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血小板減少危重新生兒血液血小板參數(shù)的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血小板減少危重新生兒血液血小板參數(shù)的研究王江濤張璋熊紅鄭州兒童醫(yī)院河南鄭州475003【關鍵詞】危重新生兒;感染;血小板減少【中圖分類號】R3311+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8999(2013)08-0250-02新生兒感染是NICU最常見的高危因素,是危及患兒生命的重要原因[1];嚴重的感染常使患兒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使患兒血小板受損。據(jù)統(tǒng)計,約31%的重癥感染的新生兒合并有血小板減少[2],能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存在,尤為重要;但由于新生兒疾病的非特異性,臨床不易判定感染存在;近年來,血小板在感
2、染和免疫中的作用逐漸被認識,血小板參數(shù)的變化對非造血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病情判斷成為一個新的敏感指標。我們希望通過體內血小板數(shù)目、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寬度等參數(shù),來判讀重癥新生兒體內感染的情況以指導臨床工作,木文對近年來我科因感染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危重新生兒進行血小板參數(shù)的分析,來判斷體內感染的情況,以期發(fā)現(xiàn)是否能存在聯(lián)系,現(xiàn)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對象和方法111臨床資料:對我院自2012年01月-2013年01月住院的危重新生兒,通過全血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值低于100×109/L臨床確診為血
3、小板減少的患兒[3],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實驗室檢查確診是感染原因引起的危重新生兒納入觀察標準[4],其中: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增高大于200×109或者低于40×109,桿狀核比率增高大于20%,細菌內毒素增高,PCT增高、血培養(yǎng)陽性符合感染引起的患者。其中患兒共35例,男18例,女17例;胎齡32~36周;體重1130?3800g,所有的患兒排除早產(chǎn)兒,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窒息、體內血小板抗體陽性、藥物、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患兒,其中有血小板輸注者也剔除觀察組。12方法:患者
4、確診,納入觀察組后,首先使用對骨髓影響較小的抗生素抗感染;加強支持治療;在治療前,治療中(治療第4d)、治療后(10d)抽取新生兒靜脈血2ml,EDTA-K抗凝專用血常規(guī)管,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行應用奧林巴斯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和染色行血小板計數(shù)、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寬度檢査,進行比較。在治療第4d(治療中)、第7d(治療后)行血細胞的檢查,并進行統(tǒng)計比較。13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25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Χ&plUSmn;S表示,采用組間分析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5、:見表一:治療前,中、后,患兒血小板數(shù)目、血小板分布寬度,兩組比較P<001,存在差異,血小板分布寬度,差異明顯P<0013討論新生兒感染是造成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但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重癥新生兒感染如敗血癥、感染性休克、化膿性腦膜炎等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病情發(fā)展迅速,易喪失搶救時機,嚴重制約了臨床診療工作。近年來,新生兒科醫(yī)生在尋找各種方法,希望找到感染的依據(jù),從最初的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到后來的降鈣素原、細胞因子IL-6、IL-8及CD64測定[5],都逐漸應用于實際工作之中
6、。但在基層醫(yī)院,這些方法存在價格貴,操作不方便,采血量大,患兒家長不容易接受特點,臨床應用受到了制約,所以,需要一種簡便的方法能判斷是杏有感染存在以及感染控制的標準。血小板來源于體內的巨核細胞,由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分化發(fā)展來的,巨核系祖細胞進一步分化為8?32倍體的巨核細胞時,胞質開始分化,內膜系統(tǒng)逐漸完備。最后有一種膜性物質把巨核細胞的胞質分隔成許多小區(qū)。當每個小區(qū)被完全隔開吋即成為血小板,一個個血小板通過靜脈竇竇壁內皮間的空隙從巨核細胞脫落,進入血流,其中體積較大的血小板,成為;血小板參數(shù)臨床中常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
7、、血小板平均體積(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寬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等;血小板平均體積是血液分析儀測定后求出的血小板平均體積,代表了單個血小板的體積,血小板平均分布寬度(PDW)是血液分析儀測定后求出的血小板體積的變異度,表示血小板大小的離散度,大型血小板比率,反映新生的血小板數(shù)0,這個值高,新生的的血小板就多。重癥感染時,新生兒血小板較成人更易受到影響[5],新生兒在受到感染侵襲后,在機體進行非特異性防御的同吋,使機體微環(huán)境受到了損害,血小板釋放的減少,在感染發(fā)生吋候,多有TPO的增加[6],一方面是血循環(huán)
8、中TPo增加,另一方面是外周血小板減少,到底是血小板生成減少,還是消耗增加,S前尚未了解,但無疑,在感染發(fā)生時,巨核系統(tǒng)容易受到攻擊,造成外周血循環(huán)中血小板數(shù)0下降,因此,0前普遍認為,血小板不僅僅有止血的功能,同樣存在著免疫功能。我們從觀察組的資料也可看出,在治療前期,外周血小板水平下降,大型血小板比率降低,而血小板分布寬度下降,隨著感染的控制,治療的進行,血小板數(shù)0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