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攬轡澄清”典故源流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攬轡澄清”典故源流研究【】“攬轡澄清”典故出自《后漢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一句,比喻一個人有匡時濟俗、澄清天下的抱負。不僅具有很重要的文化價值,而且也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鍵詞】“攬轡澄清”;典故源流;研究 一、“攬轡澄清”典故溯源 【典源】《太平御覽》卷七七八引晉·司馬彪《續(xù)漢書》:“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厲清節(jié),為州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使滂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乃至州境,守令自知臟污,望風解印綬去。其所舉奏,莫不厭伏眾議?!薄 逗鬂h書·范滂傳》:“范滂字孟博,汝
2、南征羌人。厲清節(jié),為州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使滂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乃至州境,守令自知臟污,望風解印綬去。其所舉奏,莫不厭伏眾議?!薄 《?、“攬轡澄清”典故釋義 【攬轡澄清】 攬轡澄清典故源自史籍后漢書范滂傳對范滂的評價,指一個人有澄清天下的抱負,一直流傳下來。它原指走馬上任,便有刷新政治抱負。后指革除弊政,扭轉(zhuǎn)衰敗局面的抱負?! ∪?、“攬轡澄清”變體形式考察 史籍《后漢書·范滂傳》中有評價范滂的一句話: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且也成為了晉時流行語,后來很多的學者就引用其中的典故“攬轡澄清”創(chuàng)作出
3、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魏晉南北朝時,還只有關(guān)于“登車攬轡”的記載,而且數(shù)量甚少?! √瞥瘯r期,文學日益繁榮,詩歌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引用這一典故的作品開始出現(xiàn),而且也出現(xiàn)了各種變體形式,如“攬轡登車”、“攬澄清之轡”、“攬轡”、“登車之志”、“澄清”、“澄清之志”,不過使用的并不是很廣泛?! ∠茸跃?,而訪豺狼,然後攬轡登車,以清天下?!娟愖影骸渡宪妵κ氯龡l·出使》】 龍津共濟,競欣登御之車;蕪室欽賢,必攬澄清之轡。郁文條而耀彩,藻逸潘花;蔚詞鋒而奇,光浮衛(wèi)玉。【駱賓王<上兗州崔長史啟>》】 得左馬右人之術(shù),洞玉鈐金匱之書。加以幼慕功名,早懷壯
4、?! 堔\蘊澄清之志,臨風多慷慨之詞。頃在禁宮,屢竭忠節(jié)?! ∷姆钪笓]之任,久彰翊衛(wèi)之榮?!尽度莆摹さ诰挪俊ぞ戆税偈拧贰恳顺信≈畼s,式允登車之志?!咎K颋《授尹思貞御史大夫制》】 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武便以澄清為己任,意氣甚高。【《北史·儒林傳·張雕武》】 詞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其發(fā)展程度可與唐朝詩歌媲美,也成了宋朝時期文學的代表。在此時創(chuàng)作的眾多詩詞及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中,對這一典故的引用較之唐朝又更為豐富靈活,并且還出現(xiàn)了其他的變體形式,如“攬孟博轡”、“自期如孟博”、“志澄清”、“澄清志”、“攬轡志澄清”等,使用的最多的是
5、“攬轡”,其他的典行相對來說使用的不那么廣泛?! ∠胍娚届`喜,如看柱史來。江清無急硤,野潤失飛埃?! ⌒袛埫喜┺\,再然安國灰。相過忍遽別,莫放錦帆開。【晁公溯《李士舉見寄次韻為謝二首》】 一室幽幽夢不成,高城傳漏過三更?! 」聼魺o焰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 讶兆云谌缑喜?,殘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娟懹巍墩砩献鳌贰俊 ‘斈隇醺窆诶t。稔英聲。起鵬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歸路近,看和羹?!竞檫m【江城子】(黃憲生日代作)】 余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
6、道、江神堪恃。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文及翁《賀新郎·游西湖有感》】 慨然攬轡志澄清,一激誰知黨禍成?! ∧缸涌蓱z終死別,庶幾廣孝在揚名?!拘焘x《范滂》】 “攬轡澄清”這一典故在金元時期沒有得到什么新的發(fā)展。不管是在使用的范圍上還是在使用的靈活性上,都無法與唐宋時期相比,只出現(xiàn)了兩個新的使用形式,“登車志”、“澄清策”,而且這兩個典行各自也只有一處記載?! ∥羧遮厼醺?,君年正黑頭。家承今閥閱,世出古諸侯。夙有登車志,仍多為國謀。濬湖陳上策,平寇借前籌。澤國波瀾息,蠻江霧雨收。【成廷珪《故湖州路同知中憲郜公子敬挽章
7、》】 滿酌離杯,留不住、繡衣行客。還正是、登車攬轡,慨然時節(jié)。白簡才辭烏府去,紅塵旋被青山隔??垂肚T擁秋風,*陽陌。自不負,心如鐵?! ≈跽Z,堪為別。道太柔則廢,太剛則折。任外豈非經(jīng)濟手,得中便是澄清策。待功成、隨詔早歸來,從頭說。【張之翰《滿江紅·送劉叔謙御史》】 到了明朝這一典故使用的范圍更小,有些先前出現(xiàn)的典行到了明朝都銷聲匿跡了,即使仍被使用的典行其使用數(shù)量也很少。在這一時期使用的典行有“登車攬轡”、“攬轡澄清”、“澄清”、“澄清志”、“志澄清”、“澄清天下”?! ∩砻酱吮皬垉€,時勢于今笑孔融。卻怪登車攬轡者,為予灑淚問蒼穹?!?/p>
8、《玉鏡新譚·卷之二》】 某官,國士無雙,將材有五,翹關(guān)負重,臚傳卓冠于倫魁?! 堔\澄清,威望雅夸于淮海。俄急流而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