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應對孩子的叛逆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應對孩子的叛逆期孩子到了兩歲左右,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也意識到“我”是有著自己的想法、愿望,和他人不同。因此,他就需要通過行動體驗自己的獨立,也證明自己的獨立。所以,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fā)展階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造反”的程度越強。應對孩子反抗期的實用策略:兵來將擋典型場景1:游戲場上拖不走分明已經在游戲場上玩了一個多小時,已經到了吃飯時間了,“咱們該走了吧?”“不!”又過了5分鐘再問:“現(xiàn)在必須回家了,走!”“不!就不!”最后,演變成一場生拉硬拽和號啕大哭。解析:孩子為什么那么固執(zhí)?
2、孩子有時顯得非常固執(zhí),很難讓他們遵守成人設定的活動安排。這其實和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關。這個年齡的孩子沒有什么時間觀念,不能預期未來,他們是典型的“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的狀態(tài)。因此,當他們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中時,讓他們轉換活動往往會遇到強烈的抵抗。應對:轉換活動技巧——要讓活動的轉換能夠順暢,家長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比如,讓他們對即將發(fā)生的事有預期,你告知他隨后的事情:“我們要回家吃飯了,媽媽讓你幫忙拌沙拉好不好?”另一個技巧就是提前警告。比如,每次轉換活動前,都在10分鐘、5分鐘、1分鐘的時候給予警告:“再過……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彪m然他開始可能不明白幾分鐘的含義,但如果你
3、每次都這樣做,他就會逐漸習慣,并且逐漸有了時間觀念。當然,一旦到了所說的時間,你要能夠果斷地帶孩子走,不拖泥帶水。一開始你也許會遭到抵抗,但當孩子習慣后,就會很簡單,不會每次離開游戲場都像打仗一樣。相反,如果你無法堅持,那么什么技巧都沒有用!關鍵詞:常規(guī)有沒有想過幼兒園老師為什么能夠看那么多孩子嗎?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幼兒園的每日活動都有一定的常規(guī)和時間安排,但是在家里,我們往往過分隨意,向孩子過多讓步,孩子就會覺得沒有什么是必須遵守的。如果在家也能比較規(guī)律地生活,那么在日?;顒由希⒆影l(fā)脾氣的可能就會比較少啦!典型場景2:專門挑公開場合給大人難看在商場,本來是買別的東西,但路過玩具
4、區(qū)時,孩子突然看見了一組積木非買不可,而類似的積木你已經買給他了,你說不行,他就開始大哭。周圍人投來異樣的目光,你沒辦法,狠狠心,買了這套價格不菲的積木。解析:孩子為什么會在公開場合大鬧?孩子可能在家里發(fā)脾氣,也可能在公共場合發(fā)脾氣。也許我們在家里還可以理智處理,但是在別人的目光之下,還要保持理智、維持原則,就有點困難了。一旦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在公共場合很容易讓步,他就會學會在公共場合大鬧來控制父母。應對:臉皮要厚,態(tài)度要堅決。孩子當眾大鬧,絕對考驗你的心理承受力:他人的目光有幸災樂禍的,有懷疑你虐待孩子的,有認為孩子粗魯一定是家長粗魯?shù)摹瓕Υ@種目光,最好就是假裝沒看見。不為他人目光所
5、影響,不因孩子的哭鬧和處在公共場合而對你的決定有所變更。如果孩子鬧得離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采取“冷處理”,帶孩子離開“事發(fā)現(xiàn)場”,把孩子帶到一個相對安靜和私密的環(huán)境,等他鬧夠了再出來。其實,家長控制孩子行為的手段很多,對于比較嚴重的發(fā)脾氣,可以給予適當?shù)膽土P,比如不給他看動畫片等,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關鍵詞:原則原則之所以稱之為原則,就是因為它應該具有一定的恒常性。堅持原則的好處是:如果你不輕易因為外在的變化而變化,孩子也不會因為換了環(huán)境就換一個人。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多個照看者的配合,保證原則可以一以貫之。有備無患如何預防孩子發(fā)脾氣?1.讓孩子的能量找到適當途徑發(fā)泄。孩子活躍
6、好動,長時間悶在室內會煩躁,只要天氣許可,每天要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力發(fā)展都有益。2.充分照顧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餓了、累了、困了,就容易發(fā)脾氣。尤其是節(jié)假日,生活節(jié)律會打亂。因此在安排上需要考慮孩子的需要。3.少讓孩子當“小大人”。盡量多帶孩子去適合孩子的場合,如果必須去成人的場合,要事先為他準備打發(fā)時間的物品,如體積不大的玩具,喜歡的書,蠟筆和紙張等,否則,如果他感覺很無聊,就容易通過鬧事獲得注意。4.提前告訴孩子規(guī)矩。如果帶他去陌生的場合,最好提前告訴他規(guī)則。比如去超市沒付錢不能吃購買的食品,去博物館不能摸展品。這樣到了現(xiàn)場,你就比較容易管他,即使
7、他不能遵守也容易糾正,因為事先有約,他自知有錯。5.教給孩子表達自己的語言。如果孩子會說“我不高興”,他就會少一些用跺腳、尖叫和打人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如果他會說“這是我的,請你給我?!彼蜁僖恍┲苯尤寲|西。你需要教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需要、情緒的語言。6.明確主次,抓大放小。什么該管,什么可不管,要有重點。一般來說,凡涉及孩子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健康的事,要堅持原則。但對于沒有大礙的事,不妨先放一馬。多數(shù)時候寬松,但在該嚴格的地方能夠保證“不就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