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源于生活 回歸生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摘要]《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課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說兒童品德的形成應該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感悟。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并讓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在學后還能將升華后的行為回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從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在課程中進行整合,使學生有一個學習、吸納、提升的過程,豐富拓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最終回歸生活?! 關鍵詞]生活化經(jīng)驗行為升華提高回歸 品德是一個人走向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會與其品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為在社會這個群體組織里,個人品
2、德決定著大家對自己的認可程度,從而形成大家對自己的期待和認識,無形中就確立了你在群體中的價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職場上,也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對于朋友、對于家庭、對于社會,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綜合印象會讓個人贏得廣泛的尊重,成為事業(yè)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階梯。好的品德會有著極強的公眾影響力?! ≡诂F(xiàn)實生活中,好的品德處處體現(xiàn)出價值,會令家庭和睦、鄰里互敬、朋友幫扶、同事友愛……4可以說,優(yōu)良品德,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表現(xiàn)出了無窮魅力。表現(xiàn)在小事及細節(jié)方面,體現(xiàn)出謙讓、關愛、誠實、勤勞等品質。既然品德對于一個人、一個社會是如此重要,
3、那么如何讓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門都能體現(xiàn)好素質呢?我覺得這與《品德與社會》課怎么上有著重要關系?! 镀返屡c社會》這門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課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說兒童品德的形成應該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感悟。只有來自于孩子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正如曾經(jīng)有人說過的“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讓我參與,我才會明白?!彼?,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并讓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在學后還能將升華后的行為回歸到生活中去。 一、
4、立足生活需要,確定教學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標指出:“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jù)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內容?!逼返屡c社會課標也指出:“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彼晕覀冊诖_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握教材的觀點,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起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動態(tài)生成教學目標。要確立情感目標、行為與習慣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也就說教學最終目標是要指導兒童的實際生活,解決兒童在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提升兒童的生活能力。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導向和歸宿,教學要回歸兒童生活,必然要求不僅根據(jù)教材,
5、而且更需要根據(jù)兒童的實際生活狀況、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求來確定具體教學目標。4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平安回家》一課時,考慮到我所在的學校地處郊區(qū),學校里也基本上都是當?shù)氐霓r(nóng)村孩子和外來務工子女。和城里孩子相比,他們對城市交通法規(guī)缺少了解,在實際的生活中接觸交通標志的機會也相對較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樣很容易發(fā)生危險。雖然學校、老師也經(jīng)常就此問題進行教育,但對于接觸不到這些知識的孩子來說則收獲甚微。借助這節(jié)課,我想從細微之處入手,讓學生學會常見的交通標志,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指導他們認識常見的交通手勢,學會遵守交
6、通規(guī)則。所以這堂課的目標不僅要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補充更多學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識,更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生活,讓他們在頭腦中時常緊繃“安全”這根弦,為今后的生活做好鋪墊。努力讓行為規(guī)范從生活中來,在經(jīng)過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選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應讓學生從各種活動中、從生活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獲得直接經(jīng)驗,主動進行學習,反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現(xiàn)在的新課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圖片等課程資源,但不管怎么說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還是一些無聲無息的材料,對于孩子來說
7、,他們還是喜歡使圖中人物、文中的內容變得有血有肉。就要我們教師做個有心人,探尋學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點,設計成類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把一些小故事拍成錄像;一些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做成flash動畫等,供學生探討、解決,以實現(xiàn)激活學生生活、保證活動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和社會性品質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與學生展開面對面的對話,使學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體驗、感悟、成長。4 總之,圍繞品社生活化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進德育課程中,因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要讓學生
8、“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yǎng)能力,養(yǎng)成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為學生發(fā)展個性的舞臺,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