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特訓作文之命題作文“濃與淡”寫作指導及例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特訓作文之命題作文“濃與淡”寫作指導及例文【作文題目】在中國畫中,濃得化不開的工筆重彩,毫無疑義是美:在一張宣紙上,寥寥數(shù)筆便經(jīng)營出一個意境,當然也是美。蘇東坡寫西湖,也曾有一句“淡妝濃抹總相宜”。濃和淡,都是一種至美的境界。人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濃是一種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兩者,因人而異,是不能簡單地以是或非來判斷的。請以“濃之美”或“淡之美”或“濃與淡”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緦懽髦笇А?、解題、選題、析題解題:關于“濃之美”“淡之美”,沒有審題障礙。考生可選“濃之美”,也可選“淡之美”,題目就是文章主旨,簡潔明了,只要圍繞題目構思
2、組材即可。選題:就“濃之美”“淡之美”相比較而言,選“淡之美”更容易入手,有更多的材料可共選擇。因為從我國傳統(tǒng)審美理念來看,“淡”比“濃”更適合人們的審美趣味與審美追求,更有一種認同感?!扒逅鲕饺亍笔堑诺拿溃缮l(fā)的馨,淡淡的,悠遠而綿長;女子淡妝比濃妝更為顯出品位;國畫中素淡的人物或山水時隱時現(xiàn),留著大片的空白,無數(shù)的想象在方寸間孕育,更有藝術的美感;君子之交淡如水,淡而醇,更符合中國人的處世之道;清淡的茶香,比之濃濃的咖啡,更為國人青睞……如此看來,還是以選“淡之美”為題,更便于考生發(fā)揮,也就更容易出現(xiàn)佳作。這也說明如果考試作文題,有多種選擇,考生應避難就易,合理選擇自己得心應手的
3、題目,以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信心十足地構思行文。當然,如果考生對“濃”感興趣,也有充足的材料,寫起來能自圓其說,避開與眾人的撞車,以老到圓熟的表達,舉重若輕,或許更能脫穎而出,贏得高分。在這適合“藝高膽大”的考生。問題是選擇“濃與淡”這一話題的同學,其解題就復雜得多,因為這是關系型話題,與“冷與熱”“淺與深”“曲與直”“走與?!钡鹊仍掝}一樣,都需要好好梳理兩個概念的關系。這類話題的審題是有一定難度的,弄不好會偏題、跑題。所謂關系型作文話題,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或短語并列組成而成的一種話題形式,具體操作的過程中的必須兼顧話題構成的各要素,清楚地點明其間關系。構成關系型話題的各要素間的關系
4、呈現(xiàn)出一種開放性,其思維方向、價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此類題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構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辯證思維的方法,辨清詞與詞、短語與短語間的特定關系。其關系大致有: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如“大與小”“平凡與偉大”);是非取舍關系(如“偏見與關愛”);并非絕對關系(如“名師與高徒”);并列共存關系(如“成人與成才”“學與問”“言與行”)。有的話題的構成要素解讀簡單,一目了然,如“文憑與水平”,談的是學歷與能力。有的話題則較為復雜,即使同一話題,從不同層面去解讀,其關系類型也會隨之變化。如“冷與熱”,若從待人態(tài)度冷漠與熱情的角度,其關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關系”,若從處事的冷靜與待人接物
5、的熱情以及有些人的“外冷內(nèi)熱”上看,其關系就是“相容并存關系”。那么,“濃與淡”怎么理解、辨析呢?也要從不同層面去梳理。從藝術原理角度,“濃與淡”與“雅與俗”一樣,是相容并存關系,如油畫濃烈,國畫幽然,各有千秋;從生活角度,濃與淡也因各人個性不同有所區(qū)別,沒有對與錯,好與壞,可相容并存。但從學習興趣的角度,學習當然應有濃厚的興趣,不能淡而化之,那就是“是非取舍關系”。從某種角度講,“濃與淡”又是一對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例如,與感情熱烈的豪放詞相對應的是讓人心境平靜的婉約詞,相比較前者的“濃”,后者就是“淡”了,看似對立;但婉約詞柔美中的“情”又不可不謂“濃”,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浩嘆,有“
6、尋尋覓覓冷冷靜靜凄凄慘慘”的悲切,字字句句皆血淚而成,情可謂不是一般的濃。可見,婉約詞是“濃與淡”的對立統(tǒng)一。2、文體寫作須知這里只談“濃與淡”這一題目。假如你要寫記敘類文章,你就得先將關系具體化,再將具體化的關系化為一個具體生動的故事進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細節(jié)傳情。假如你要寫議論類文章,你也要先將關系具體化,再把具體化的關系作為論點展開論證,文章一般要符合“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結構模式,并注意論證的層次,切忌平面化展開。如果寫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兩者兼顧,不可割裂了兩者的聯(lián)系。3、關系型話題作文的誤區(qū)①顧此失彼,只談一面。如04年浙江省高考話題作文“人文素養(yǎng)與發(fā)展”,話
7、題內(nèi)部存在一種條件關系——人文素養(yǎng)的高或低,制約著發(fā)展空間的大小??忌趯忣}時即要全面審視這種條件關系。但從考生作文來看,許多離題作文卻沒有能從兩者關系入手,而是或空談人文素養(yǎng),或大侃發(fā)展,這種“抓住一點,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嚴重失分。②態(tài)度暖昧,中心不明。如“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有位考生結尾拋出一句:“到底是要相信自己,還是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呢?請你評定。”不表明自己的觀點,左右為難。③缺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