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實施手冊》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手冊16一、課題實施方案主持人姓名性別女出生年月1982.06學歷大專行政職務教師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專長語文研究研究角色(主持人或參與)主持人工作單位中心小學課題名稱《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開題時間2009年09月預計結題時間2010年10月課題研究背景課程的變更與新的課型的出現是不由人們主觀意志決定,而是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步入了穩(wěn)定、高速的發(fā)展軌道。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多樣化擴大了人們的交際空間,迫使交際活動更加頻繁??谡Z交際作為最理想的交際方式
2、,它的意義得到人們充分認識與肯定??谡Z交際能力成為知識經濟時期社會人的必備素養(yǎng)之一。然而,現階段的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操作仍存在諸多誤區(qū),與轟轟烈烈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極不協調,大部分教師仍把“口語交際”課簡單地割裂為“聽話”課、“說話”課。本課題旨在引導教師準確理解“口語交際”本質內涵,為“口語交際”教學提供理論的支持和操作策略與模式的引導。讓“口語交際”課堂真正體現學科特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無拘無束的進行口語交流,逐步實現在交往過程中靈活、機智地聽說和應對,在動態(tài)的口語交流中,形成傾聽和表達的能力,在不斷
3、的分辨、歸納、評價中發(fā)展思維,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認識水平,同時養(yǎng)成學生認真傾聽、禮貌交際、懂得合作等良好的交際習慣,形成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的能力。16理論構想(含概念界定,理論假設及依據,實施原則等)16一、課題的界定“口語交際”,是指在特定的交往語境中,聽、說雙方以溝通和交流為目的,借助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態(tài)勢語),傳遞、處理信息(包括闡發(fā)觀點、溝通思想、表達情感、發(fā)出號召等等)的雙向活動。“口語交際”主要包括聽說能力、交際能力、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的培養(yǎng)等等。其中重在規(guī)范學生
4、的口頭語言??谡Z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聽人說話要認真,傾聽要認真耐心,要邊聽邊想,理解主要意思。要堅持說普通話,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tài)度大方而有禮貌,不理解的地方要向別人請教,有不同的意見與別人商量,能主動積極的進行口語交際。二、理論依據1、“以人為本”理念,人本心理學家把潛能看作是人的內在價值,指出人的潛能的實現決不是一種勢在必行的規(guī)定性,后天的社會環(huán)境決定著人的潛能的實現與壓抑,而后天的環(huán)境必須有一種和睦的氣氛,有一種真誠、信任理解的人際關系,從而使人的潛能得到開發(fā)成為可能。戈
5、布爾說:“健康的兒童是樂于發(fā)展、前進的,樂于提高技藝和能力,樂于增強力量,因此要對每個人的內在潛能發(fā)展產生興趣?!瘪R斯洛認為,人最終不是被澆鑄成或塑造成人的,而是依靠自身實現潛能的,環(huán)境的價值在于促進潛能的現實化。本理論中三方面值得本課題的關注:①學生是口語交際的真正主體;②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學生真正口語交際潛力的促進者;③口語交際觸及的是學生潛能的開發(fā)發(fā)展。2、交互式理論:個體的心智具有獨特的個性,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是個性與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揚棄,在揚棄中互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這種交互式的互動是推動認識、情感、邏輯發(fā)展的動
6、態(tài)的模式。它具有多元性和選擇性的特點,多元性體現在交互對象的多元,交互方式的多元,交互情境的多元。選擇性體現交互主體的吸收與同化,將信息進行“我化”的吸收,“他化”的同化。本理論對課題的指導意義在于,口語交際的主體在交互多元,對象中、方式中、情境中為自我的完善與發(fā)展提供可取性信息,并得到同化與發(fā)展。3、新課改倡導對話式教學,對話教學中包含三方面的因素,教師、學生、資源(包括文本資源、環(huán)境資源等),三者之間呈主體式的對話,是新課堂教學、新型師生關系倡導下的學習方式的一種結構模式。傳統的教學只注重借助資源為中介的單向
7、師生互動交流,這種互動進程明顯存在一方主動,另一方被動的局面。打破傳統線性單一的互動模式,倡導交互式的互動模式是教學主體化對話的策略。三、實施原則:1、理論聯系實際原則;2、過程性原則;3、個性化原則;4生本化原則操作方法(含研究變量的分解、操作定義、步驟及方法等)16一、操作方法:1、抽樣調查法:采取分層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1~6年級選取樣本班,作為實驗班級,選出7位語文教師為實驗教師。2、實驗總結法:依據教育實踐,按照科學的研究課程,分析概括住語文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及教學策略,有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8、有點到面、逐步推廣。3、調查研究法:以研究名師的教學案例,觀摩教學實錄為主,進行理性思辯,分析研究。4、觀察研究法:通過日常工作中的親身感受或體驗來獲得有關研究對象的感性材料通過有目的地觀察獲得大量教育現象,從中選擇典型對象比較、分析。5、行動研究法: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實驗研究,從而提高實驗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二、課題研究步驟1、準備階段(2009年3月—2009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