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美貿易摩擦與日美貿易摩擦的比較異同探討》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2014年伊始,美國接連對中國商品發(fā)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其頻率之高超過以往。隨著中國2013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以及中美貿易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正走向高發(fā)期。如何應對美國頻頻挑起的貿易摩擦,將是今后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yè)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本文擬將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與當年的日美貿易摩擦進行比較,分析二者之間的異同點,以從中獲取某些啟示與借鑒。一、二戰(zhàn)后日美貿易摩擦的發(fā)展演變由于國際市場的空間有限以及貿易伙伴之間在社會制度、經濟發(fā)展水平、進出口商品結構、利益訴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國際
2、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二戰(zhàn)后,日本經濟逐漸恢復并高速增長,1968年日本躍升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這一過程中,“貿易立國”戰(zhàn)略對日本經濟增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日本經濟貿易的快速發(fā)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加劇了各國和地區(qū)之間貿易發(fā)展的不平衡,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經貿摩擦。其中,日美貿易摩擦最受關注,影響也最大。(一)初發(fā)時期(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20世紀50年代初,伴隨經濟逐漸恢復,日本紡織產業(yè)出現了產能過剩,迫切需要擴大海外市場。當時,歐洲處于戰(zhàn)后復興階段,日本與英法等發(fā)達國家尚未恢復正常貿易關系,
3、而許多發(fā)展中國家仍處于殖民統(tǒng)治下,美國成為日本最主要的產品出口地。由于日本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對美出口不斷擴大,1955年日美之間在戰(zhàn)后首次爆發(fā)紡織品貿易糾紛,從此拉開了日美貿易摩擦的序幕。直到20世紀60年代前期,日美貿易摩擦主要圍繞輕工業(yè)品、雜貨品等展開,涉及棉織品、手帕、鞋、金槍魚罐頭、陶瓷器、縫紉機、膠合板、玩具等產品。其中,圍繞紡織品的摩擦最為激烈。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自1956年1月開始就對美出口棉織品實行自愿限制,1957年雙方簽署《日美棉織品協(xié)議》,直到1971年簽署《日美紡織品協(xié)議
4、》,日美紡織品貿易摩擦才告一段落。1965年,日本對美貿易出現順差,并在此后的40多年里(除1967年和1975年外)基本保持順差,美國對外貿易政策隨之發(fā)生微妙變化,日美在鋼鐵貿易領域開始出現摩擦,并成為6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要摩擦領域。1969年1月,日本對美鋼鐵出口啟動自愿限制措施。這一時期,日美貿易摩擦雖然增多,但所受關注程度有限。這是因為20世紀70年代以前日美之間的貿易總體上是一種垂直關系,日本沒有對美國構成明顯的競爭。雖然日本對美出口不斷增加,但在60年代中期以前對美貿易收支一直處于逆差狀況,1961年曾達到1
5、0.3億美元。①另外,美國出于政治利益考量,十分重視發(fā)展美日伙伴關系,如通過定期召開美日經濟相關會議等,及時溝通和解決美日經濟關系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二)頻發(fā)時期(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前期)20世紀70年代以后,全球經貿自由化快速發(fā)展,日本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對美出口繼續(xù)擴大,除個別年份外對美貿易都保持順差,日美貿易摩擦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日本產業(yè)結構的重心從資本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日美間貿易摩擦的領域亦從鋼鐵擴大到家電、錄像機、船舶、汽車、半導體等。到80年代
6、中期,日美間的鋼鐵貿易摩擦落下帷幕,雙方政府達成協(xié)議,日本對美鋼鐵出口實行自愿限制。此期間,日美圍繞彩電的貿易摩擦不斷升溫。自1970年8月起,美國對日本制造的電視機及相關產品先后采取停止驗關、認定傾銷、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征收傾銷稅等措施,抵制從日本進口。繼彩電之后,日美間圍繞汽車領域的貿易摩擦更加引人關注。隨著兩次石油危機的爆發(fā),具有節(jié)能省油特點的日本汽車等交通工具在美國十分暢銷,對美出口迅速擴大。1980年2月,美國汽車勞動協(xié)會要求日本對汽車出口實行自愿限制。次年5月,日本決定將1981年度、1983年度和198
7、5年度的對美汽車出口量,分別控制在168萬臺、185萬臺和230萬臺。②除汽車外,1983年4月,美國開始對來自日本的大型摩托車進口實施特別關稅配額措施。日美間圍繞汽車、摩托車等產品的貿易摩擦,一直持續(xù)到90年代前期。此外,這期間美國還要求日本對從美國進口的牛肉、橙子實行自由化,日美兩國在稅務、技術專利等領域也開始出現摩擦。全球貿易摩擦的實踐表明,當摩擦擴大到半導體、汽車、通訊產品等涉及國家安全或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領域時,雙方妥協(xié)的難度增大,摩擦會進一步升級。20世紀70年代以后,美國一方面繼續(xù)要求日本實行自愿出口限制,國內
8、也采取相應的限制進口措施等,另一方面開始重視本國產品對日本市場的準入問題,要求日本對外開放農產品、高科技產品、服務業(yè)等市場。(三)全面升級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前期)由于20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大量進入美國市場,加上里根執(zhí)政期間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和高利率政策,加劇了日美間貿易不平衡。1980~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