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秸稈氨化處理技術農(nóng)作物秸稈是由大量的有機物和少量的無機鹽及水所構成。其有機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類的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由纖維素類物質和可溶性糖類組成。作物秸稈主要是由植物細胞壁組成,細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有些作物秸稈中硅的含量很高。由于纖維素、半纖維素在細胞壁中是和木質素、硅等以“復合體”的形式存在。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形式存在于秸稈飼料中,硅的存在影響飼料的水解和消化。因此,要把營養(yǎng)價值不高的秸稈變成反芻動物飼草,只能通過加工處進理予以改善,才能發(fā)揮其潛在利用價值
2、。根據(jù)我州的實際情況,現(xiàn)介紹以下幾種氨化方法。(一)氨化原理 秸稈氨化就是利用尿素對秸稈進行氨化處理,破環(huán)聯(lián)接秸稈木質素與多糖之間的脂鍵,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同時,氨是一種堿性物質,可使秸稈的木質化纖維膨脹,提高滲透性,使消化酶更易與之接觸,提高秸稈的營養(yǎng)價值。(二)氨化方法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將秸稈堆成長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蓋,注入氨源進行氨化的方法。其優(yōu)點是不需建造基本設施、投資較少、適于大量制作、堆放與取用方便,適于夏季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采用。主要缺點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損,使氨氣逸出,影響氨化效果。秸稈
3、堆垛氨化的地址,要選地勢高燥、平整,排水良好,雨季不積水,地方較寬敞且距畜舍較近處,有圍墻或圍欄保護,能防止牲畜危害。麥秸和稻草是比較柔軟的秸稈,可以鍘成2—3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但玉米秸稈高大、粗硬,體積太大,不易壓實,應鍘成1厘米左右碎秸。邊堆垛邊調整秸稈含水量。如用液氨作氨源,含水量可調整到20%左右;若用尿素、碳酸銨作氨源,含水量應調整到40%—50%。水與秸稈要攪拌均勻,堆垛法適宜用液氨作氨源。2、窖、池容器氨化法: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與青貯飼料轉換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貯。也可以
4、2—3窖、池輪換制作氨化飼料。采用窖、池容器氨化秸稈,首先把秸稈鍘碎,麥秸、稻草較柔軟,可鍘成2—3厘米的碎草,玉米秸稈較粗硬,應以1厘米左右為宜。用尿素氨化秸稈,每噸秸稈需尿素40—50千克,溶于400—500千克清水中,待充分溶解后,用噴霧器或水瓢潑灑,與秸稈攪拌均勻后,分批裝入窖內,攤平、踩實。原料要高出窖口30—40厘米,長方形窖呈魚脊背式,圓形窖成饅頭狀,再覆蓋塑料薄膜。蓋膜要大于窖口,封閉嚴實,先在四周填壓泥土,再逐漸向上均勻填壓濕潤的碎土,輕輕蓋上,切勿將塑料薄膜打破,造成氨氣泄出。3、塑料袋氨化法
5、:利用塑料袋的要求是無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12毫米以上,韌性好,抗老化,黑顏色。袋口直徑1—1.2米,長1.3—1.5米。用烙鐵粘縫,裝滿飼料后,袋口用繩子扎緊,放在向陽背風、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項上,以防老鼠咬破塑料袋。氨化方法,可用相當于干秸稈風干重量3%—4%的尿素或6%—8%的碳酸銨,溶在相當于秸稈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與秸稈攪拌均勻裝入袋內。晝夜氣溫平均在20℃以上時,經(jīng)15—20天即可喂用。此法的缺點是氨化數(shù)量少,塑料袋一般只能用2—3次,成本相對較高。塑料袋易破損,需經(jīng)常檢
6、查粘補。(三)品質鑒定 秸桿氨化一定時間后,就可開窖飼用。氨化時間的長短要根據(jù)氣溫而定。氣溫低于5度,要56天以上;氣溫為5—10度,需28—56天;氣溫為10—20度,需14—28天;氣溫為20—30度,需7—314天;氣溫高于30度,只需5—7天。氨化秸桿在飼喂牲畜之前應進行品質鑒定,一般來說,經(jīng)氨化的秸桿顏色應為杏黃色;氨化的玉米秸為褐色。氨化的秸稈有糊香味和刺鼻的氨味;氨化的玉米秸的氣味略有不同,既有青貯的酸香味,又有刺鼻的氨味。若發(fā)現(xiàn)氨化秸桿大部分已發(fā)霉時,則不能用于飼喂家畜。(四)飼喂方法取喂時,按需
7、求量從氨化池取出秸稈,放置10—20小時,在陰涼處攤開散盡氨氣,至沒有刺激的氨味即可飼喂。開始時應少量飼喂,待牲畜適應氨化秸稈后,逐漸加大喂量,使其自由采食,亦可以與其它飼草混合飼喂,剩余的仍要封嚴,防止氨氣損失或進水腐爛變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