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小談《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薛寶釵之形象》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小談《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之形象《紅樓夢》一書自問世以來,便受到了世人的追捧,并引發(fā)了無數(shù)人的閱讀興趣。以致有“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值,得數(shù)十金,可謂不脛而走者矣!”今天,《紅樓夢》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毋庸置疑,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單就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說,更是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讓人高山仰止。在《紅樓夢》所塑造的眾多的女性形象中,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最前面的兩位人物——林黛玉和薛寶釵,無疑是整部書中兩個最重要的女性形象。曹雪芹在這兩個人物的塑造上也可謂是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創(chuàng)造出了兩個在思想上尖銳對立,性格上截然不同的藝術形象。
2、下面我就簡單談一下我對于這兩個藝術形象的看法。林黛玉對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不以為然,她從不勸賈寶玉讀圣賢書謀取功名,對于自己的個性不但不收斂,還相當?shù)穆市詮垞P。而薛寶釵呢?卻迎合了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在封建家長面前尤其懂得收斂個性,處處乖巧討好,總是勸說寶玉走“仕途經(jīng)濟”的正道。書中在第三十六回寫到,賈寶玉對于寶釵輩的見機勸導十分反感,以至于說:“好好一個清靜潔白的女子,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蠹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意造言,原為引導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后又寫道,獨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所以深敬黛玉。作者
3、借賈寶玉之口,便將林黛玉與薛寶釵在思想行為上的差異和對封建主流觀念的厭惡之情直白的顯露了出來。林、薛這兩種典型分別代表了那個時代兩個不同的思想形態(tài),她們一個是封建禮教的叛逆,一個是封建禮教的忠臣。如書中第四十二回寫到,黛玉在聯(lián)詩時忘了情,竟說出《西廂記》中的戲詞來,于是事后薛寶釵就將黛玉叫住,到了蘅蕪院便要審黛玉:“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兒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里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處,都怕看正經(jīng)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背著我們偷看,我們也背著他們偷看。后來大人知
4、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連做詩寫字等事,這也不是你我分內(nèi)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nèi)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才是好。只是如今并聽不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并不是書誤了他,可惜他把書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么大害處。至于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績的事才是;偏又認得幾個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jīng)書看也罷了,最怕見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币幌挘f的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應“是”的一字?!比欢?,從一般的人的形象來說,曹雪芹塑造的林、薛兩人的形象可以說是等量齊觀的,
5、論容貌、品德、才智,薛寶釵不僅可以處處與林黛玉為敵,而且她還取得被環(huán)境所推崇喜悅的地位,成為了中國封建時代最美滿的女性,甚至時至今日,很多人仍有“娶妻當如薛寶釵”之感。書中第五回在前一回介紹薛姨媽帶領全家進京,在賈府安頓下來后,對薛寶釵進行了一番介紹:“歲數(shù)雖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美麗,人謂黛玉所不及。而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與寶釵頑笑。”以致引來了黛玉的不忿之意。再有在第八十四回,賈母與薛姨媽聊天,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對薛寶釵做了如下評價:“……我看寶丫頭性格溫厚和平,雖然年輕,比大人還強幾倍,前日那小丫頭回來說,我們這
6、邊還都贊嘆了他一會子,都像寶丫頭那樣心胸脾氣兒,真是百里挑一的。……”由此可見,薛寶釵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端莊穩(wěn)重不僅贏得了賈府下層人的好感,而且也討得了賈府“老祖宗”賈母的滿心歡喜!她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注重分寸,講究禮儀,她做任何事,都非常務實,重視人際關系的穩(wěn)定和傳統(tǒng)價值,她是“任是無情也動人”“淡極始知花更艷”。這一點從第五十六回寫探春、李紈、寶釵三人聯(lián)合治家即可看出。王夫人委托寶釵參加,這當然是個難題,自己畢竟是外人嘛,然而她卻以消極應付取積極協(xié)助的姿態(tài),作出使一家子都滿意的事來。探春決定將大觀園中的花果生產(chǎn)交給幾個婆子掌管,寶釵接著就提出一種調(diào)劑性主張:凡經(jīng)管生產(chǎn)收入,除供應頭
7、油香粉外,其盈余不必再行交到賬房,作為經(jīng)管人的補貼。這樣公家省了錢,卻不顯得太吝刻,而其他未經(jīng)手的人們得到利益,也便不致抱怨或暗中破壞別人,于是皆大歡喜。作者也稱贊其為“小惠全大體”。而林黛玉的形象呢?很多人一想到林黛玉便會說她:愛哭,多愁善感,愛耍小性子,氣量狹小,說話還尖酸刻薄。的確,黛玉確實是這樣。她孤高自許,不合時宜,當周瑞家的送來兩枝宮花時,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維妙新巧”而是是否“別人不挑剩下的”。元妃省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