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策略透視(精)

翻譯策略透視(精)

ID:44430249

大?。?4.0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9-10-22

翻譯策略透視(精)_第1頁
翻譯策略透視(精)_第2頁
翻譯策略透視(精)_第3頁
翻譯策略透視(精)_第4頁
翻譯策略透視(精)_第5頁
資源描述:

《翻譯策略透視(精)》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翻譯策略透視摘要:翻譯策略是翻譯教學屮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人們探討翻譯策略,通常會用二分法來談論直譯與意譯、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歸化翻譯與異化翻譯等概念,并有不少人往往把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木文將對肓譯/意譯、語義翻譯/交際翻譯和異化翻譯/歸化翻譯三對翻譯策略進行探討,追溯具根源,弄清其概念,并舉例說明具所指。關鍵詞:肓譯與意譯、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歸化翻譯與異化翻譯Abstract:Translationstrategiesareanindispensablecontentintranslatortraining.Wheneverd

2、iscusstranslationstrategies,manypeoplewouldmentionthedichotomybetweenliteraltranslationandfreetranslation,semantictranslationandcommunicativetranslation,domesticatingtranslationandforeignizingtranslation.Butveryoftentheseconceptsaremixedtogetherandcauseconfusions.This

3、articleattemptstoanalyzethemainfeaturesofthesethreepairsofstrategiesandsummariz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m.Keywords:Literal/freetranslation,semantic/communicativetranslation,domesticating/foreignizingtranslation.引言-?般的翻譯教材在討論翻譯問題時,都離不開討論翻譯方法與技巧。我國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統(tǒng)編翻譯教程(即張培基等編

4、著的教程),主要是講述常用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其屮包括:詞義的選擇、弓I伸和褒貶;詞類轉(zhuǎn)譯法;增詞法;重復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達法,分句、合句法;被動語態(tài)的譯法;名詞從句的譯法;定語從句的譯法;狀語從旬的譯法;長句的譯法,和習語、擬聲詞、外來詞語等特別語詞的譯法等。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譯教程也基木上沿用這些方法與技巧,或在此基礎上有些改進,例如,柯平編著的《英漢與漢英翻譯教程》,除了提出與張培基教程大同小異的方法外,還提出了變通和補償手段:加注、增益、視點轉(zhuǎn)換、具體化、概略化、釋義、歸化和回譯。也有學者(參見劉宓慶1993:196-

5、234)把分切、轉(zhuǎn)換、詞性轉(zhuǎn)換、語態(tài)轉(zhuǎn)換、肯定與否定、闡禪或注輕、引伸、替代、拆離、增補、省略與重復、重構、移植等等方法稱這“手段二以上所引是不同學者所用的不同術語,用以描述翻譯過程屮的具體處理方法。究競哪些屬方法、哪些屬技巧、哪些屬手段,恐怕是很難講得清楚的。我們在這里把翻譯過程中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以上所述的方法、技巧、手段)都類歸為翻譯“方法S而把那些能夠包含多種方法的術語,如肓譯法、意譯法、語義翻譯法與交際翻譯法(見下圖)、異化翻譯法、歸化翻譯法等,類歸為翻譯“策略”。本章討論的就是這樣的翻譯策略。翻譯二分法一直以來,無論是

6、在我國還是在西方,直譯與意譯都是翻譯討論的屮心話題?!爸弊g與意譯之爭,在我國自有翻譯之時起就已存在”(羅新1$,1984:4)o“此爭論至少從公元前就已經(jīng)開始。到了十九世紀初,很多作家傾向于意譯,即譯具神韻而不是譯字母;譯意義而不是譯詞匯;譯信息而不是譯形式;譯事實而不是譯方式?!贿^,這種爭論是純理論的,爭論者并沒有考慮到翻譯的目的、讀者的情況和文體類型等因索”(Newmark1988b:45)0肓譯、意譯在傳統(tǒng)譯論里討論得最多。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西方又出現(xiàn)了其它的提法,例如:奈達(Nida1964)提出的“形式對等”

7、(formalequivalence)與“動態(tài)對等”(dynamicequivalence)在木質(zhì)上和意譯與肓譯是一致的。還有其他學者提出的二分法,例如:霍斯(House1977)的“顯性翻譯"(overttranslation)與"隱性翻譯”(coverttranslation);格特(Gutt1991)的"直接翻譯"(directtranslation)與"間接翻譯"(indirecttranslation);圖瑞(Toury1980,1995)的“適當性"(adequacy)與“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紐馬

8、克(Newmark1981/1988)提出的語義翻譯(semantictranslation)與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translation),以及溫努提(Venuti1995)的異化翻譯(foreignizingtranslatio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