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

ID:44016343

大小:53.53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9-10-18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_第1頁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_第2頁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_第3頁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_第4頁
資源描述:

《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臨床研究治療小兒厭食癥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討治療的嬰幼兒厭食癥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將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42例小兒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其中治療組82例給予消食健脾散口服治療,對照組60例給予江中健胃消食片口服治療。治療4周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1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在改善中醫(yī)癥狀證候積分、食欲食量、體重、血紅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二者均有療效,但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jié)果消食健脾散能有效改善脾虛夾積型厭食癥患兒的厭食狀況,使患兒體重及血紅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增加。結(jié)論消

2、食健脾散對脾虛夾積型小兒厭食癥有較好的臨床療效。[關(guān)鍵詞]嬰幼兒;厭食癥;療效[中圖分類號]R1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2-113-01小兒厭食為臨床所常見,由此常導致患兒抵抗力差,更易患外感、腸道等多種疾病,以1-6歲為多見。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若不能及時治愈,將會影響到小兒的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狀態(tài)及免疫功能,嚴重危害小兒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和身心'健康O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共觀察治療小兒厭食癥142例,病員全部來自于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小兒患者。其中男34例,女37例;年齡2歲「

3、4歲;病程0?5?2年。1.2納入標準1.2.1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吳瑞萍主編《實用兒科學》)?長期食欲不振,見食不貪,入食較病前減少1/31/2以上,發(fā)病最短時間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統(tǒng)疾病。②體重增長停滯或減輕,有不良食欲習慣或喂養(yǎng)不當史。1.2.2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藥新藥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主癥:(1)食欲減退;(2)食量減少。

4、=

5、次癥:(3)曖氣腹脹;(4)惡心嘔吐;(5)面色少華;(6)大便不調(diào);(7)舌質(zhì)淡紅,苔膩;(8)脈滑,或指紋青或淡紅。主癥及次癥中(3)、(6)、(7)為必

6、備癥狀。2治療及觀察方法全部病例按隨機原則分為2組,治療組82例,對照組60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相仿,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組給予消食健脾散[由枳實,木香,白術(shù),焦三仙(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雞內(nèi)金,砂仁,萊菠子,厚樸,陳皮,清半夏,連翹(藥品由江陰天江中藥提供)組成,藥物比例為1:1:1:1:1:1:1:1:1:1:1:1:1],2-3歲:<01/3-1/2劑;46歲:每日2/3/劑;7-14歲:每日1-1.5齊U;早晚各1次。對照組給予江中劑健胃消食片(藥品由江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7、治療,2?3歲:每次1片;4-6歲:每次2片;7-14歲:每次3片,1日3次。兩組病例均以4周為1個療程。觀察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證候積分、食欲食量、體重、血紅蛋白、尿D■木糖排泄率的變化,療程結(jié)束時評價療效。3治療效果3.1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1.1疾病療效判定標準(1)1臨床痊愈:食量與食欲均恢復到正常水平;(2)顯效:1=11=1食欲明顯恢復,食量恢復到原有水平的3/4;(3)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復,但未達到原有水平的3/4;(4)無效:食欲食量均無改善。1=13.1.2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8、1)1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2)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R70%;(3)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zhuǎn),證候積分減少》30%;(4)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3.2治療結(jié)果見表1o表1兩組療效比較注:兩組比較,P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