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舟山摩崖石刻書法之特色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舟山摩崖石刻書法之特色 內(nèi)容摘要:舟山具有豐富的海洋旅游資源,其獨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詠歌潑墨,故摩崖石刻不少。內(nèi)容大都是禮佛宏法或贊美景物,多數(shù)用楷體書寫,端莊雄麗,處處增添了海山景色與佛國情調(diào)。 關鍵詞:舟山摩崖石刻書法特色 舟山群島由一千多個島嶼組成,是我國唯一的海島型地級市,稱舟山市,全市轄有定海、普陀兩區(qū)與岱山和嵊泗兩縣。群島處于長江、錢塘江、甬江三江入??诘臇|海之中,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具有豐富的海洋旅游資源,其獨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資源歷來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觀
2、光,詠歌潑墨,歷代官紳文士多有題詠,故摩崖石刻不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普陀山和嵊泗列島?! ∧ρ率?,是專指鐫刻于山崖石壁的文字與圖像,它是諸多名山秀水的重要人文景觀之一。舟山的摩崖石刻具有如下特點與重要的藝術(shù)和歷史文化價值?! ∫?、分布廣、歷史悠久 從地域分布來看,首推普陀山摩崖石刻。普陀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全島處處寺院庵堂,以其神奇、神圣、神秘的氣氛,在全國各大風景區(qū)中獨具魅力。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自然風光幽幻獨特,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鐘聲濤音給人以無限遐想。普陀山多奇崖怪石,古人形容山中巖
3、石“危石若懸,庋石若舉,墜石若扶,崩石若斧,成形肖像,不一而足”。現(xiàn)存二百多處摩崖石刻遍布全山各處,形成一種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人們游覽普陀山猶如參觀一座露天書畫作品展覽會?! ∑浯问俏挥谥凵饺簫u北部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qū)的嵊泗列島,具有海光山色、古樸壯美,海瀚、礁美、灘佳、石奇、崖險等特點。嵊泗列島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而且人文景觀資源亦十分豐富。歷代文人騷客、英雄豪杰,到此游覽總要揮毫題跋,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分布在黃龍島大岙山嘴的懸崖頂上,枸杞島五里碑峰頂上,以及大洋山、小洋山
4、上?! 膬?nèi)容來看,無論普陀山還是嵊泗列島石刻書法的內(nèi)容有記事、寫景、題名,更多的是禮佛弘法,宣揚佛精義,而且贊頌觀音道場。這些摩崖石刻,有的語句精辟、藝術(shù)高超,有的雕刻精細、古樸風雅,有的剛勁有力、柔婉美觀,各有鮮明風格?! 淖髡邅砜矗F(xiàn)存的摩崖石刻大多是明清以后的題書,有清代帝王康熙、雍正,有書法大家董其昌等人,還有元代趙孟俯的,也有近代、現(xiàn)代及當代名家王震、吳昌碩、康有為、郭沫若、趙樸初、沈鵬等人。其中頗為突出的是與舟山相關官員如明萬歷總兵侯繼高、清定??偙{理以及浙江海道副使劉翾等人題字。此外,海內(nèi)
5、外諸山名僧字跡亦不少?! 《?、摩崖石刻書法藝術(shù)的價值 ?。ㄒ唬ㄗ煮w的特征及其內(nèi)容 摩崖石刻絕大多數(shù)題刻文字均為楷體陰刻包括行楷。無論從鐫刻工藝還是視覺效果來說,山崖摩刻不宜草書,唯有楷書才會產(chǎn)生較佳的視覺效果。楷書是由隸書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演變慢慢退化而成的。從總體看,楷書呈長方形,結(jié)體比隸書緊密,用筆也很豐富細膩??瑫L貌端莊、雄壯,能與佛教勝地、山海景色所營造的氣氛諧和,表露了書法上的“妙相莊嚴”。其代表作如下: (1)“海天佛國”“磐陀石”“白華山”均系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所書?!昂L旆饑鳖}刻
6、于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每字一米見方,書于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石因題得名,在石上有“云扶石”,石旁有“云?!薄皠e有天地”等摩崖石刻(題者無考)?!芭屯邮蔽挥谄胀由矫丰逦髀矗胺Q普陀山一絕,那里有兩巨石相累如磐,上石呈菱形,高3米,寬7米,體積40多立方米,上寬下窄,頂巔平坦,可容30人。形似滾卵,卻安穩(wěn)如磐;下石高身銳項,將上有托住。兩石頂累處旁空中倚,間隙似可過線,睨之通明,似無著處,險若欲墜,卻穩(wěn)固如磐,萬劫不搖,億載未動,堪稱普陀山一絕,上石鐫侯繼高所書“磐陀石”三字,字徑1米,筆力遒勁、大
7、氣磅礴,被譽為“天下第一石”。旁有“金剛寶石”“大士說法處”“西天”“天下第一石”等摩崖石刻。而“白華山”題刻于正趣亭西側(cè)山腰巨石上?! 。?)南天門,位于普陀山南的南山上。它孤懸入海,與普陀山島一水相隔,架有環(huán)龍石橋,相接而通。此地巨石林立,巉巖高聳,中有兩石如門,飛檐起角,中間書有“南天門”三字。其地多摩崖石刻,清康熙年間武將藍理所題“山海大觀”四字,字徑高0.64米,寬0.55米,直書,楷書陰刻??钍稹岸ê?傛?zhèn)左督藍理書”,刻于南天門大觀蓬大門左側(cè)。蒼勁有力,引人注目?! 。?)“入三摩地”石刻在普陀山
8、共有兩處:一處在妙莊嚴路口,系明董其昌書刻;另一處在慧濟寺入口處,刻在山石上,為1882年慶華法師臨摹董其昌手跡所刻。明崇禎三年(1630年)陽春,身為禮部尚書的董其昌,揚帆過海,履足普陀山,宿白華庵。他通禪理,善談論,“吐納終日無俗語”,且“精于品題”,到普陀山后,各寺住持紛趨求書。此時,恰逢庵內(nèi)住持性珠法師籌資修筑的五里長蓮花石板路——妙莊嚴路竣工,董其昌就為其撰寫了千字路碑,贊頌性珠法師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