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左傳》修辭方式淺探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左傳》修辭方式淺探 論文關鍵詞:左傳語言修辭 論文摘要:《左傳》是一部具有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歷史著作,生動地描繪了春秋時期三百多年諸侯爭霸的歷史畫卷。內容廣博,語言簡潔而典雅。本文主要從外交辭令分析入手,較為全面地對該書涉及的對偶、用典、頂真、借代、避諱、連及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希望藉此探析《左傳》典雅的語言風格?! 蹲髠鳌肥俏覈谝徊扛挥形牟傻臍v史散文的杰作,生動地描繪了春秋時期三百多年諸侯征戰(zhàn)王朝興衰的歷史宏圖?!蹲髠鳌返膬热菹喈斬S富,文辭卻十分簡練,形成了簡潔與博大和諧統(tǒng)一的語言修
2、辭特色,劉知幾盛贊“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探其緣由,敘述語言的簡潔精練和外交辭令上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形成這一特色的重要原因。下面試就該書的修辭方式作初步的探索?! ∫弧ε肌 蹲髠鳌吩跀⑹稣Z言上多采用奇句單行的形式,然而在對話中,特別是在外交辭令上,卻大量采用了駢行偶句,并且種類繁多,有工對、寬對、扇面對、當句對、掉字對,特別是出現(xiàn)了大量的排偶對?! 」Α 」σ髮φ坦ふ麌乐?。不僅同類詞語相對,而且相對的詞語范疇越小,關系越親近,字面越對稱,對仗就越工整。如: 《昭公·十五年》:“長孤幼,養(yǎng)老疾。
3、” 《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薄 拰Α ≡~性相同,但不同類別的詞語相對,便是寬對。在《左傳》中,寬對比比皆是?! 缎な辍罚骸皟刃者x于親,外姓選于舊。舉不失德,賞不是勞。” 《襄公·二十八年》:“大適小有五類:宥其罪戾,赦其過失,救其災患,賞其德刑,教其不及。小適大有五惡:說其罪戾,請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職貢,從其時命。” 扇面對 以兩句對兩句的對仗,稱為扇面對,也叫隔句對。 《昭公·二十年》:“內寵之妾,肆奪于市;外寵之臣,僭令于鄙?!薄皟葘欀迸c“外寵之臣
4、”對,“肆奪于市”與“僭令于鄙”對?!断骞ざ辍罚骸百p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懼及善人?!薄百p僭”與“刑濫”對,“則懼及淫人”與“則懼及善人”對。 當句對 就是在同一句的詞語自成對仗,同時又與另一句成對?! 冻晒な辍罚骸八殉搜a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其中“搜乘”與“補足”對,同時整句又與“秣馬利兵”對?!断骞ざ辍罚骸靶羝浠级a其闕,正其違而治其煩?!逼渲小靶羝浠肌迸c“補其闕”、“正其違”與“治其煩”分別構成對仗,同時兩句之間又相互構成對仗?! 〉糇謱Α 【褪峭痪渲惺褂孟嗤淖峙c另一
5、句一組相同的字作對仗?! ∪纭断骞な辍罚骸八旧魉久耍矫?,群神群祀,先王先公”,其中出現(xiàn)的兩個“司”字與兩個“名”字相對,兩個“群”字與兩個“先”字相對。《襄公·三十一年》:“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本渲谐霈F(xiàn)的兩個“威”字與對句的兩個“儀”字相對?! 〉糇謱ζ鋵嵤恰巴謱Α迸c“就句對”的結合,所以更能增加對仗工整的效果,讀起來瑯瑯上口,顯示出較強的音律美。 排偶對 將對偶、排比兩種辭格套用在一起,氣勢恢弘?! ∪纭冻晒ざ辍罚骸柏沧有U,殺御叔,殺靈后,戮夏南,出孔儀?!奔仁菍ε季?,又是排比句
6、,歷數(shù)夏姬的種種不祥,氣勢磅礴?!冻晒ざ辍罚骸按?,救乏,赦罪,悉師?!迸排紝Φ氖褂茫瑢懗龀扇〉恼未胧?,一氣呵成,簡潔明了。 二、用典 劉勰《文心雕龍》詮釋“用典”為“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用典就是運用典故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所謂典故是指“典例故實”,具體地說包括歷史記載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俗掌故、余言逸聞以及流傳下來的古書成句。典故用的好,能使表達的內容簡潔含蓄、余韻盎然。用的不好,便會把表達的內容弄得生澀晦暗,枯燥乏味。在《左傳》中,也有大量的用典。在社交或外交場合,談話雙方
7、為極力表現(xiàn)自己的學識才華或者為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用賦詩或引詩的形式來間接表達。其所賦之詩大都來自于《詩經》?! ∪纭断骞ざ辍罚骸靶l(wèi)侯如晉,晉人執(zhí)而囚之于士弱氏。秋七月,齊侯、鄭伯為衛(wèi)侯故如晉,晉侯兼享之。晉侯賦《嘉樂》。國景子相齊侯,賦《蓼蕭》,子產相鄭伯,賦《緇衣》?!毙l(wèi)侯由于侵戚之事與晉侯相爭,晉侯趁衛(wèi)侯來訪之際囚禁了他。齊侯鄭伯為衛(wèi)侯之事來晉國,晉侯為此而設宴招待。晉侯所賦之《嘉樂》又名《假樂》,在《詩經·大雅》,《嘉樂》是君主宴會群臣,群臣歌功頌德的詩。此取其“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
8、于天”之句,寓贊美齊侯、鄭伯之意。國景子所賦之《蓼蕭》,在《詩經·小雅》,是諸侯在宴會上祝頌周王的詩,此取其“既見君子,孔燕豈第。宜其兄弟,令德壽豈”諸句之意,謂晉鄭二國為兄弟之邦,應結同好。子產所賦之《緇衣》,在《詩經·鄭風》,取其“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諸句之意,暗寓感謝晉侯的招待之情,并希望晉侯能準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