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

ID:41151898

大小:593.06 KB

頁數(shù):16頁

時間:2019-08-17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1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2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3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4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5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6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7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8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9頁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_第10頁
資源描述:

《唐宋詩詞研究(唐詩2)》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唐宋詩詞研究唐詩(二)大綱淺談初唐歷史情況初唐詩人作品賞析(上)初唐詩人作品賞析(下)陳子昂的文學理論--革新與復古《修竹篇序》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愖影旱摹陡杏鲈姟逢愖影旱摹陡杏鲈姟贩譃槿悾阂弧⒁鍪穼?,借古諷今(本左思《詠史詩》)二、發(fā)出心中感慨-》抒

2、情(本阮籍《詠懷詩》)三、反映時事-》感事(本陶淵明《飲酒詩》)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四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麑翁。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六貴人難得意,賞愛在須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稱夭桃子,今為舂市徒。鴟鸮悲東國,麋鹿泣姑蘇。誰見鴟夷子,扁舟去五湖。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二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五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時思報國

3、,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臺。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三(武則天垂拱二年)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四(武后萬歲天通元年)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自言幽燕客,結(jié)發(fā)事遠游。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故鄉(xiāng)三千里,遼水復悠悠。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知七十戰(zhàn),白首未封侯。初唐詩人作品賞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武后

4、萬歲通天元年)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后人對陳子昂的評價盧藏用:“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zhì)文一變。”(《陳伯玉文集序》)。杜甫:“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后,名與日月懸?!Ч帕⒅伊x,《感遇》有遺篇?!表n愈:“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初唐詩人作品賞析張九齡《感遇詩》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孟子。盡心篇》:“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qū)挕^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

5、興起也?!背跆圃娙俗髌焚p析張九齡《感遇詩》四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cè)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左傳》:“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以上以平、生、明為韻,平聲韻)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以上以甸、霰、見為韻,仄聲韻)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以上以塵、輪、人為韻,平聲韻)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

6、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以上以已、似、水為韻,仄聲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以上以悠、愁、樓為韻,平聲韻)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以上以徊、臺、來為韻,平聲韻)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以上以聞、君、文為韻,平聲韻)昨天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以上以花、家、斜為韻,平聲韻)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以上以霧、路、樹為韻,仄聲韻

7、)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