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構建學校德育教育》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構建學校德育教育道德??直是中國歷代思想家、政治家極為重視的為人要素。黨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進一步強調德與法不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國”之基。本文從德育本質探源出發(fā),構建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德育模型,試圖在學校層面尋找德育的立足點,提高中小學實施德育實效上進行積極的探索。一、對德育本質的反思人是群居的動物,人的社會性是區(qū)別于動物群體性的一個根本屬性。降生于世的人要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必須要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日常生活中的彼此交往和相互交換需要一定的相互承諾來保障一定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進而就要求該社會中
2、的人要守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從中就演繹出一系列的風俗習慣,形成一定的社會輿論,輿論又演變?yōu)楦蠓秶鷥鹊纳鐣庾R形態(tài),這樣,道德就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了,后來一些道德行為規(guī)范被統(tǒng)治階級用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實行,就上升為法律,必須遵守的法律規(guī)范體現(xiàn)了較低層次的道德要求,但也強化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價值取向。道德和法律本質上是處理人和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一)中國傳統(tǒng)德育本質探源考察中國道德的起源,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中國“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育一直是屮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屮心內容?!独?》就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
3、亦信之,德信。[1]《荀子》也說:無德不貴,無能不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2]“德”字在《論語》中一共出現(xiàn)了四十次,從不同角度論述培養(yǎng)人的品質、德行對社會的重要性。[3]《大學》開宗明義提岀:大學之道,在于明人倫,在新民,在止于至善。[4]以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核心的、維護封建等級制為目的的倫理道德作為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準繩。雖然也有思想家從個人修身的角度討論德育,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修身是為了今后更好地入世為官、維護社會綱常的。法家政治上強調“不務德而務法”,但也提岀“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把調整社會行為關系的
4、法律規(guī)范看作教育的基本內容??傮w而言,傳統(tǒng)德育是以保障社會安定、維護國家統(tǒng)治為出發(fā)點,是自上而K灌輸和要求的外在行為規(guī)范。解放后,社會主義德育強調社會性的特點與中國傳統(tǒng)德育視點不謀而合,徳育的社會性更被進一步強化:“人天生就是社會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發(fā)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對于他天性力量的判斷,也不應當以單個個人的力量為準繩,而應當以整個社會的力量為準繩?!保?]當前德育的社會性也是我國現(xiàn)在提出以德治國的根源。(二)西方傳統(tǒng)德育本質探源在西方,考察道德的起源可以發(fā)現(xiàn)存在著兩個視點,一是亞里士多德主張人應該有的生活是善的生活,其目的是實現(xiàn)
5、幸福,為此必須有社會需要的美德,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不同于動物的地方在于善良意志,具有善與惡,公正與不公正以及諸如此類的感覺。如若按照德性而生活,我們就會有幸福和最好的善。他強調德性是習慣,是在早期的生活中養(yǎng)成的,通過個人的持守變成個人的態(tài)度,這才是德行,它并不靠外在的規(guī)約和要求而產(chǎn)生不得不為之的行為,這才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所以,他很重視道德習慣和道德態(tài)度,重視道德的人格,甚至也重視道德情感,他提出人對外部情境的情感反應模式會逐漸變成對道德的態(tài)度。在西方啟蒙時代后又發(fā)展了以維護個人權利為出發(fā)點的功利主義道德觀。但是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學所突出的道
6、德考察的個體性視點始終未能成為西方道徳研究和道徳教育的主流。二是蘇格拉底強調人只有明辨是非才能有正義的、美好的行為,社會道德面貌才能改善,政治才能穩(wěn)固,并提出美德是可以教育的這一千古命題,認為教育就是訓練出大批聰穎智慧、道德高尚的人去治理國家,這樣才能改善社會風貌,穩(wěn)固國家政局。德育的社會性被各國君王和教育者所接受,隨中世紀以宗教為核心的道徳教化的全面深化而被極大地強化,資本主義法治的發(fā)展更大大強化了外在社會性行為規(guī)范對人的行為調整作用??涿兰~斯等使學校教育成為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德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以培養(yǎng)博學、德性和虔信的青年來改良社會
7、、改良國家;而赫爾巴特的道德論與康德的“律則論”的道德哲學,強調既然道德是維系人與人關系的準則,由這些準則而形成社會輿論,由社會輿論而生成社會意識形態(tài),并進而成為一種道德律令,進一步強化了道德社會性的思想基礎。西方道德發(fā)展的道路也顯示了德育就是對這種自上而下的、以社會政治為出發(fā)點的行為規(guī)范的貫徹落實這一德育社會性取向。[6]道徳倫理理論探討和徳育實踐表明,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道德是人類社會永恒而常新的主題。以道德的社會性為基礎的傳統(tǒng)道德論并未真正解決人類道德的困境,對德育的不斷強化也并未帶來人類道德的真正完善。20世紀晚期以來,全球倫理問題的
8、凸顯使得“德性倫理”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在西方,以麥金太爾等為代表的社群主義和倫理學中的“反理論”思潮等的努力,出現(xiàn)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