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讀韓愈《祭十二郎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讀韓愈《祭十二郎文》(王思宇)全篇三大段之間,不但自有有機聯(lián)系,而且一段之中,又分若干小段,小段之中,又有若干層次,層次當中,還有不少轉(zhuǎn)折。以第二大段的前半段為例。一開始,作者先不直接寫十二郎,而是先寫自己?!拔崮晡此氖彼木?,是衰象,后來被傳頌為寫未老先衰的名句,這是一層。“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是長輩的例子,又是一層。以下四句,一句寫一層意思,說明自己將死,要十二郎早來相會。這是第一小段。下面“孰謂”兩句一轉(zhuǎn),便過到十二郎之死。這種寫法,是上文為下文蓄勢,也就是用自己之將死而竟不死,反襯出十二郎之不應(yīng)死而竟死的特別可哀?!吧僬邭{而長者
2、存,強者夭而病者全”,這不合情理,太使人悲哀,在這個巨大的打擊下,作者神志恍惚,不相信這是事實,所以下面緊接著一轉(zhuǎn),發(fā)出三個疑問,“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然后從信說到疑,一層;從疑又說到信,又一層;最后把十二郎之死歸咎于天,歸咎于神,歸咎于理,得出“壽者不可知”的結(jié)論。這是第二小段。從文意講,十二郎之死,于此已經(jīng)寫完,此段已可結(jié)束,但“雖然”兩字一轉(zhuǎn),又上承開頭“而發(fā)蒼蒼”一段而翻進一層,寫自己的衰象更加嚴重,又回到自己之將死?!皫缀尾粡娜甓酪病?,是說自己不久也要跟在十二郎的后面死去,講的本來是一件不幸的事,可是下面突然一轉(zhuǎn),又變
3、成了幸事──“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弊髡咭呀?jīng)痛不欲生,所以視死為幸了。這是第三小段。文章至此,已將作者和十二郎兩個方面講盡,但作者還不結(jié)束,又上承第二小段寫二人之子之難保。這是第四小段。以上可以看出,短短一段當中,層次轉(zhuǎn)換,變化無窮,有如萬水回環(huán),千峰合抱。而這一切在作者說來,不過是將情將事如實敘寫,并未有意去精心結(jié)撰,過接轉(zhuǎn)換,顯得非常自然,看不出絲毫造作之跡。這種不刻意追求結(jié)構(gòu)而結(jié)構(gòu)自妙,在古今都是不可多得的。除了結(jié)構(gòu)方面有韓文的共同特點之外,此文還有它獨具的顯著特色。讀完這篇祭文,我們最突出的一個感覺,就
4、是全篇自始至終,貫注著一個“情”字。“言有窮而情不可終”,作者在此文結(jié)尾的這句話,表明它是因情而寫,所寫皆情,整篇祭文都是作者用感情所寫成的。韓愈三歲喪父母,由兄嫂(也就是十二郎的父母)撫養(yǎng)成人,他和十二郎,雖為叔侄,實同兄弟,從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感情特別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絕,也勾起他的辛酸回憶。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涼,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撫養(yǎng),從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種種情景,都一齊涌上心頭;自己的衰病,子孫輩的幼小,這是眼前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所有這一切,匯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萬端,百思縈集,情不能已,因而寫成
5、此文。這里有懷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憤,有內(nèi)咎,有期望,全篇每句每字,都可看到作者感情的奔流。此文不但全篇寫情,而且寫得非常真,非常深,歷來被稱為“至情”之文。作者從自己的不幸身世,說到同十二郎的情誼,說到十二郎之死和善后事宜,不加修飾,不作渲染,完全從肺腑中流出,全都是骨肉至情的真實流露。開頭的“少孤”“兄歿”“吾與汝俱幼”,看去似乎很平淡,卻飽含著作者的無限辛酸和眼淚,寫得很沉痛。嫂嫂的慘不忍聞的話和“撫汝指吾”的慈愛而又凄楚的神情,對自己離家謀生的深沉悔恨,得知十二郎死訊后的悲痛心情,也無不情真語真,悲酸無限。我們還可看到,作者抒寫時非常
6、坦率,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心里怎么想,筆下就怎么寫,沒有絲毫隱避,一任感情自然傾瀉。例如寫自己離家的目的,明白地說是以“求斗升之祿”,要是別人,恐怕就不會這樣直截了當,很可能不是閉口不說,就是另外安上一個什么冠冕堂皇的名目。想到二人之子,說:“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按照舊時的忌諱,這樣的話是不吉利的,由此正可看出作者此時悲痛至極,因而什么也不顧忌了。末尾將十二郎之死完全歸罪于自己,說自己“行負神明”“不孝不慈”,更是披肝瀝膽的慟哭長號。清代葉燮論詩文,有重“膽”之說:“無膽則筆墨畏縮”,“欲言而不能言,或能言而不敢言”(《原
7、詩》)。韓愈此文,正稱得上有膽,他既敢打破祭文的傳統(tǒng)形式,又敢無話不說,所以才寫出這篇千古傳頌之作。不僅如此,我們細讀全文,還可看到作者感情的起伏變化。篇中用“嗚呼”“嗚呼哀哉”這兩個悲嘆詞,來表現(xiàn)這種變化情態(tài),凡是用這種詞的地方,都表示感情變得更加強烈。從第一個“嗚呼”開始,可以看到,作者由含著眼淚的深沉傾訴,進而嗚咽抽泣,進而淚流滿面,至“汝之子始十歲”一段之末,連用兩個“嗚呼哀哉”,已經(jīng)是號啕痛哭,感情發(fā)展到一個高潮。從“嗚呼!汝病吾不知時”至“‘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這個長句,聲調(diào)急促,一氣貫注,一句緊接一句,一字緊接一字,中間不能
8、斷開,簡直就是頓足捶胸,呼天搶地,悲痛之情發(fā)展到最高點。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發(fā)展,并不是直線的,在一度激烈之后,又伴隨著一段雖然悲切但卻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