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藥學專業(yè)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思考》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藥學專業(yè)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思考摘要:分析我國藥學高等教育評價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藥學專業(yè)課程分類評價方法和網(wǎng)絡互動教學的評價特點,初步建立基于過程和結果評價相統(tǒng)一的藥學專業(yè)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為建立科學的藥學高等教育評價機制提供有益的探索。關鍵詞:藥學專業(yè);教學評價;形成性評價 進入21世紀以來,現(xiàn)代藥學和醫(yī)藥服務模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對藥學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陡叩冉逃ā访鞔_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國民素
2、質和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自然離不開對教育過程及其結果和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價值判斷,而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歷史始終以教學評價為發(fā)展主線,其核心是教學評價?.為了適應創(chuàng)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解決以往應試教育體系中的教學評價指標不夠科學、標準單一化等問題,有必要建立新的、更加科學的藥學專業(yè)教學評價體系。 一、形成性評價的形成與概念界定 教育評價起源于我國,但發(fā)展于西方國家。我國古代教育史蘊涵了豐富的教育評價思想,如西周選士制度、兩漢的察舉制、唐朝的科舉制度,教育評價成為“學而優(yōu)則仕”的選拔工具。但是到了近代一直處于停滯狀態(tài),科學的、系
3、統(tǒng)的教育評價理論自西方國家引人J.1904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發(fā)表了《心理與社會測量導論》,提出了“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有數(shù)量,凡有數(shù)量的東西都可測量”的論斷,為教育測量的客觀化、標準化奠定了理論基礎。美國學者泰勒在“八年研究(1933-1941年)” 《史密斯一泰勒報告》中,首次提出“教育評價”概念,他認為“教育評價過程在本質上是確定課程和教學大綱實現(xiàn)教育目標程度的過程”.1963年,美國心理測量專家克龍巴赫提出了“形成性評價”思想,認為評價的重點應放在教育過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過程結束之后,評價不只是決定優(yōu)劣,同時也是為了搜集和反饋信息,從而改進教學工作
4、?! ?967年,美國學者斯塔弗爾比姆提出以決策為中心的評價模式(包括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使教育評價深入教育活動的全過程,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 ?984年,美國著名評價學家斯克里芬在《評價方法論》中,首次明確提出將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思想。所謂“形成性評價”是指為改進課程教學及其方案活動而在活動過程中進行的評價?!靶纬尚栽u價”思想講究信息的及時反饋以便給教學設計人員提供必要的信息,認為“評價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所謂“總結性評價”是指作出選擇決策而在活動結束后對其最終結果進行的評價,講
5、究結論的全面性,以便給決策人員提供某種依據(jù)。1984年,美國評價專家?guī)彀秃土挚铣霭媪恕兜谒拇逃u價》,認為評價結果并不依賴于其客觀實際情況相同程度如何,而取決于所有參與評價者的意見一致性程度如何,評價應更加關注過程,關注非預期效應.1986年,泰勒在《教育評價概念的變化》中,又提出“教育評價是檢驗教育思想和計劃的過程” 二、藥學專業(yè)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與問題 成功的教學需要一系列與決策相互關聯(lián)的評價,并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教學評價的實踐可分為兩個方面:教學過程的評價和教學成果的評價,即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學習單元結束時進行,目
6、的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彌補不足,從而取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總結性評價是在一門課程結束或者某個學習階段結束時進行,主要目的是評定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確定不同學生各自所達到的水準和彼此間的相對地位,并確定總體教學目標的達成狀況。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藥學教育一直都是一種應試教育,忽視形成性評價,注重總結性評價,教師為了考而教,學生為了考而學,進而導致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看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全忘記”,這種評價體系考查的是人腦儲備知識的能力,生物技術通報而不是人腦運用知識的能力,阻礙了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藥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教學評
7、價方式單調 目前高校藥學教學評價形式基本上仍然以“總結性評價--考試”為主,存在幾多幾少現(xiàn)象:一是閉卷考試多,開卷考試少;二是筆試方式多,口試答辯方式少;三是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結論多,數(shù)次考試綜合考評少. 這種單一的考試形式雖然操作簡單,便于管理,但知識覆蓋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難以客觀、全面地評價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 2.忽視教學過程評價 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包含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之中,既包括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評價,也包括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雖然近年來增加了“生評教”環(huán)節(jié)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滿意度,并納入教師年終的教學業(yè)績考
8、核,但大多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