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試論唐代詩歌中所見寒食節(ji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試論唐代詩歌中所見寒食節(jié)【內容提要】中國古代有寒食一節(jié),魏晉南北朝時已有關于這一天風俗、飲食及娛樂活動Z記載,唐代寒食節(jié)尤為興盛,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而為一,許多唐代詩人的作品中都冇提及唐詩中的寒食節(jié)文化現象?!娟P鍵字】寒食節(jié)寒食唐詩寒食節(jié)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因節(jié)口期間禁火冷食而得名。關于其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春秋時期,介子推輔佐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他們迷路于山中,糧絕無緣,介子推割大腿肉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后,重賞其在外流廣時跟隨之群臣,獨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遂作《龍蛇之歌》①歸隱山林,文公見其詩,詔具出山受賞,不得,則燒山逼其出來,介子推抱樹死于火海之中。文公后悔,為紀念
2、介子推,令人五月五F1不得舉火。由是形成禁火吃冷食的習俗,稱為“寒食禁火”。關于寒食節(jié)的來歷,一般有二說:(一)"子推說”、“山戎說”和(二)“改火說”。②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寒食與改火”一文即指出:寒食是人們虛造并附會介了推的傳說于改火這一?;盍曀字稀:彻?jié)的起源還有別的說法可參見張勃《寒食節(jié)起源新論》③。唐詩中也有涉及寒食來歷的作詁,如孟云卿《寒食》④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寒食節(jié)的來歷的考究不是木文要解決的問題,這里概不贅述。有關寒食節(jié)的具體時間,唐代以前也有多種說法。南朝宗慄《荊楚歲時記》載:“去冬節(jié)一百五FI,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
3、食。禁火三H,造飭大麥粥。據歷合在清明前兩日,亦去冬至一百六口者?!雹荨肚俨佟酚洖槲宓段蹇冢c端午在同一天,顯然冇誤。而《后漢書?周舉傳》記載周舉擔任并州刺史期間,太原一郡民間□俗有“龍忌之禁”,在介子推死亡的一個月內不得舉火,只能冷食,山此導致疾病蔓延,危害甚大。周舉為改革這一弊端,親作祭文,到介子推廟祭奠,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Z意”。改革以前冷食Z習慣。這里的寒食節(jié)好象應當在冬季。魏武帝曹操的《明罰令》有:“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彼麨榇讼陆^火令,“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百日一月俸?!标戣虻摹多捴杏洝发抟嘣疲?/p>
4、“鄴俗,冬至后百五日,為介了推斷火冷食三口,做干粥,今糧是也?!本C上可見寒食節(jié)在魏晉南北朝時,已經定為清明前一二日。%1《呂氏春秋?介立》中記錄這首詩歌:''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xiāng),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于中野?!薄秴问洗呵锝褡⒔褡g》林品石注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1參李道和《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他認為寒食節(jié)的來歷一般有二說:(一)“子推說”、“山戎說”和(二)“改火說”。%1參張勃《《寒食節(jié)起源新論》,《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文中運用以流證源的方法,質疑周代禁火說和古代改火說,認為寒食就是
5、介子推的故事流傳開來的結果役%1《全唐詩》卷15,中華書局,1960年。%1出自《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印,1999年版。%1參黃惠賢《輯校鄴中記》“寒食”條,載《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論集》第九、十期,武漢大學學報編輯部,1988年12月。唐代詩歌中也冇不少談及寒食節(jié)的時間,如孟云卿《寒食》①中“二刀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痹婂彻?jié)應該是在二月。一般涉及寒食的馬詩敘述的唐代寒食與清明的時間差不過,甚至可以混為一談。如元稹的《使東川?清明日》②常年寒食好風輕,觸處相隨取次行。今日清明漢江上,一身騎馬縣官迎。淸明F1縱馬江邊,想到的卻是去年的寒食,很明顯寒食與清明相近。張
6、說在《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③中也把寒食和清明并提“今歲隨宜過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庇钟袦赝ン薜摹逗城皟討选发堋叭f物鮮華雨乍晴,春寒寂歷近清明?!焙彻?jié)作詩詠清明,兩節(jié)的時間應該非常接近。有的詩人則區(qū)別對待寒食與清明,如沉伶期《嶺表逢寒食》⑤“嶺外無寒寒食,春來不見飭。洛陽新甲子,何日是清明。”過寒食的吋候想清明何時到來,顯見得寒食在清明Z前。因為大多關于寒食和清明的詩歌都是把二者聯系在一起,所以后代學者冇的認為在唐代寒食與清明二節(jié)氣已經合而為一了。寒食節(jié)流行的區(qū)域,從曹操的《明罰令》魏晉時期寒食節(jié)可能在今山西一帶比較流行,但是到了唐代,鑒于國家的統一,政局相對穩(wěn)定,經濟狀況也有
7、空前的好轉,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狀'等局面。生產力的發(fā)展,帶來了繁榮的景象,全國的交通的發(fā)達,好多的節(jié)口風俗在全國流行開來,寒食就是其中Z—。如盧象《寒食》⑥一詩淼中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昶巧胶託?,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締,平生負此臣。從“四海同寒食”可見寒食的習俗已經在全國流行開來,這也是政府引導的結果,一方面,唐代朝廷一改從東漢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