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乳及乳制品的腐敗變質》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8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8.1食品污染的途徑8.2微生物引起食品變質的基本條件8.3乳及乳制品的腐敗變質8.4灌藏食品的腐敗變質8.5肉類和魚類食品的腐敗變質8.6果蔬及其制品的腐敗變質食品在理性質或感官狀態(tài)上發(fā)生的不利改變都稱為食品變質。造成食品變質的原因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三個方面。食品腐敗變質是微生物的污染、食品的性質和環(huán)境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食品安全危害概念食品安全危害——食品污染指食品中含有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影響其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的外來生物性、化學性以及放射性物質。8.1食品微生物污染及途徑食品污染的種類: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昆蟲化學污染:農藥、工業(yè)
2、三廢、添加劑、包裝材料: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細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腸道病毒、昆蟲污染等,其中以微生物污染最為重要。食品的化學性污染種類繁多,較常見和重要的有農藥、有害金屬、N一亞硝基化合物、多環(huán)芳烴化合物、雜環(huán)胺和其他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的污染等。N一亞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預防N-亞硝基化合物是一類對動物有較強致癌作用的物質。迄今已研究過的300多種亞硝基化合物中,90%以上對動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環(huán)境和食品中的N-亞硝基化合物系由亞硝酸鹽和胺類在一定的條件下合成,其前體物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胺類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http://www.mainaim
3、oban.com(1)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的含氮化合物。土壤和肥料中的氮,在微生物(尤其是硝酸鹽生成菌)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硝酸鹽。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通常遠遠低于硝酸鹽含量,但其保存和處理過程對亞硝酸鹽含量有很大影響,如,在蔬菜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明顯增高,不新鮮的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亦可明顯增高。(2)動物性食物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用硝酸鹽腌制魚、肉等動物性食品的作用機制:是由細菌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肌肉中的乳酸作用,生成游離的亞硝酸,亞硝酸能抑制許多腐敗菌的生長,從而可達到防腐的目的。此外,亞硝酸分解產生的NO可與肌紅蛋白結合,
4、形成亞硝基肌紅蛋白,可使腌肉、腌魚等保持穩(wěn)定的紅色,從而改善此類食品的感官性狀。后來發(fā)現(xiàn)只需用少量的亞硝酸鹽就能達到較大量硝酸鹽的效果,于是亞硝酸鹽逐步取代硝酸鹽用作防腐劑和護色劑。雖然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有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的可能,但目前尚無更好的替代品,故仍允許限量使用。N一亞硝基化合物的毒性(1)致癌作用:N-亞硝基化合物對動物的致癌性已得到大量實驗證實。(2)N-亞硝基化合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目前尚缺少付亞硝基化合物對人類直接致癌的資料。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人類的某些癌癥(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的發(fā)生可能與長期攝入N-亞硝基化合物有關。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5、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采與冶煉,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和排放,以及核爆炸和意外事故等,其中尤以半衰期較長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染最為重要。食品生物危害污染食品的微生物種類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細菌、霉菌及其毒素、寄生蟲。食品中的微生物可分為三類,即:①致病性微生物:如致病性細菌、產毒霉菌等;②條件致病性微生物:包括在特殊條件下可致病或產毒的細菌、霉菌等;③非致病性微生物:如非致病性細菌、不產毒的霉菌與常見酵母等。http://www.mainaimoban.com(一)細菌性污染食品細菌的概念食品細菌即指常在食品中存在的細菌,包括致病菌、條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自然界的細菌種類繁多,但由于食品理化性質、所
6、處環(huán)境條件及加工處理等因素的限制,在食品中存在的細菌只是自然界細菌的一小部分。非致病菌一般不引起人類疾病,但其中一部分為腐敗菌,與食品腐敗變質有密切關系,是評價食品衛(wèi)生質量的重要指標。污染食品的細菌根據(jù)其繁殖所需要的溫度可分為:嗜冷菌嗜溫菌嗜熱菌嗜冷菌:生長在0℃或0℃以下環(huán)境中,海水及冰水中常見,是導致魚類腐敗的主要微生物。嗜溫菌:生長在15~45℃環(huán)境中(最適溫度為37℃),大多數(shù)腐敗菌和致病菌屬于此類。嗜熱菌:生長在45~75℃環(huán)境中,是導致罐頭食品腐敗的主要因素。食品的細菌污染指標是評價食品衛(wèi)生質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指標有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和致病菌。(1)菌落總數(shù):是指在被檢樣品的
7、單位重量(g)、容積(ml)或表面積(cm2)內,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培養(yǎng)生成的細菌菌落總數(shù)。菌落總數(shù)的食品衛(wèi)生學意義:①直接意義:可作為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即清潔狀態(tài))的標志;②間接意義:可推斷食品鮮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食品中細菌的數(shù)量雖然不一定與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成正比,但可反映食品的衛(wèi)生質量,以及食品在生產、貯存和銷售過程中的衛(wèi)生管理狀況。http://www.mainaimoban.com細菌在繁殖過程中可分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