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拔除t型管所致膽漏的預防和治療》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拔除T型管所致膽漏的預防和治療【關鍵詞】拔除T型管 肝膽外科最常用的T型管引流在手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幾乎每例膽管切開的病例都需要放置。然而在術中放置T型管到以后拔除這一過程中,可能遇到拔出T管后膽汁內漏而導致膽汁性腹膜炎,甚至導致再次手術。自1997年5月至今,我科遇到3例膽漏病例,現報告如下,并對預防和處理進行討論?! ?病例介紹 例1,女,61歲。以膽囊膽總管結石、梗阻性黃疸入院。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術后14天經造影后拔管,當日出現腹痛,次日加重,并感腹脹,腹穿抽出黃綠色膽汁,即再次從原瘺口置管引流,因深部阻力過大,引流不暢,被迫再次手
2、術入腹探查,重放T管并行右下腹雙套管引流。術后恢復順利,5周順利拔管出院。 例2,女,23歲。因膽總管結石、梗阻性黃疸入院。入院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后常規(guī)2周拔管,因拔管后瘺口膽汁流量大,約400ml/d并感腹痛,低熱,即從瘺口再次置入24號導尿管引流,膽汁由初始400~500ml/d遞減至1周后50~80ml/d,4周后拔除,痊愈出院。例3,男,34歲。因膽結石行膽囊切除術,術中發(fā)現膽總管粗達1.6cm而予以切開探查,取出0.2~0.5cm結石7枚,放置T管引流,術后2周經造影證實無梗阻、無殘石后予以拔除,但瘺口仍有300ml/
3、d左右膽汁流出,并感腹痛、腹脹、嘔吐,便重新從瘺口置管引流,2周后引流管膽汁停止外漏,漸進性退管,4周后痊愈出院?! ?討論 2.1膽漏的原因對于T管拔除后膽漏,國內外多數學者都認為[1],主要原因是T管周圍竇道未形成或形成不牢固,T管拔除過早造成膽汁溢入腹腔。故有的學者認為3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拔管才比較安全。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過于延長拔管時間,會給治療帶來不少麻煩并且給病員增加負擔,還可能造成如電解質紊亂、瘺口不愈、膽管壓迫壞死、膽漏出血等并發(fā)癥。筆者曾遇到1例膽道蛔蟲、梗阻性黃疸、膽管炎的病例,因經濟原因,術后自行帶T管出院,3月后才來院拔管,后
4、膽汁一直外溢,竇口不愈達7個月之久。故我們認為,延長拔管時間固然可以增加防止膽漏的安全性,但作為臨床常規(guī)難以實施。就絕大多數患者來講,2周左右時間拔管是比較適宜的?! ×硪环乐鼓懧┑闹匾胧?,就是術中T管的具體放置操作。筆者認為,術中除了病變處理要徹底,縫合T管要松緊適度外,有一個容易忽視的原因,就是T管的選材和修剪。目前T管大多是廠家生產出來的統(tǒng)一“管胚”,粗細由醫(yī)生選定后,還要根據術中情況和經驗進行修剪成型才能放置,因此沒有統(tǒng)一標準可循。就我們的經驗而言,T管宜采用內徑0.5cm以下的為宜,每側管壁修剪后留0.5~0.8cm就足夠了,到目前為止,我
5、們沒有發(fā)現因管徑過細而阻塞或管壁過短造成滑脫等之類的病例。就上述3例膽漏患者的T管我們作過仔細的分析,其都是0.6~0.8cm的粗管,而且T臂都留得過長,最長1例為1.6cm。筆者認為,粗T管其竇道形成較慢而且不牢固,加之較長管壁在拔除時會因局部的較大張力而破壞幼稚的肉芽組織,造成膽汁漏入腹腔,因此較細的T管加上適宜的修剪技術是術中不應忽視的重要因素。 2.2膽漏的治療拔管后膽汁內漏,后果比較嚴重。大多數學者主張,一旦明確診斷,應盡早剖腹探查,重新置管引流。bett等報道68例,再手術率達到75%[1],可見其手術率是相當高的。但具體到醫(yī)生和患者來講
6、,做出再次手術的決斷往往十分困難。本組有1例在保守治療置管無效的情況下,被迫手術,另2例保守治療成功?! 管拔除后,患者當日應臥床休息,并注意創(chuàng)口膽汁引流量及有無腹痛等。如創(chuàng)口膽汁流量大或有漸進性腹痛、腹脹以及低熱應盡早行超聲、腹穿等檢查,一經確診,應馬上采取措施引流。因此時多在術后2~3周,腹內均有不同程度粘連,可望自行閉合,并不需急于再次手術。若引流不暢,腹痛、腹脹加重或體溫上升,應盡早開腹探查。再次入腹后大多局部粘連,解剖困難,加之患者多有腹脹和滲出,特別是第一肝門處很難辨認三管關系,因此不必要去逐層解剖。只要在進腹后近肝門處找到膽汁外溢口,即
7、可置管行術中造影,證實引流管進入膽總管后,如無合并病變,即可予以固定,安放周邊引流,結束手術。術中過多的游離和解剖,對患者十分不利?! ⌒g后嚴密注意重置引流管和腹部情況,加強抗炎和營養(yǎng)支持,再次拔管應安排在3周以后?! 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