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也議探究式物理教學的“誤區(qū)”》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也議探究式物理教學的“誤區(qū)”浙江武義教育局教研室樓高龍各地在中學物理新課改中進行的探究式課堂教學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值得欣慰。但筆者在觀摩了不少探究式物理課堂教學之后,深感在很多課堂教學設計與具體操作中仍存在著對探究理解的“誤區(qū)”,阻礙了該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此與同行們略作一些探討。誤區(qū)1頻繁提問即是探究有的教師在課堂中頻繁提問,問題之間既沒有清晰的教學思路,也無內在的邏輯關系,但卻貼著探究教學的標簽。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征就是“問題探究”,即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要求,由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fā)現(xiàn)、探究
2、和解決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和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梢妴栴}性特征并非等同于“頻繁地提問”。某些教師由于課前沒有很好地設計問題,預見各種可能的情況,在提問方面常出現(xiàn)如下情形:什么都問,常常提出一些容易的、重復的、漫無邊際的、模模糊糊的問題;所提問題與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距離較遠,偏離了主題;提問沒有層次性,難易問題無階梯;提問表達不是言簡意賅,有時不知所云,學生無法回答;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對學生的提問不理不睬;提問隨意,東拉西扯;不能靈活應對和追問學生的回答等等。筆者認為問題探究的特征應包含有三層涵義
3、:(1)問題是教學的開端問題的存在本身就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這對開展教學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啟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伊始應首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頭腦中產生有指向性的疑問。(2)問題是教學的主線問題不僅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沖動的前提,而且是學生吸收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前提。問題應存在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使教學活動自始至終圍繞著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展開。(3)問題是教學的歸宿教學的最終結果不應是用所授知識消滅問題,而應是在初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發(fā)新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出現(xiàn)的意義,不僅在于它能使教學延伸到課外,
4、而且還在于它能最終把學生引上創(chuàng)造之路。恰當?shù)恼n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迪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授課時不在于多問,而在于善問、巧問。應用準確、清晰、簡明的語言提出問題,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切不可為提問而提問。提問過多過濫,學生應接不暇,沒有思考的余地,必然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喪失學習興趣。?誤區(qū)2重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卻輕知識的落實、掌握有的教師憑個人喜好,隨心所欲地處理教材,追求標新立異。上課時,不顧物理學科的
5、科學性、嚴謹性,濫造“新”名詞,混淆概念、規(guī)律。他們認為隨著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掌握知識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過程。這種提法對于以單一追求知識掌握為最終目標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課堂教學中放棄知識,單純追求能力,恐怕又進入了另一個誤區(qū)。掌握知識和掌握方法彼此之間并非對立關系,而有著內在的統(tǒng)一性。就知識和能力關系而言,知識也是能力的基礎,無知者必無能。因此,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確實需要改革單純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注重探究程式的設計,老師在備課
6、方面應多花功夫,以期在教學中真正落實知識目標。誤區(qū)3多媒體課件可以代替實驗動畫演示,無疑給我們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也是具有相對性的。如果在飛行火箭上的駕駛員和一位在地面上的朋友都要用他們的表來測量同一事件的時間,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測出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在地面上的人測量出自己梳頭的時間是20秒,對于火箭上的駕駛員來說,這件事是發(fā)生在一個正在運動的參照系中,如果他用自己的表來測定時間,他會發(fā)現(xiàn)他的朋友花了46秒才把頭梳好。如果一些事件恰巧在同一時間上出現(xiàn)。我們就說它們同時發(fā)生。設想有個人站在田野中兩棵樹(一棵松樹和一棵柏樹)
7、的正中間。閃電把這兩棵樹擊倒,這位旁觀者看見了這件事,于是說:“兩棵樹恰好同時被擊倒?!庇捎谒『檬窃趦煽脴涞恼虚g,光線從松樹到達他的眼睛所用的時間,就會與從柏樹到達他眼睛所花的時間一樣長。因此,在他的參照系中,這兩個閃光是同時發(fā)生的?,F(xiàn)在假設有人駕駛一輛很快的汽車從松樹開往柏樹,這輛車經過中點時正逢電擊,在光線由松樹到達汽車的時刻,這輛車已經過了中點,因此光線的行程多于一半的路程。既然這輛車現(xiàn)在越來越靠近柏樹,光線從柏樹到汽車的行程就少于一半的路程。由于閃光是以同一速度傳播,從柏樹出發(fā)的一道閃光首先到達汽車,所以
8、駕駛員在看到這一道閃光。就駕駛員的這個在運動的參照系來說,這兩件事并不是同時發(fā)生的。這里所述的一切,就是時間量度的相對性。這種思想使科學家震驚,因為時間一向被認為是恒定不變的東西,它“川流不息”地通過宇宙,而且到處都是相同的。而愛因斯坦證明,時間是相對于觀察者運動的。如果兩個觀察者都是靜止的,他們就會對時間測定出同樣的值??墒牵绻粋€觀察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