今自貢市)。原名世全,后入學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25歲思想大變,與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早年加入中國
2、同盟會,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歷任中學校長、省署教育廳副廳長及督學等職,為人正直,治學嚴謹,幾十年間目睹人間冷暖,看透宦海浮沉,憤世寫出《厚黑學》一書,從此便以“厚黑教主”自號,開創(chuàng)“厚黑學派”的一家之言。著有《厚黑學》《心理與力學》《社會問題之商榷》《考試制度之商榷》《抗戰(zhàn)與制憲》《中國學術之趨勢》。附錄原文:《宋儒與蜀學》李宗吾(一)二程與四川之關系凡人的思想,除受時代影響之外,還要受地域的影響??鬃邮囚攪?,故師法周公;管仲是齊國人,故師法太公;孟子是北方人,故推尊孔子;莊子是南方人,故推尊老子。其原因:(1)凡人生在一個地方,對于本地之事,耳濡目染,
3、不知不覺,就成了拘墟之見。(2)因為生在此地,對于此地之名人,有精密的觀察,能見到他的好處,故特別推稱他。此二者可說是一般人的通性,我寫這篇文字,也莫有脫此種意味。程明道的學說,融合儒釋道三家而成,是順應時代的趨勢,已如前篇所說。至于地域關系,他生長于河南,地居天下之中,為宋朝建都之地,人文薈萃,是學術總匯的地方,故他的學說能夠融合各家之說,這層很像老子,老子為周之柱下史,地點也在河南,周天子定都于此,諸侯朝聘往來,是傳播學說集中之點,故老子的學說,能夠貫通眾說。獨是程明道的學說,很受四川的影響。這一層少人注意,我們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明道的父親,在四川
4、漢州做官,明道同其弟伊川曾隨侍來川,伊川文集中,有《為太中(程子父)作試漢州學生策問》三首,《為家君請宇文中允典漢州學書》、《再書》及《蜀守記》等篇,都是在四川作的文字,其時四川儒釋道三教很盛,二程在川濡染甚深,事實俱在,很可供我們的研究。(二)四川之易學《宋史·譙定傳》載:“程頤之父珦,嘗守廣漢,頤與其兄顥皆隨侍,游成都,見治蔑箍桶者,挾冊,就視之,則易也,欲擬議致詰,而蔑者先曰:‘若嘗學此乎?’因指‘未濟男之窮’以發(fā)問,二程遜而問之,則曰‘三陽皆失位也’。兄弟渙然有所省,翌日再過之,則去矣?!币链ㄍ砟曜⒁?,于未濟卦,后載“三陽失位”之說,并曰:“斯義
5、也,聞之成都隱者?!弊阌^宋史所載不虛。據(jù)《成都縣志》所載:“二程過箍桶翁時地方,即是省城內之大慈寺?!薄蹲S定傳》又載:“袁滋入洛,問易于頤,頤曰:‘易學在蜀耳,盍往求之?’滋入蜀訪問,久之,無所遇,已而見賣醬薛翁于眉邛間,與語大有所得?!蔽覀兗毻妗耙讓W在蜀”四字,大約二程在四川,遇著長于易的人很多,不只箍桶翁一人,所以才這樣說。段玉裁做富順縣知縣,修薛翁祠,作碑記云:“……繼讀東萊呂氏撰常州志,有云。袁道潔聞蜀有隱君子名,物色之。莫能得,末至一郡,有賣香薛翁,旦荷芨之市,午輒扃門默坐,意象靜深,道潔以弟子禮見,且陳所學,叟漠然久之,乃曰:‘經以載道,子何
6、博而寡要也?’與語,未見復去?!薄端问贰吩啤懊稼鲩g”,呂氏云“至一郡”,皆不定為蜀之何郡縣,最后讀浚儀王氏《困學紀聞》云:“譙天授之易,得于蜀夷族曩氏,袁道潔之易,得于富順監(jiān)賣香薛翁,故曰:‘學無常師。’宋之富順監(jiān),即今富順縣也,是其為富順人無疑。”(見段玉裁《富順縣志》)究竟薛翁是四川何處人,我們無須深考,總之有這一回事,其人是一個平民罷了。(按《宋史》作賣醬,呂王作賣香,似應從呂王氏,因東萊距道潔不久,《宋史》則元人所修也)袁滋問易于伊川,無所得,與賣醬翁語,大有所得,這賣醬翁的學問,當然不小,《論語》上的隱者,如晨門、荷蕢、沮溺、丈人等,不過說了幾
7、句諷世話,真實學問如何,不得而知,箍桶翁和賣醬翁,確有真實學問表現(xiàn),他二人易學的程度,至少也足與程氏弟兄相埒,賣醬翁僅知其姓薛,箍桶翁連姓亦不傳,真是鴻飛冥冥的高人。易學是二程的專長,二人語錄中,談及易的地方,不勝枚舉?!端问贰堓d傳》稱:“載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者甚眾,一夕,二程至,與論易,次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理,吾所不如,汝可師之?!纷z講?!睋?jù)此可見二程易學之深,然遇箍桶翁則敬謹領教,深為佩服,此翁之學問,可以想見。袁滋易學,伊川不與之講授,命他入蜀訪求,大約他在四川受的益很多,才自謙不如蜀人,于此可見四川易學之盛。據(jù)《困學紀聞》所說
8、,四川的夷族,也能傳授高深的易學,可見那個時候,四川的文化是很普遍的,《易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