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亦師亦友黃云峰》doc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亦師亦友黃云峰第一次見到黃云峰,是在新沂市報租的辦公樓,花廳大廈的編輯室里。當時,黃老師負責新沂市報“花廳”版副刊的編輯工作。我去報社,是想打聽一下如何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投寄出去。聽我說明來意,黃老師鼓勵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并希望我給周末版投稿。坦率地說,那時候,我文筆相當稚嫩,唯一可聊作自慰的是,每一篇文字,都是用情寫出來的。情真,似乎也彌補了才力方面的不足。而黃老師看重的,恰恰是我的努力與用情。于是,那些稚拙的文字,化成了“花廳”版上的豆腐塊,記錄著一個鄉(xiāng)村教師成長的笨拙與真誠。有一段時間,我被“借”去編纂鎮(zhèn)志。鎮(zhèn)領導讓我寫一些通訊報道,以擴大鎮(zhèn)里的影響力。那是我最閑暇,甚至可以說是荒
2、廢了我的創(chuàng)作。對自己的蹉跎時日,我也不滿意??墒?,暗地里卻又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我朝前走。黃老師希望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不希望我被雜事纏身。黃老師的善意提醒,對我來說就是棒喝的力量,只是我沒有體察得到,更沒能猝然驚醒。后來,我回到了學校。把目光落在了教育教學上,將心思花在了教育研究上,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幾十萬字的教育文字。然而,隱匿在心中的那個文學夢想?yún)s沒有完全泯滅,更沒有徹底歸零。重新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時,文字帶給我的美感,讓我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又都屬于我,我的心是自由的,不會再受到什么羈絆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有足夠的勇氣謝絕了友人寫電視劇的邀請。但兩年之后,我還是加入到了那部電視劇的編寫團隊中。
3、這樣,也就有了我和黃老師的合作。經歷了兩個多月天昏地暗的改寫之后,暑假,我和我的同事們受邀去北京,商談電視劇拍攝事宜。這樣,我就有了和黃云峰老師見面的機會。黃老師只知道創(chuàng)作團隊中有人加入,卻不知道加入者是我。從旅居的蘇州趕回新沂,我們見面時,黃老師只輕輕地說了三個字:“冷學寶。”十多年不見,他一口就叫出我的名字,不由得讓我心生溫暖。到了北京,和制片人、導演交流的結果,竟是必須將先前被肯定的電視劇推倒重寫。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這算不上一次真正的交流,因為,我們只有唯命是從的份。失望,無奈,甚至還有推之不去的屈辱,彌漫在我的心里。我真想獨自踏上回家的路,潛心自己叛離復又回歸的小說創(chuàng)作。在
4、我看來,沒有一個完備的計劃,想到哪兒,就朝哪兒走,還得將新近發(fā)生的諸如強奸、小販詐死等“時鮮”事件生生地套進明朝往事里去,這絕不是好的,更不是嚴肅的創(chuàng)作方式。可是,權衡再三,我還是決定留下來。我不愿意自己的心血白白地浪費,要知道,過去的兩個多月里,我已經為這部電視劇設計了數(shù)百個場所景,敲下了幾十萬個字符。盡管有了數(shù)次肯定之后又被否定的尷尬,黃老師重新編寫大綱,卻還是信心滿滿的。而黃老師以六十五歲之年齡,每天寫作十多個小時,有時,熬夜竟至凌晨三四點鐘,讓我欽佩、感動之余,又有淡淡的酸楚游移在心間。要知道,不管怎樣努力,等待我們的結果,都有兩種可能。倘若不能成功,黃老師兩三年的心血也就白
5、費了。因此,這不光有失公平,還近似殘酷。但是,我很快就釋然了。原來,這些年里,黃老師上西安,下蘇州,并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踐行自己的文學理想。在西安某高校做客座教授時,黃老師不光將文筆觸及文學創(chuàng)作的多個領域,還向人們介紹了鐘吾古跡、花廳文化和今日新沂的文化成果。其用心之良苦,其用情之誠摯,不與之深入交流,是難以洞悉的。黃老師酒量好,但不好酒。但那一晚,黃老師卻是聊發(fā)少年狂,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高談闊論,恣意忘情,博得眾人陣陣喝彩。情不能自已,以致回到酒店時,黃老師還在津津地回味著前塵往事……他那唯有面對摯友才會袒露出的真性情,以及所言之理,所述之事,時而叫人感動唏噓,時而讓人拍手叫
6、好,時而讓人艷羨不已。這一次,我們在京城整整四十天。其間,蘇州、新沂兩地正經受著多年未見的酷暑“磨礪”。黃老師飯前飯后,總要見縫插針地給身處蘇州的愛人和身在新沂的老母親打電話,問候,叮囑,盡一個丈夫的職責,盡一個兒子的孝道。而說起母親的眼不花、耳不聾、飯量大、睡眠好時,其喜悅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對于作家來說,作品的被認可固然可喜可賀,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特殊的經歷和特別的思考更是一筆財富,甚至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而兩年的努力卻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其實并不僅僅是時間和才情的雙重浪費,而完全可以將其當成生命又一個起點的。至少,這樣的經歷讓我們明白,在劣幣驅逐良幣的
7、環(huán)境中,不降格以求,能退步抽身,不失為理性的選擇,而如果能夠借此機會,靜心斂氣,修身養(yǎng)性,一門心思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失為人生之幸事。若能持之以恒,生命由此走上更高的層次,也并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