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東漢的統(tǒng)治_教案示例之1》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東漢的統(tǒng)治?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笫15課東漢的統(tǒng)治教材分析本課概述了西漢后期至東漢末年的政治狀況。漢武帝以后,西漢王朝由盛而衰,王莽乘機代漢建新。新莽時期,實行托古改制,社會動蕩,王莽政權被農民起義推翻。接著,劉秀重建漢政權,史稱東漢。東漢前期,政治比較安定,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中興”的局面。東漢屮期以示,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政治黑暗。到了東漢示期,宦官獨攬人權,“正宜廢放,邪枉熾結”,政治更加腐朽,發(fā)生了“黨錮Z禍”。東漢中后期的黑暗政治,導致了黃山起義。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2、。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王莽改制;光武中興;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黨錮Z禍;黃山起義。2.思想政治教育:①王莽改制是在西漢末年統(tǒng)治腐朽,土地兼并嚴重的情況下進行的。改制的失敗,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加速了農民起義的爆發(fā)。②光武帝調整統(tǒng)治政策,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jīng)濟的恢復發(fā)展。③東漢屮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所形成的黑暗統(tǒng)治是黃巾起義的根木原因。④黃山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冇組織、冇準備的農民起義。3.能力培養(yǎng):引導學生思考“歷史上為什么會有'光武中興'的說法?”“黃山起義的特點是什么?”“陳勝、吳廣起
3、義和黃巾起義在組織發(fā)動群眾上有什么不同?”培養(yǎng)其綜合概摳、分析比較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光武中興;黃巾起義。難點: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局面的形成。教學方法以講為主的綜合教學法。教學過程(復習提問,導入新課)提問:為鞏固封建統(tǒng)治,恢復經(jīng)濟,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漢武帝為加強專制皇權,鞏固統(tǒng)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漢初60余年,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出現(xiàn)了“文景之治”的局仏到漢武帝時封建中央集權統(tǒng)治人人加強,西漢干-朝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但是,漢武帝以后,西漢便山盛而衰了。那么,西
4、漢是怎樣結束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一、王莽改制1.王莽代漢四漢后期,統(tǒng)治階級越來越腐朽(以成帝常微行長安城中,斗雞走馬為例說明),土地兼并十分嚴重(解釋土地兼并,并以匡衡、張禹大量占HI說明土地兼并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西漢王朝面臨嚴重的統(tǒng)治危機。在社會動亂中,外戚王莽趁機奪取政權(解釋外戚,對王莽略作介紹)。公元8年,王莽H立為帝,改國號為新,史稱“新莽”(聯(lián)系王莽代漢建新的年代,引導學生回憶公元前后的概念)。2.王莽改制王莽即位后,為了限制土地兼并,緩和階級才
5、厲,宣布實行“改革”,改制的主要內容有實行“王田”“私屬”制、改革幣制等(解釋改制內容)。王莽改制并沒能解決社會問題,反而進一步加劇了政局的動蕩。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3.綠林、赤眉起義(結合“綠林赤眉起義形勢圖”講述)公元17、18年,爆發(fā)了綠林、赤眉起義(交待綠林、赤眉起義的地區(qū)、領導人及名稱由來)。公元23年,綠林軍在昆陽消滅了王莽的主力軍隊(略述昆陽之戰(zhàn),并借此交待劉秀的經(jīng)歷)。昆陽人捷后,綠林軍乘勝攻入氏安,新莽政權被推翻。二、光武中興1.東漢的建立公元25年,劉秀即位稱帝,重建漢政
6、權,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2.光武中興劉秀登基稱帝后,面臨的是西漢后期以來殘破的社會局面。長期的戰(zhàn)亂和伴之而來的饑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經(jīng)濟凋敝。與此同時,各地農民起義也時伏時起。為了鞏固東漢政權,緩和階級矛盾,光武帝劉秀調整了統(tǒng)治政策:①“解放奴婢”。自公元26年至38年,光武帝先后六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詔令,(概括交待屬于釋放Z例的奴婢,明確被釋放的是部分奴婢)。公元35年,光武帝又三次下令禁止殘害奴婢,對未被禪放的官私奴婢,在法律上給以一定的人身
7、保障。光武帝釋放及禁止殘害奴婢的政策,對緩和社會才盾,保護和解放勞動力,起了積極作川。②整頓吏治。光武帝在位期間,重視整頓吏治。他裁汰了昏庸無能的官吏,懲辦了貪贓枉法的官吏,獎勵、重用清廉正直、秉公執(zhí)法的官吏。(講述“強項令”董宣的故事。)整頓吏治,冇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另外,光武帝還注意減輕賦稅,并提侶節(jié)儉。光武帝調整統(tǒng)治政策,穩(wěn)定了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促進了經(jīng)濟的恢復。到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jīng)濟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人口山東漢初年的1000多萬,增加到21007J*o歷史上把光武帝統(tǒng)
8、治的時期稱為“光武屮興”。(引導學牛思考、討論“歷史上為什么會有'光武中興'的說法”?教師概括總結。)“光武屮興”以后的幾十年,東漢王朝政局安定,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恢復發(fā)展,人口和墾田數(shù)目不斷增加。公元75年,東漢人口增加到3400萬;公元88年,增長到4300萬;公元105年時,達到5300多萬,接近了西漢最高人口數(shù)字(讓學牛回憶西漢末年的人口數(shù)量)。東漢的墾III數(shù)目,到公元105年時,達到732萬頃,接近了西漢時期的最高水平。人口和墾田數(shù)冃的增長,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二、外戚和宦官專權(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