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墨池記》學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墨池記》學案班級和學號姓名?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理解文中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掌握重點句子的含義。2?理解文章大意,領會文章主旨。3.學習王羲之勤勞苦練的精神,體會“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資料鏈接1.作家作品簡介作者曾鞏(1019—1083),字子固,北宋建昌軍南豐縣(今屬江四?。┤?,杰出文學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太平州司法參軍、館閣校勘、集賢校理、英宗實錄院檢討官,出通判越州,歷知齊、襄、洪、福、明、亳諸州。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寧府,享年六十五歲。后人稱其為“南豐先生”,南
2、宋理宗時追謚“文定”。他與歐陽修等人一起,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作出了杰出貢獻,被歸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豐類稿》,《隆平集》等傳世。這篇文章寫于宋仁宗八年(1048)九月,作者時年三十歲。當時他正在江南臨川(現(xiàn)江西省撫州市)逗留、游賞,憑吊了東晉杰出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遺跡。臨川郡的州學教授王盛因仰慕曾鞏的名望,特請其為王羲之墨池作“記”。2.關于墨池墨池,寫字時供洗筆洗硯的水池。文中所記墨池在江西臨川,相傳為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學習書法的墨地遺跡。除荀們子《臨川記》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記載外,浙江省永嘉縣積谷
3、山屮也有一個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題“墨池”二字,廬門歸宗寺內(nèi)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薪水(薪春、淆水一帶)等地亦有類似遺跡。這些遺跡有些當然是后人的附會,但也可見人們對王羲之勤奮精神的欽佩和仰慕之情。3.王羲之王羲Z,字逸少,山東臨沂人。晉代著名書法家。后人評他的筆勢說“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并稱他為“書圣”。相傳王羲之臨池學書,竟將一池水染成了墨色,于是那池水被稱作“王羲之墨池”O(jiān)—、初讀文章1.朗讀全文,注意劃出不會讀、讀不準的字,并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王羲()Z洼()然徜()徉()肆()恣()楹()夫()
4、人之有一能2.大聲朗讀課文,注意句中的停頓。(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2)豈愛人Z善⑶夫人之有一能方法鏈接(1)根據(jù)句子的結構成分按照“主/謂/賓”的原則進行劃分:對文言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分析這個句子各成分間的關系。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語與謂語之間停頓,謂語與賓語之間停頓的原則進行劃分,這樣一個句子最明顯的朗讀節(jié)奏就劃分出來了。(2)按照“動賓/動賓”的形式劃分:有些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組成了主謂結構,但有些句子沒有主謂結構怎么辦?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種“動賓/動賓”的方法進行劃分。那長一點的句子怎
5、么劃分呢?還是按照“動賓/動賓”的原則劃分。(3)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除了主謂結構的句子,動賓結構的句子外,還有一些表示意思轉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種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進行劃分。按照“而前則前”原則進行劃分的句子,它的內(nèi)容必須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關系,它的前后兩層意思必須同時出現(xiàn),這樣它的節(jié)奏劃分才有可能是正確的,否則,這一原則就不是正確的了。(4)憑借語感,根據(jù)句意進行劃分:還有些句子,以上三種方法都不可劃分,那就只好采用憑借語感、根據(jù)句意的方法進行劃分了。二、疏通文意在熟讀的基礎上
6、,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有疑難之處和同學交流,注意重點掌握下列詞句。(1)曰()王羲之之墨池者。(2)臨()池學書。(3)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4)而嘗極()東方。(5)豈有()徜徉肆恣()。(6)羲之之書()晚乃()善。(7)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8)則學固()豈可以少哉。(9)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10)書()'晉王右軍墨池'Z六字于楹間以揭()O(11)推()王君之心。(12)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13)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14)被()于來世者何
7、如哉。2.翻譯下列句子。(1)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理解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1.之(2)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3((5((7)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8)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三、深入探究1.讀課文,試著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段的段意。2.2.課文第1節(jié)是從哪三方面來寫墨池的?4.3.交待王羲之漫游經(jīng)歷與其書法成就之間有何關系?6?作者由王羲Z的善書法Z技推到“仁人莊士”的“遺風余思”,其意圖是什么?7.試分析把握本文主旨。溫馨提示:本文的主旨主要借議論句表述,試著先把
8、這些句子劃出來,然后歸納總結。原文歸納總結—四、積累遷移(一)文言知識積累1.通假字王君盛恐其不章2.古今異義(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堂也。教授古義(2)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學者古義3.一詞多義釋義今義今義方:①有池洼然而方以長()②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書:①羲之之書晚乃善()②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能:①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