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ID:40824720

大?。?.71 MB

頁數(shù):18頁

時間:2019-08-08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_第1頁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_第2頁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_第3頁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_第4頁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_第5頁
資源描述: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前提診測:1.計算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什么?V=S/t2.速度的主單位和常用單位分別是什么?換算關系怎樣?米/秒(m/s),千米/小時(km/h):1m/s=3.6km/h長度、時間及其測量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古代:100粒谷排列的長度規(guī)定為一尺;英國:國王亨利規(guī)定他的鼻子尖到他伸值手臂的中指尖的距離規(guī)定為一碼;現(xiàn)代:常見的長度測量工具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fā)展史中,一把平平常常的尺,作為量度物體長度的一種測量工具,也經(jīng)歷了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粗略到精確的發(fā)展過程。國際單位制(SI)長度單位:1000米(m)

2、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0001000完成單位換算:(1).2×10-2mm=________μm(2).100nm=________m一、長度的測量:101010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2、使用過程中:①選對刻度尺:根據(jù)不同的測量對象,選擇精度和量程都合適的測量工具。②放對刻度尺:A放平:刻度尺要與物體被測邊緣平行。B緊貼:刻度尺有刻度一面要緊貼被測物。C對齊:零刻度線或

3、整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③看對: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或俯視。④讀對:必須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⑤記對:數(shù)字加單位。例:圖中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那一個正確?()D沒對齊、沒緊貼沒放平、沒緊貼沒緊貼正確1、用不同的刻度尺測量同一物理課本的長度。2、兩人分別用同一刻度尺測量課桌的長度。動手實驗比較測量結果,對同一個測量值,其結果相同嗎?若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測量者不同、所選工具不同。二、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物體的真實長度叫真實值。)注意: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誤差不可避免,它是因為測

4、量工具本身的精密程度、測量方法的完善程度等客觀因素和測量者主觀因素引起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它主要是由于實驗方法不正確、儀器使用不正確、讀數(shù)不正確等原因引起的。例1:關于誤差,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誤差是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B無論用什么精密的測量儀器,都不可能沒有誤差。C選用精密的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可減少誤差。D誤差是難免的,所以減少誤差是不可能的。D二、長度的間接測量法1.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一頁紙的厚度?將細銅絲在鉛筆上密繞n圈(如50),用刻度尺測出鉛筆上銅絲排列的長度L,銅絲的直徑為L/50累積法

5、(測多算少):把多個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測量。如:測紙張的厚度;測郵票的質量;硬幣的厚度;頭發(fā)的直徑;細銅絲的直徑等。2.如何測圓錐體的高度、硬幣直徑?平移法(以內(nèi)變外):當物體的長度不便直接測量時,想辦法將它等值平移到物體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測量。如硬幣的直徑、球的直徑等。例1:如下圖,能正確測量出硬幣直徑的是:D例2:測量小球的半徑,下圖哪個正確?D3.如何在地圖上測京廣鐵路線的長度?用一根彈性不大的柔軟絲線與地圖上的曲線重合,并在兩端點做好記號,然后將細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兩個記號間的距離。替代法(以曲變直)

6、:測量某個與被測物體相等的物體量,用以代替對被測物體的直接測量。如:地圖上某條大河的長度,鐵路的長度。海岸線的長度等。4、如何利用單車測出從教學樓到飯?zhí)玫穆烦??滾輪法:先測出某個輪子的周長,讓此輪在被測曲線上滾動,記錄滾動的圈數(shù),然后用輪子周長乘以圈數(shù)可得曲線路徑的長度。思考:要測量一個硬幣的直徑,有哪些方法?讓硬幣在地面沿直線滾動N周,測出直線的長度L,周長C=L/N。用細線在硬幣上繞三圈,量出細線的長度L,周長C=L/3。把硬幣放在紙上,貼著邊緣用筆畫一圈,再剪下對折即可直接在刻度尺上讀出直徑,算出周長。如

7、圖,平移法。三、時間的測量1、測量一次脈搏跳動的時間。方法:測量脈搏一分鐘內(nèi)跳動次數(shù)n,則:t=n/60討論:為什么不直接測量一次脈搏跳動的時間?——可以減少實驗誤差。2、測定單擺來回擺動一次所需時間——周期。方法:測定單擺完成擺動50個周期所需要的時間t,則來回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t0:t0=t/50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