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劉辰翁研究百年述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萬方數據2006年7月第4期(總第154期)中州學刊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July.2006No.4【古代文學研究】劉辰翁研究百年述論焦印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劉辰翁是宋元之交具有民族氣節(jié)的著名遺民,也是一位詩、文、詞兼擅的學者型作家和文學評論家,在文學史和文學評點史上處于重要的地位。近百年來的劉辰翁研究,其成績主要在詞這一方面;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對其生平事跡特別是獨特的遺民心態(tài)的研究很不深入;對其詩文評點的研究大同小異、附和雷同的多,創(chuàng)新見解少;對其詩歌、散文
2、創(chuàng)作的研究,目前尚無人作深入、全面的探析。當今,對劉辰翁的研究需要盡快進入更為深入、更為廣闊的層面。關鍵詞:劉辰翁;研究;生平;文學創(chuàng)作;評點中圖分類號:120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06)04—0198—04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南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人)。少家貧力學,游歐陽守道門下,守道大奇之。寶韋占六年貢于鄉(xiāng),當時賈似道、丁大全執(zhí)政,辰翁對策,嚴君子小人朋黨之辨,有司以為涉謗,擯斥之。理宗景定初,補太學生,受知于國子祭酒江萬里。景定三年試進士,廷對時,以“濟
3、邸無后可慟,忠良戕害可傷,風節(jié)不競可憐”①諸語忤賈似道,理宗將其置于丙第,錄取在歐陽守道門下。其后任濂溪書院山長、臨安府學教授,并多次被江萬里招入幕下。恭帝德梧元年,同門同鄉(xiāng)的文天祥起兵勤王,劉辰翁曾短期參與其幕府。此年,江萬里殉國。元世祖至元十七年,長期在外漂流的劉辰翁殷勤謀葬江萬里。其后,“托跡方外以歸”②,隱居不仕。晚年主要從事著述,常與方外僧道結伴游覽。元大德元年卒于家鄉(xiāng),四方學者和門人皆至廬陵會葬,尊稱須溪先生。宋末元初,在江浙文壇上,劉辰翁是一位影響頗大的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他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有詩歌203首
4、、詞354首、散文249篇,在詩歌、詞、散文方面均有建樹;其詩文評點種類繁多,現存有30余種,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各個方面。在詩歌方面,除了對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李賀、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唐宋名家進行評點外,有特色的二三流詩人他也極為關注,共評點48位唐代收稿日期:2006珈5_4作者簡介:焦印亭,男,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生。198詩人和5位宋代詩人;他對散文的評點主要見諸《班馬異同評》,以及對老子、莊子、列子、茍子等家的評點。尤其顯著的是,他對《世說新語》的評點,開創(chuàng)了小說評點之先風,很受后人重
5、視。在他之前,還沒有人像他那樣能對詩歌、散文、小說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評點;他無疑在中國文學評點歷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評點大師。然而在文學史中,劉辰翁是一位既有影響又有爭議的人物,后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由于劉辰翁官位不顯,仕宦的時間又很短,《宋史》無傳,其生平事跡的記載頗多齟齬與訛誤之處。在元、明、清三代,劉辰翁的研究少人問津,有的只是只言片語的簡短評述,談不上系統(tǒng)的研究。直到清末,情況才稍有改觀。新時期的劉辰翁研究,大多沿襲舊說,故在劉辰翁的研究中還籠罩著一層謎團,尚有不少有待開掘與審視之處。為將劉辰
6、翁的研究引向深入,有必要對近百年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進行梳理。關于劉辰翁生平的研究及著作的整理劉辰翁,《宋史》無傳,其生平事跡散見于其子劉將孫的《養(yǎng)吾齋集》、周南端的《天下同文甲集》、黃宗羲的《宋元學案》、萬斯同的《宋季忠義錄》、《江西通志》、《廬陵縣志》、《楊萬方數據劉辰翁研究百年述論慎集》、厲鶚的《宋詩紀事》、錢士升的《南宋書》、陸心源的《宋史翼》、柯紹志的《新元史》、顧嗣立的《元詩選》等。但這些關于他生年、卒年的文獻記載是相互不同的。大致說來有三種:第一種認為劉生于宋端平元年(1234),持這種觀點的有譚正壁《中國文學家大辭
7、典》、唐圭璋《宋詞四考》、薛礪若《宋詞通論》、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二種認為劉生于紹定五年(1232),游國恩等編的《中國文學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唐宋詞選》、《宋代文學史》、黃拔荊《詞史》、陳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詞論》和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及梁廷燦《歷代名人生卒年表》均持此說;第三種認為劉生于紹定四年(1231),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和吳海林、李延沛《中國歷史人物詞典》、英國的王次澄《劉辰翁評點陳簡齋詩研析》、蔡鎮(zhèn)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均持此說。劉辰翁的卒年有兩說:一為元至元三十一年(1
8、294年),一為元大德元年(1297)。第一種說法為主流觀點,其代表有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和吳海林、李延沛《中國歷史人物詞典》、王次澄《劉辰翁評點陳簡齋詩研析》。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劉辰翁的生平研究有兩篇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章:一為馬群的《劉辰翁事跡考》⑧,一為吳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