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

ID:46143154

大小:60.00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9-11-21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_第1頁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_第2頁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_第3頁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_第4頁
資源描述:

《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淺談王陽明心學思想精髓【摘要】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哲學史、倫理學史上一個重要學派,其心學觀念、良知與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論是其心學的核心和精華部分。文章通過對王陽明心學的心學觀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論的闡述,追溯陽明心學的學術思想,回歸于現(xiàn)代社會的理解與應用具有積極意義?!娟P鍵詞】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致良知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他早年學宋儒格物窮理之學,廣讀朱熹遺書。后轉(zhuǎn)向陸九淵的心學,并加以發(fā)展,成為明代心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有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陽明

2、心學的邏輯起點,他認為,理全在人心,應該向內(nèi)去求?!疤煜掠钟行耐庵拢耐庵砗??”每個人生活的世界,實際上是由你的內(nèi)心決定的。你認為你是快樂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覺幸福。你認為自己是痛苦的,錦衣玉食你也不滿足。你的心,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體”,人的固有道德意識,即“良知”,就是孟子說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斷是非、選擇善惡的道德標準。知與行都是內(nèi)心的道德標準發(fā)出來的,知是行的主導,行是知的體現(xiàn)。"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心(良知)之發(fā)動而為“意"(意識),意之所在便是物(事)。如果知(良知

3、)行(做出的事)不一那是因為意識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就需要致良知。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有“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它不問賢愚,不會泯滅,只會被暫時蒙蔽。致良知就是發(fā)顯、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顯現(xiàn)出來。只要我們肯學習,人人“亦可為圣人”。雖然王陽明的“心學”是唯心主義,但是就其精華部分“致良知”、“知行合一”仍可為當今時代所學習。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薄洞髮W》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nèi)在的良知。這里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

4、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nèi)在力量。他說道“人皆可以為堯舜”,他認為像堯舜那樣的圣人,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也可以達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這與佛家中“萬物皆有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對格物致知做出了新的解說,他認為“心即理”,認為人心中的里就是良知,除了良知在沒有其他的知識?!案瘛薄罢病?,糾正心中的惡念,端正自己的品行,使自己的私欲不被任何私欲蒙蔽,去惡行善,呵護心中的良知。這不正與當今社會提倡的和諧社會的要求一直嗎?"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

5、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他認為知行是一個整體,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輕行”的觀點。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躬實踐而空談學問,因為知與行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只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書,學多少理論,也無法真正獲得這個知識?!蹲髠鳌吩疲骸胺侵畬嶋y,將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難,難得是按照道理去做。大道理人人都懂,雖知不行,就是沒有認識到,真正懂得了,誰人不行?縱觀古今中外,但凡兩者做全者,無一不是成功之人。王陽明的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來對人性的束縛。改變了自董仲舒“獨尊儒

6、術”以來,官方對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統(tǒng)壟斷地位,重新續(xù)接上了“生命之樂”的孔學真義,使人人都沐浴在圣人之學的光輝里。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壓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人的一生不是物質(zhì)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行。面對浮躁虛華的當下世界和迎接不懈、眼花繚亂的未來世界,我們都在選擇一個既可以修養(yǎng)心性又能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修行法門。有的人癡迷于外求,有的人寄托于內(nèi)修,但同時能滿足心靈和實踐內(nèi)外兼修雙得、實現(xiàn)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宏大之門當首推心學一派!陽明心學是開放的,它傳承了儒家文化明德、至善的核心宗旨,借鑒了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華與方

7、法論,融合儒釋道開創(chuàng)心學一派改變了東亞近代史命運;陽明心學也是進取的,當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傳承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jié)合,也要借鑒西方文化的精華與方法論,融貫東西方創(chuàng)新出服務世界的“中國好聲音”一一中國價值。參考文獻[1]王守仁?王陽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王守仁.傳習錄[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吳光?陽明學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陳奇.王守仁“心即理”及其認識論意義[J].文史從刊,1995年第5期.[5]曾鳳英?王陽明“致良知”觀念及其道德修養(yǎng)方法關系之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

8、第2期.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