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唐宋詩詞賞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唐宋詩詞賞析》講義二○一一年二月序我國幾千年來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十分重視文學藝術作品對人的教育感化和引導作用,包括對人的審美熏陶作用。前人或通過對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的總結,或通過對作品的深刻領悟,留下了很多寶貴的遺產。二千五百多年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1反映了孔子對“詩教”作用的認識。荀子發(fā)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闡述了“樂教”對人心靈的塑造作用,云:“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2。漢代《毛詩序》更推崇“詩”,道:“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
2、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碧拼陌拙右字苯永^承發(fā)展了這一思想,認為詩可以“補察時政”,歌可以“泄導人情”。3到了近代,王國維先生進一步闡述了藝術美的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發(fā)達,以達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很顯然,重視文學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在我國具有光榮而悠久的傳統(tǒng)?!短扑卧娫~賞析》是高校的一門校級選修課程,它以經(jīng)典的唐、宋詩詞藝術作品作為教和學的載體?!短扑卧娫~賞析》是一門藝術審美能力提高課程,所以教師要有意識的自覺,即在引導獲得藝術美感的同時,要加強大學生古典詩詞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
3、工作,進而引領大學生修身養(yǎng)性、完善自身,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不斷形成關注自然、人類、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一種人文精神,將來更好地承擔起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責任。當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認為,“美感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養(yǎng)性?!?過去講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唐宋詩詞賞析》課程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是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窗口之一,學生“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會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們有了這些能力之后,則要教會他們保持他心靈的
4、贊美之情和善良之意?!?。通過對《唐宋詩詞賞析》作品范本所呈現(xiàn)的美不勝收、奧妙無窮的美感進行分析,引導大學生“看到和感受到美”,培養(yǎng)“能立即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動的那種氣質”7,乃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33文學是人學,文學藝術是千姿百態(tài)現(xiàn)實生活的能動反映,所以人性中美麗的、感人的特質會通過作家手中之筆滲透進作品,作家會“把有價值的東西選擇出來,把這些不同的東西捆在一起?!?讀者在閱讀時能夠領悟到作品中的人性美。唐宋詩詞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美不勝收,其中包含的人性美反映了古代知識分子對人性的關注、挖掘、闡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王
5、勃在《送杜少甫之任蜀川》中對朋友的寬慰,宋之問《渡漢江》說自己快到家時的惴惴,賀鑄《半死桐》對亡妻的思念,柳永《雨霖鈴》中與紅塵的泣別,岑參《逢使入京》里對“故園”的惦記,無不反映了古代知識分子對人性美的揭示、對人性美的藝術闡釋,的確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人性”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內涵豐富,它既具有作為動物的原始本能,也具有作為萬物靈長的社會性本質。仁愛、戀情、人倫、親情等方面當然不可能窮盡它的外延。但是,我們如果能夠仔細地分析詩詞作品中關于“人性”的文學表述,引導大學生領悟其中包含的人性之美,毫無疑問地會對大學生靈魂的的重塑
6、,美好、善良情感世界和責任意識的激發(fā),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習唐宋詩詞,要有意識地挖掘作品中的人格美。人格包含在人性之中,但人格不同于人性。從倫理學的觀點看,人格是指人的品格;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從美學的角度看,人格同品格、性格、氣質的內涵有密切的交叉關系,是體現(xiàn)人的價值判斷,關于人的意行統(tǒng)一的格次,有優(yōu)劣、高低之分。所謂人格美,就是指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的美,她既表現(xiàn)為內在的心靈美,又表現(xiàn)為外在的行為美。我們欣賞的是高尚的人格,需要的是高尚的人格美帶給人們心靈深處的愉悅,需要的是美的人格引導我們靈魂
7、的涅槃。在當下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里面,文學藝術對于高尚人格的塑造和再現(xiàn)仍然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為文學藝術借助于語言這一工具來塑造和刻劃人格,體現(xiàn)人物的人格美,自然不受時空和物質手段的限制,天馬行空,古往今來,無所不能;同時,也正由于這一特點,人們對作品刻畫的人格美可以盡情地解讀、領悟。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對明君的呼喚,杜甫《春望》對國之將破的焦慮,杜牧《泊秦淮》和李商隱《賈生》對朝庭的批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對建立了功勛的周瑜的贊美、羨慕,陸游《訴衷情》關于有心報國、殺敵無門的悲憤等,無不揭示了心系天下的古代知識分子的高尚
8、人格。33這些作品高唱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展示了一個又一個頂天立地、敢作敢為的英雄形象,塑造了大氣磅礴、激動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人格。仔細領會作品所揭示的人格美,我們確實是如飲甘醇,如沐春風,如聽戰(zhàn)鼓,不能不擊節(jié)贊嘆。文學作品“不僅打動聽覺,而且打動整個心靈,所以把人品資稟和修養(yǎng)本來就有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